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离灭绝有多近?宇宙无时无刻都想杀死人类

2021年01月01日06:05:04 科学 1654

我们常说地球像是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一样,上面承载着无数的生命,当然也有我们人类自己,在宇宙中疾驰飞奔。

但是你知道吗?地球在宇宙中快速穿梭的过程中,路途是十分凶险的,有很多未知的风险无时无刻在威胁着地球,当然也有它上面的生命。

人类离灭绝有多近?宇宙无时无刻都想杀死人类 - 天天要闻

在地球诞生生命的历程中,从大约5亿年前到今天,据我们所知地球上已经经历了至少5次生物大灭绝,每一次都会造成至少60%以上的陆地生物被消灭。

这些灭绝的原因中有些是超级火山爆发引起的、有些是小行星撞击引起的、有些是超新星爆发引起的,其中我们最为确定的一次是发生在6500万年前恐龙被小行星灭绝的事件。

那么接下来呢?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会发生吗?

从目前来看肯定会发生,只不过是时间和方式的问题而已。

因为宇宙真的很危险,它无时无刻都想杀死人类。在科学上人类的灭绝也并非不可预见,以下的五种方式都会轻而易举地导致地球上的生命再次发生大灭绝。

人类离灭绝有多近?宇宙无时无刻都想杀死人类 - 天天要闻

小行星撞击事件

地球之外近地轨道的小行星是对地球飞船威胁最大因素,它们大多起源于小行星带,被木星的引力弹射进了内太阳系;

开始在地球的轨道附近绕着太阳运行,它们的轨道周期基本上和地球的轨道周期相当,而且有些小行星的轨道会与地球的轨道发生重叠,这更增加了它们撞击地球的风险。

那么它们对地球的威胁有多大呢?

在我们以往的认识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空间周围看起来空无一物,十分的空旷,看不出来有啥危险。

其实这是我们的视角太小了,如果我们站在太阳系外看,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人类离灭绝有多近?宇宙无时无刻都想杀死人类 - 天天要闻

上图就是人类已知小行星的地图,这样看的话,你就会发现隐藏在地球周围的定时炸弹太多了。而地球周围也并非我们想象的空无一物。

人类离灭绝有多近?宇宙无时无刻都想杀死人类 - 天天要闻

上图就更加形象地展示了地球轨道周围20年的周期中,小行星的运动情况。在这些小行星中目前有2000多颗都会对地球产生较大的威胁。

下面就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也是最近被认为会在2068年有可能与地球相撞的小行星:毁神星。

这颗小行星是在2004年被发现,它绕太阳的轨道周期为323.6天,而地球是365.3天,这个周期相当接近,如果它们的轨道平面在相近的话,肯定撞击的风险就会很高。

人类离灭绝有多近?宇宙无时无刻都想杀死人类 - 天天要闻

从上图(红色是毁神星,蓝色是地球)可以看出在2029年之前,它的轨道偏心率很小,但是在2029年与地球相遇之后,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轨道会出现比较大的改变;

科学家对这颗小行星的轨道进行计算,估计它在2068年撞击地球的几率为1/15万。

不过它的最长的半长轴只有大约450米,如果真的撞击地球的话,释放的能量相当于通古斯大爆炸的50倍,不过这个大小的小行星不会毁灭地球生命;

要知道当年撞击恐龙的小行星直径至少在10公里。

地球轨道附近除了毁神星,还有1950DA小行星、贝努小行星等等,它们都是地球的威胁。

所以说地球带着生命在宇宙中穿梭的时候,周围隐藏着非常多的危险。未来人类会不会灭绝与这些小行星,谁也说不准,但是小行星撞地球这是肯定会发生的事。

如果人类能够幸免于小行星,在宇宙中还有其他的危险等着我们。

人类离灭绝有多近?宇宙无时无刻都想杀死人类 - 天天要闻

伽马射线爆发

在银河系中伽马射线爆发生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每世纪至少一次,这是非常强大的能量喷发,瞬间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太阳一生所释放的能量,而且亮度非常高。

伽马射线暴产生的原因很大,但我们唯一确定的就是两个中子星发生合并的时候就会产生能量喷流,如果正好对准地球的话,强大的电磁辐射,会瞬间破坏地球的大气层,以及所有的用电设备。

大气层,尤其是臭氧层被破坏,等待人类的就只有灭绝。

不过有幸的是,这种高能事件只有在距离地球6000光年以内的范围才会对地球造成威胁,而且还必须正巧对准地球。

这样的话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人类离灭绝有多近?宇宙无时无刻都想杀死人类 - 天天要闻

其他天体闯进太阳系

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穿梭,但是银河系中有很多的流浪恒星、恒星残骸、行星以及恒星级黑洞,这些天体在银河系中游荡,它们没有固定的运动规律。

它们会有到一定的几率靠近太阳系,甚至是穿越太阳系。

例如7万年前,一个被称为肖尔茨星的褐矮星就穿过太阳系的奥尔特云,这是一颗失败的恒星,质量不是很大,由于当时距离太阳系内部天体较远,所以没有产生任何危害。

人类离灭绝有多近?宇宙无时无刻都想杀死人类 - 天天要闻

如果是一颗质量较大的恒星,或者是是一颗质量较小的行星,它们穿越了太阳系的内部,就会因为引力的作用扰乱太阳系内行星的轨道,甚至将行星弹射出行星系。

虽然这种事件的几率低到了十亿分之一,但如果真的发生,地球将在短时间内冻结,人类将走向灭绝。

超新星

人类离灭绝有多近?宇宙无时无刻都想杀死人类 - 天天要闻

上图是非常有名的蟹状星云,是公元1054年由一颗死亡恒星爆发产生的,当时人类亲眼目睹了这颗恒星的爆发。

图中不同的元素显示了氢、氧、硅等元素的存在。超新星爆发释放的能量也是相当的巨大,如果当时地球位于这个超新星的10光年内,那么人类就有可能会被灭绝。

这种超新星非常罕见,估计其频率百亿年一次。

如果人类都能幸免于以上的灾难,那么最后的一个灾难,是绝对会要了人类的性命的。

太阳

人类离灭绝有多近?宇宙无时无刻都想杀死人类 - 天天要闻

上图中橙色、紫色、绿色的线分别代表了太阳的光度、半径和温度,可以看出从现在到往后,它的光度和半径会一直增加,而且速度会越来越快。

人类离灭绝有多近?宇宙无时无刻都想杀死人类 - 天天要闻

根据估计在过个短短的20亿年,太阳输出的能量会增加到将地球上的海水晒沸腾,整个地球就会像金星一样温室效应失控,到时所有的生命都会灭绝。

所以说人类的时间其实是有限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人类大力探索外太空,考虑星际移民的原因,因为现在任何保护地球的措施都只是在延缓人类离开地球的时间。

我们不愿意看到在人类还没有能力离开地球的时候,地球就已经被我们破坏到无法居住的地步。

所以说,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时无刻都有着危险,这些危险都警示着我们,保护地球,做好离开地球的准备。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刚刚,歌手周深紧急发声! - 天天要闻

刚刚,歌手周深紧急发声!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中央气象台18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受冷空气大风影响,预计5月3日20时至4日20时,新疆南部和东部、内蒙古西部、青海北部和东部、甘肃大部、宁夏、陕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新疆南部、内蒙
数学家发现了一种解决代数最古老的难题的新方法 - 天天要闻

数学家发现了一种解决代数最古老的难题的新方法

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分校的一位数学家发现了一种解决代数最古老的挑战的新方法——求解高等多项式方程。多项式是涉及一个变量的幂方程,例如二次多项式:1+ 4x -- 3x2= 0 的这些方程式是数学和科学的基础,它们在数学和科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科学家也有办公室政治,本想携手创业,没想到屡屡被骗……丨叶檀回信 - 天天要闻

科学家也有办公室政治,本想携手创业,没想到屡屡被骗……丨叶檀回信

长期征集日子很难,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受苦的人最懂。和吃苦相比,有苦难言,无人问津,可能比苦本身还难受。重生之后,叶檀老师变了很多,变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别人的苦。她说,有苦我们一起分担。每周六,叶檀老师都会亲自回复,并在公众号上发出,有苦难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叶...
空气炸锅里的纸,真的劝你别乱买! - 天天要闻

空气炸锅里的纸,真的劝你别乱买!

硅油纸是空气炸锅的“神仙搭子”,更是懒人的超级福音,用完直接一扔,刷碗都省了。那么,硅油纸到底是什么纸?我们买的硅油纸,真的安全吗?硅油纸到底是什么纸?硅油纸是一种由原生纸浆、淋膜层和食品级硅油层构成的食品接触用纸。
洪纬读《制造三文鱼》 | 毒素缠身的水生鸡 - 天天要闻

洪纬读《制造三文鱼》 | 毒素缠身的水生鸡

《制造三文鱼:海洋生态危机与经济不平等》,[挪]西蒙·塞特尔 、[挪]谢蒂尔·厄斯特利著,梁友平、李菁菁译,中国工人出版社2025年2月出版,420页,88.00元三文鱼因鲜嫩的红色肉质和富含优质的Omega-3脂肪酸,备受食客喜爱,被誉为高颜值的健康食材。不过,我不确信的是,读完《制造三文鱼》之后,还有多少读者能毫无顾虑...
美国人抽血做成的救命药,中国现在靠大米就能生产? - 天天要闻

美国人抽血做成的救命药,中国现在靠大米就能生产?

继去年的空气造淀粉之后,这段时间我在网上就看见个更逆天的:武汉有一家公司实现了从稻米里生产人血......“稻米”,“生产”,“人血”,每个字都能看懂,连起来一读差评君我是真纳闷了,这还是中文吗?再一看,好好好,这居然还是人民日报发布的......由于这些关键词太过魔幻,差评君我这不得不连夜查资料调查一番,看看...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