人类的情感、情绪,和理智捆绑着一同进化

陆陆续续写过了有关意识、行走等方面的进化之旅,再来说说情绪。

“喜怒哀思悲恐惊”,情绪交织在我们的内心世界之中。目前科学上还并没有能就其定义达成共识。

基于边缘系统神经映射的发现,大致上来说,情绪是由神经化学物质(例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引起的大脑活动变化,与思想、感觉、行为反应等相关联。

2017 年,科学家确认了 27 种人类的情绪体验,其中的很多情绪的爆发都会影响我们理性判断能力——比如,“出离愤怒”、“得意忘形”、“伤心欲绝”等等等,哦对,还有“精虫上脑”......

那么,情绪在我们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究竟扮演着何种角色呢?

人类文明与情绪

大家都是文明人。

其实,人类发展出文明的时间并不算长。我们在地球表面行走了至少 200 万年,这漫长的时间里,基本是在进行狩猎和采集。

7万年前的弓箭

大约 6.5 - 7 万年前,出现了一场认知革命:一些祖先在大脑最前面的“前额叶皮层”中突变出了凭空结合和重组事物的能力——想象力。通过使用具有想象力的策略,开发诸如弓箭等新式武器,消灭了竞争对手,让自己的基因传播得更远更广。

狩猎和采集仍在继续,直到 3-7 千年前(咱中国可能是最早的),大规模耕种出现了。在食物的问题上有了保质保量的飞跃后,文明开始显现。

转瞬之间,人类文明实现了万里长城永不倒的工程、第九交响曲的优雅、现代医学的胜利、科学理论的智慧,以及拍摄数百万光年外的星系的奇迹。

理性和智慧让我们这个物种出类拔萃。

但原始情绪依然经常出来作祟,影响我们大大小小的决策——理智让咱们老百姓可以面无表情的抑制各种情绪继续好好上班,但情绪一旦"爆炸"就会让人丧失理智。

情绪VS理性

我们情绪从何而来?起源很有趣(也很有争议)。

普遍的观点是:不同的情绪在不同的时间进化。原始情绪,诸如恐惧的起源很古老,并可能遍及绝大部分物种;而社交情绪,如内疚和自豪感,是在群居灵长类动物中进化而来。

情绪在整个有记录的历史中一直困扰着人类,既是优化人类的基本要素,也是压倒性的障碍。毫无疑问,情绪既有生物学根源,又有文化塑造。

人类自命高等动物的标志——思维、理性、远见和决策——可以被情绪劫持。

大象也有悲伤的情绪

毋庸置疑,情绪可以对人类理性造成严重破坏,冷静的分析可以优化决策。因此,社会的重点一直是认知和理性,以及如何减少主观性和情绪对决策和行为的影响。

比如,用“冰冷”的数字来做出不夹杂个人感情的决策。人类之外,对黑猩猩的研究也反映出这样做的好处——符号表示(例如,阿拉伯数字)的进化,部分是为了减轻情绪事件对决策和行为的原始控制。

但也有一些理论认为,情绪在我们的思维中起着关键作用。

要挑一个最经典的来说,应该是 1994 年的埃利奥特 (Elliot) 的神经学案例。

脑瘤入侵了名为埃利奥特患者的“前额叶皮层”,在脑肿瘤和随后的手术对前额叶皮层造成损伤后,他开始表现得不理智。

对埃利奥特的测试表明他的智力、注意力和记忆力没有受到影响。然而,他已经失去了体验情感的能力。

接下来的日子里,埃利奥特没有基于一生积累的经验指导来帮助他在生活中做出选择。当他的决策环节里没有了情绪的参与。没有情感,就失去了理性。

类似的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受损后,有智力没感情没理性的案例具有普遍性。这表明,情绪不仅仅是原始的反应,它们为构建社会认知提供了必须的框架,并且是巩固自我意识、形成智能过程所必需的。

进化机制

人类,以及动物的情绪,是从相同的机制进化而来的。已经在大大小小的物种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包括灵长类动物、啮齿动物、大象、马、鸟、狗、猫和蜜蜂。

首先,爱的情绪根植在哺乳动物最原始的脑回路中,特别是扣带皮层(Cingulate cortex)模块,这里是爱的根本——促进了对后代的照顾、喂养和梳理。

其他情绪,如恐惧和焦虑,除了大脑的原始部分之外,岛叶皮层(Insular cortex)也是关键平台,相关诱导位点的发现也已被广泛接受,例如腹内侧前额叶皮质杏仁核——与战斗行为、逃跑反应等相关。

从遗传的角度看,情绪的出现一定是能促进生存成功、帮助繁殖的可遗传特征,也一定是对后代有益特征。

相关的研究告诉我们,情绪是稳态调节的一部分,与压力系统直接相关,并植根于奖励/惩罚机制,受到基因的影响。

而进化的观点认为,基本(原始)情绪和社会情绪都在不断进化为激发适应环境的行为。

写在最后

只有智慧和逻辑无法提升人性。情感情绪不是理性的对立面,而是优化人类潜能的基本要素。

总之,像有些宗教里那样断绝七情六欲,摆脱情绪,不是未来人类"修炼"的方向,通过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来约束情绪,才是文明人。

当然,更进一步的,能够敏锐地感知、辨别他人隐藏的情绪,就可以利用这些信息修正自己为人处世的方式。这是移情反应,有机会细说。

作者感谢你的关注(-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