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雾”?发生了脑雾会有啥感觉和表现?如何早发现?

2025年05月24日14:02:10 科学 1085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有不少人明明睡了七八个小时,起床后脑子还是跟灌了水似的,干啥都慢半拍;工作开个会,上一分钟还记得领导在说什么,下一分钟就开始走神;

本欲言说,然临到嘴边,却无论如何也忆不起关键之词,整个人仿若卡壳一般。

去查体没病、血压血糖都正常,可每天就是“脑子像蒙着雾”,一整天都在“打盹状态”里转悠。

什么是“脑雾”?发生了脑雾会有啥感觉和表现?如何早发现? - 天天要闻

医生一听这种描述,基本就知道:是“脑雾”。

这个词听起来有点玄乎,其实不是精神病也不是大病,而是一种状态,一种介于健康和亚健康之间的“认知功能紊乱”。

它不是病名,但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感觉,而且近几年变得特别常见,不管是学生、上班族,还是年纪稍大的中年人,越来越多人都在经历这种“头不清醒”的困扰。

有意思的是,脑雾不是单一症状,而是一组混合状态。最典型的是“注意力维持不了”,人坐着,但思维是飘的。

什么是“脑雾”?发生了脑雾会有啥感觉和表现?如何早发现? - 天天要闻

你跟他说话,他能听懂,但没法记住。你让他写个计划,他能下笔,但拖拉好久。

很多人开玩笑说,像魂儿出窍了——这个比喻很贴切。

因为脑雾最像的状态,其实就是电脑中毒了、运行卡顿、打开软件需要加载很久那种感觉。

科学上讲,这种现象是大脑神经传导效率下降。

简单说,大脑里的“神经电流”变慢了,原本从大脑皮层传到前额叶的一段电信号,需要几十毫秒就能完成,现在得上百毫秒。

什么是“脑雾”?发生了脑雾会有啥感觉和表现?如何早发现? - 天天要闻

对普通人来说,这点延迟也许感受不到,但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思维速度慢下来,行动反应也跟着慢,自然一整天就变得“晕晕沉沉”。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在一项功能性脑成像研究中发现,脑雾患者在处理短时记忆任务时,前额叶和海马区的脑区活动显著减弱,信息流转效率比正常对照组低了约36%。

这说明不是人变笨了,而是大脑在“降速运行”。

最容易被误会的,是很多人觉得脑雾是“没睡好”。

什么是“脑雾”?发生了脑雾会有啥感觉和表现?如何早发现? - 天天要闻

但事实上,有些人睡得时间很足,甚至每天能睡到十小时,还是醒来后脑子跟棉花糖一样。

这种情况多半是“深度睡眠不足”,人在床上翻来覆去,身体在睡,脑子还在运转。

尤其是长期用手机到很晚,入睡前脑子还在看短视频、刷社交媒体,这种信息轰炸状态下,大脑根本进不了恢复状态。

也有人吃得太少,特别是搞减肥、节食的人,碳水断得太猛,大脑长期处在“燃料不够”的状态。

什么是“脑雾”?发生了脑雾会有啥感觉和表现?如何早发现? - 天天要闻

要知道,大脑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是葡萄糖,如果摄入不够,或者吃进去的糖释放太慢,大脑反应就会慢得像在水里游泳。

这类人常常早上吃一口蔬菜沙拉,连碳水都没有,中午不吃饭只喝代餐粉,下午就开始恍神、眼神飘忽。这不是身体累,是大脑饿。

更诡异的一类,是“激素类脑雾”。这类人看着一切正常,但大脑里的神经递质平衡被打乱了。

比如雌激素水平下降的人,常见于更年期女性,她们特别容易出现脑雾状态。

什么是“脑雾”?发生了脑雾会有啥感觉和表现?如何早发现? - 天天要闻

美国梅奥诊所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0%的更年期女性报告在月经周期紊乱期出现明显的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和“头脑不清醒”的感觉,而激素补充治疗组脑雾症状显著减少。

还有一类人是感染后出现的“脑雾”。

尤其是感染新冠之后,有很多人在病毒转阴之后并没有完全恢复,而是出现了长期的注意力问题、精神迟钝、语言组织困难。

这个现象在欧美已经有不少追踪研究支持。

什么是“脑雾”?发生了脑雾会有啥感觉和表现?如何早发现? - 天天要闻

美国NIH的一项随访数据发现,确诊新冠6个月后的年轻人群中,仍有高达31%的个体表现出典型脑雾症状。

这被认为与病毒引发的“中枢炎症反应”有关,简单说就是脑子被“烧伤”过,恢复不了原样。

也别忽略了“环境型脑雾”。

有些人长时间待在空气不流通、光线刺眼、电子设备密布的办公空间,大脑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给、视觉刺激又过多,很容易形成“脑疲劳综合征”。

加州一所大学的神经心理研究发现,在连续暴露于高电子屏幕使用环境(每天超10小时)的人群中,认知灵活性测试成绩下降幅度接近15%。

什么是“脑雾”?发生了脑雾会有啥感觉和表现?如何早发现? - 天天要闻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周末在阳光下待上一小时、散个步

,就突然感觉清醒了不少。

那这种“雾”到底能不能早发现?其实是可以的,只要注意一些看似普通但非常稳定的变化。

比如一个人开始频繁出现“词找不到”,明明想说某个词,嘴到一半卡住;

或者明明记得今天有个安排,手机响了才猛然想起来;写字打字老打错,邮件发出去才发现错别字一堆。

什么是“脑雾”?发生了脑雾会有啥感觉和表现?如何早发现? - 天天要闻

还有就是别人一说话,能听清,但就是抓不到重点,大脑像过筛子一样,信息一进就漏。

更早的一个信号,其实是“情绪钝化”。这点特别容易被忽略。

人在脑雾状态下,情绪反应也会慢,原本看到一件事会生气、会激动,现在变成“无感”“懒得理”。

这不是性格变淡了,是大脑的情绪处理通道“带宽不足”。

还有人开始“社交退缩”,不想说话、不想接人电话,说不上烦,就是觉得麻烦。这也是脑雾的典型表现。

什么是“脑雾”?发生了脑雾会有啥感觉和表现?如何早发现? - 天天要闻

那有时候有人会问,脑雾跟抑郁是不是一回事?其实这俩有交集但不是一回事。

抑郁属于情绪疾病,其有着明确的表现,诸如情绪低落、兴趣丧失以及负面思维等情况,我们不可以忽视。

而脑雾更偏向“认知功能障碍”,情绪可以是正常的,但脑子就是“不好使”。

当然,长时间脑雾也可能诱发情绪问题,因为人老是觉得自己效率低、脑子慢,时间久了也会陷入焦虑甚至自责。

什么是“脑雾”?发生了脑雾会有啥感觉和表现?如何早发现? - 天天要闻

还有一个特别隐蔽的信号,是“身体错觉增加”。

比如总觉得头晕、眼花,看东西不稳,但检查没问题;或者走在熟悉的路上突然迷糊一阵,像“断片”一样。

这些实际上是大脑处理空间信息时的小故障,乃我们神经系统信号传递卡顿的表现,一定要引起重视了。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赵静,王培.科学保健,远离更年期“脑雾”[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4,(01):18.

什么是“脑雾”?发生了脑雾会有啥感觉和表现?如何早发现?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开放日来了!现场变身“科普狂欢现场” - 天天要闻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开放日来了!现场变身“科普狂欢现场”

5月24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启动,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2025公众开放日来了,也是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新园区开放的第三年,超过1500位公众深度参与这场科普嘉年华,创新历史新高。科学家现场作报告本次活动设置2场科普报告,2大科技展馆,3大科技主题展
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激活设计的“苏州磁场” - 天天要闻

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激活设计的“苏州磁场”

2025年5月24日,以“青苔智上,万物生长”为主题的2025青苔国际设计节在苏州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盛大启幕。300多位行业领袖、设计大师与跨界先锋齐聚于此,共同见证全国首个“青苔智能设计垂类集合大模型”发布;多家产业进行产业合作签约协议,中工设计科学实验室正式亮相。这座占地535亩的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正凭借过去...
YYT 0681.18-2020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测试仪 - 天天要闻

YYT 0681.18-2020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测试仪

YY/T 0681.18-2020 规定的是用真空衰减法无损检验无菌医疗器械包装泄漏的试验方法,相关测试仪的信息如下:测试原理将测试仪主机连接到用于容纳被测包装的测试腔内,对测试腔抽真空,使包装物内外形成压力差。
对话科学大咖|江宁:未来“脑机接口”设备或将人手几台,成都有明确的技术优势 - 天天要闻

对话科学大咖|江宁:未来“脑机接口”设备或将人手几台,成都有明确的技术优势

人口老龄化加深,老年健康和老年疾病防治成为广受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为了加强老年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特聘研究员、智能可穿戴老年健康系统研究室主任江宁加入了研究行列。他的团队研发的脑机接口设备将对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肌少症、脑胶质瘤等疾病的治疗带来利好。5月24日下午,“科学大讲堂·我们的...
MIM工艺中使用气雾化316L不锈钢粉末 - 天天要闻

MIM工艺中使用气雾化316L不锈钢粉末

在金属注射成型(MIM)领域,气雾化与水雾化工艺制备的 316L 不锈钢粉末因制备原理差异,在粉末特性、工艺适配及终端产品性能上呈现显著区别。结合工程实践经验,从材料特性到生产应用的技术优势可系统性解析如下: 一、粉末物理特性的工程化差异
硬核!用“疼痛”敲响生命警钟 | 全国应急科普场馆巡礼 - 天天要闻

硬核!用“疼痛”敲响生命警钟 | 全国应急科普场馆巡礼

“安全规则不是写在墙上的标语,而是用血泪换来的生存指南。”在保信安全体感实训基地的触电体验区,记者手握模拟设备,一股刺痛感瞬间从指尖窜至全身——这是10毫安的安全电流,仅为日常触电事故的百分之一,却足以让人终身难忘。近日,记者探访了这座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新兴产业园区的沉浸式安全体感实训基地,亲身体...
超3000株!云南宁洱发现大规模珍稀植物桫椤群落 - 天天要闻

超3000株!云南宁洱发现大规模珍稀植物桫椤群落

近日,一名科普博主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意外发现了珍稀植物桫椤群落。经当地林草部门初步调查,该桫椤群落分布面积达200余亩,现存植株数量超过3000株。 桫椤,又称树蕨,是与恐....
科学家发现新矮行星 - 天天要闻

科学家发现新矮行星

#万能生活指南#快速导读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了一颗位于太阳系边缘的矮行星2017 OF201,其轨道独特,绕太阳公转约需25,000年。该发现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小行星中心确认,并已在预印本服务器arXiv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