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美尔文明,来自星星还是中国?

2021年01月21日17:03:05 科学 1432

看到一个很有趣的题目,忍不住想说几句,苏美尔是外星文明吗?

答案当然不是,如果苏美尔来自外星,既然掌握了空间旅行技术,怎么也得留下几件电子产品吧,为什么苏美尔遗迹中,不管如何发达,如何璀璨,但始终仅局限于史前文明这个概念。离现代科技都相去甚远,拿什么穿越星际。

再说苏美尔的灭亡,缘被巴比伦王国打败,如果来自外星,怎么会输?顺便解释下,苏美尔其实比闪米特人为主的巴比伦王国先进得多,之所以败,其实败在了自己,因为过度开发土地导致盐碱化,才渐渐走向了衰亡。

如果只这样回答问题,当然称不上有趣,今天要聊的,并不是来自星星,而是苏美尔文明和中华文明之间的不解之缘。

什么是苏美尔文明

苏美尔文明,来自星星还是中国? - 天天要闻

四大古文明中,古巴比伦文明起源于两河流域,两河之间平原叫美索不达米亚,因此也叫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但其实把它定位于四大文明显然值得商榷,因为在这片区域,有个比它更早,而且更先进的文明,苏美尔。

苏美尔是地名,位于两河流域最南端,靠近波斯湾入海口。有关苏美尔文明的牛逼之处,我就不多说了,总之它相当相当厉害,不是超越而是跨越,有人总结过,苏美尔人起码在38个方面创造了第一。

这么牛逼,为什么四大文明里没有它?我也不知道,你得去问起四大文明这个称号的人,不过大概可能或许与它太神秘有关。

说它神秘主要在于三点。

一、人种不同。苏美尔人自称黑头人,与周围金发白人闪米特人格格不入,非常突兀。

二、语言不同。使用楔形文字,虽然据考证它不与现代所有语言相关,但楔形文字就是象形字,以图表意。两河流域那旮沓除了它全是字母文化,完全不搭边。

嗯,汉字就是典型象形字,我们学字之初,老师教你的,肯定从这个字像啥东西开始。甲骨文更不用说了,那是楔形文字代表。

苏美尔文明,来自星星还是中国? - 天天要闻

三、过于发达。发达到什么概念呢,无法理解,拿它跟别人比,几乎是博士后和学前班的区别。说博士后可能还不大准确,得加个老师,博士后的老师。

总之,苏美尔是古代史的一朵璀璨奇葩,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冒出来,也不知道他们最终如何消失,一群异乡人如同神兵天降,落在两河流域上,创造出了一种古怪又远超时代的文化。

网上什么苏美尔人是中国人后代的文章比比皆是,老实说,基本都不靠谱。虽然以上列举三点,中国人看起来很亲切,哇,黑头发,又是象形文字,这就不是自己人吗?

但仅从黑头人就认定跟中国有关,那是耍流氓。一是黑头不见得就是黑发,也许人家只是尊称;二者就算黑发,也不仅中国人有。非洲黑人都是黑发,隔壁古埃及人一样黑头发黄皮肤,要说可能,跟他们有亲戚关系概率更大,地缘因素摆在那,近啊,比从中国跋山涉水过去靠谱的多。

文字也不对,苏美尔文字跟现代所有语言,没一点关联性,包括汉语。这就好像看到一个长六指的,就怀疑是你失散多年亲兄弟一样胡闹,不能说人家也用象形文字就是中国人。

所以我们得谈正儿八经的逻辑和证据。说到证据,最有力的仍然是文化,有没有关系,看啥,不是长啥样,而是文化上有没有关联性。比方说日本人是大和民族,跟我们不一样,但谁敢说日本文化跟中国没关系?

不长篇大论了,只拣重点的简明扼要。

苏美尔人的多神信仰

苏美尔人信仰很有趣,第一他们崇拜很多神;第二没有主神。比如说他们有七个创世神,前六个神折腾了半天,也没闹出动静,轮到第七个神,他不干了,要求罢工。

这时刚好有条魔龙造反,于是七个神联合起来打败了魔龙,把它或者她(苏美尔神话中为女性)撕碎了,上半身化为天空,下半身化为土地,眼泪变成了河,而她的血液则被做成了人类。

苏美尔文明,来自星星还是中国? - 天天要闻

创世神都这么多,可想而知,所以苏美尔神仙一大把,各司其职,可以说都很重要,也可以说都不重要。为啥?这么多你拜得过来吗?

是不是有点明白,为啥中华文化这么开放,爱信谁信谁,不惹事就行,但伊斯兰和基督文化就不同了,不信我这个,你就是异教徒,是大不敬。

所以一神论这种东西,就是制造矛盾的,多神论就不会有这种问题。反正也拜不过来,用得着那个拜那个,神仙多了,反而会带来信仰淡化。

苏美尔人的道

如果仅从多神论来讨论关联性,仍然是耍流氓,因为人家的神都是什么恩基,伊南娜,不叫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八竿子都打不着,就算你可劲给玉皇编亲戚,也没法给他弄个外国大舅子。

在苏美文楔形文献里,有个概念,或者说文字,出现率极高。它的样子大概像英文字母大写的T(抱歉我实在打不出这个玩意),现代学者们将其音译,称之为“me”。

这个me啥意思呢,很难形容,即具体又抽象,即可以用来形容人名神名,也可以形容地名,甚至可以拿来指导某个职业规范。所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大概就是这种程度。

所以外国学者想要解释它,非常费劲。德国考古学家兰兹伯格说me是神之秩序,永恒不变,美国历史巨头克莱默则认为,me是文化集合,从创世纪起,一切神法神规总和。

中国人拿一个字就能解释,这就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大道无边,大道无名,无所不在,无物不有,即是天地之母,也是万物之宗。

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地区有一个强国,名叫拉伽什,拉伽什国王修建了一座神庙,命名为五十庙,意思是该庙蕴含了五十种大道。拉伽什国王古地亚的铭文上写道:“我的五十庙,安神(安即天,安神即天神)亲手造。其道为至大,超越道中道。”

苏美尔文明,来自星星还是中国? - 天天要闻

苏美尔城邦国家中,有一个叫尼普尔,被视为圣域,苏美尔战火频繁,尼普尔却从未被波及,其地位差不多相当耶路撒冷。尼普尔也有一座五十道神庙,供奉它的文献中写道:“大道也,世人莫能呼其名。”

寺庙之道被称为寺道,寺道有五十种,其它有多少呢?无数。爱神伊南娜身入冥界时,身上佩戴了七种首饰,每样里面各含一种道,而这仅是她从恩基那里获得的百种道里的七种,也有文献说,伊南娜获得了所有的道。

伊南娜将这些道传授给人类,苏美尔文献中提到过的道有几十种,除了寺道之外,还有“万物道、拥有道、大智道、礼仪道、永生道”等等。

有趣的是,苏美尔人也有王道概念。乌玛王朝最后一位君主卢迦尔扎格西的一篇铭文中写道:“天下王者,悉数来朝,皆往乌鲁克,因其有王权道。”

这很有点“万邦来朝”朝奉体系味道。在乌玛王朝之前,称霸的是基什王朝,基什王朝历经23代君主,大概出于卢迦尔扎格西同样的观点,基什王朝某个君王干脆给自己起名“王道王”(en-me-nun-na),王道之王的意思,还有一位叫王道盈王,王道多的都盛不下了。

苏美文人称,“王权道者,权力、财产以及威仪。”这意思是君权神授的王权,但到了王道,其中包含的意思不仅有王权,还有治国之道和为王之道。

出土文物

说完文化上的东西,接下来说物证,什么物证呢?出土文物。

虽然普通人觉得,苏美尔文明很神秘,但在历史学家眼里,它并非凭空出现,而是一脉相承,有清晰发展轨迹。

苏美尔文明也经历过新石器时期,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哈拉夫文化,距今大概6000-7000年。哈夫拉以彩陶著名,它最典型的遗址阿尔帕契亚,曾出土过一件陶盘,复原图长这个样。


苏美尔文明,来自星星还是中国? - 天天要闻

熟悉传统文化的朋友大概会跳起来,这不就是四方八位九宫格吗?如果你数一下图中黑点,会发现分开的四组里,每组16个,合起来刚好64,正合八八六十四卦。

陶盘外圆内方,象征天圆地方,当中一点,象征一年,四个弧弯里,各有三点,象征一年四季,每季三个月。

九宫八卦、河洛图书与天文历法之间的关系,相信不用我赘言。八卦虽然是周文王所演,但他演的是后天八卦。八卦据传是伏羲所化,乃是中华文明源头,也是中华文明独一无二象征,相信世界上不可能有第二个民族,有类似发明。

伏羲八卦之说,只记载于古籍,究竟何时开始,难以考证,但在考古发现里,最早的八卦图案,出现于半坡文化

苏美尔文明,来自星星还是中国? - 天天要闻

半坡文化属仰韶文化一部分,距今也是6000-7000年,跟哈拉夫文化差不多。而且说到仰韶文化,大家第一印象是什么?不就是彩陶嘛,仰韶文化可谓是中国瓷器之国始作俑者。

哈夫拉文化同样制造彩陶,而且居然纹着九宫八卦图案,这是巧合吗?是什么我也不敢断言,因为任何判断,都需要更多证据和考察做支撑,仅以现有的证据,我只能说非常怀疑,哈夫拉文化来自中国半坡文化移民。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瓷器年代看,哈夫拉时间要晚,这件陶盘大概产于公元前4300年,而半坡彩陶,如元君庙红陶钵,其年代则在公元前4500-5000年。

苏美尔文明,来自星星还是中国? - 天天要闻

哈夫拉文化与半坡文化相关性绝不止这一点,比如哈夫拉中晚期的房屋建筑复原图,内室圆形,外室方形,同样寓意着天圆地方。

哈夫拉还出土过藏有骨骼的陶器,这叫“捡骨葬”,又称二次葬。为了防止先人尸骨被虫蚁啃噬,古人们会掘开坟墓,将尸骨装入容器内二次安葬。二次葬虽然世界各地都有发现,但如果论最多最早,也是半坡文化,而装入陶器更是半坡文化显著特征。

最后说个不负责任的猜想,古书称远古有两件大事,一是黄帝蚩尤大战;二是大禹治水。这两件事都发生于半坡文化期间,无论哪件,都可能导致部分中原居民,被迫离开家乡,另寻出路。

不管因为战争还是洪水,有一只半坡人选择了逃往西方。西边不是高原就是荒漠,很难找到宜居地,所以他们一路向西,越过帕米尔高原,最终抵达了两河流域。

中亚和东亚的交流,也许远古时期就开始了,苏美尔人不见得是半坡人后裔,但他们的确受到了中原文化影响,进而制造了类似中华,但又极其独特的文明。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