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的灵巧手怎样炼成

2025年05月21日18:40:40 科学 8832

半月谈记者 张漫子

憧憬与机器人共同生活的人们很难不去幻想这样一幕:回到家后,餐桌上已摆好想吃的饭菜、换下的衣物已经洗净烘干并收纳整齐。完成这一切的,不是哆啦a梦的口袋,而是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智慧又不乏灵巧的“手”。如果机器人真的有一双“人手”一样的灵巧手,我们的生活该有多么轻松惬意!然而现实中,灵巧手的制造谈何容易。

手在人体器官中扮演的吃重角色,使得其精密程度远超我们想象。也正因此,灵巧手被称作机器人进入日常生活、成为我们真正助手的“最后一厘米”。让机器人拥有一双巧手,不仅是一道科学问题、一个工程难题,也是一场创新者漫长的远途。

灵巧手多灵巧?

手是人体最灵活复杂的器官之一,也是我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运动器官之一,尽管重量仅占人体总重量的1/150,却决定着全身逾半数运动功能的发挥。那么,与拥有21个自由度的人类之手相比,机器人的灵巧手,现在发展到什么地步了?

灵巧手的雏形,就是工厂流水线上的末端执行器,如夹爪、吸盘、喷嘴、焊枪……不过,这样的“手”还是专门为特定任务而生,适用场景相对单一,只能完成简单的抓取或固定操作。

然而,今天的机器人灵巧手足以让人刮目相看。一般而言,其设计灵感源自对人类手部更为完整的理解,能够借由器件相当精密地模拟人类手指的骨骼和关节的运动方式。灵活地弯曲、伸展和转动,对这双灵巧手而言都不在话下,足以实现对物体多角度、全方位的抓取乃至各类操作,比如拧开瓶盖、捏取鸡蛋、操控精密零部件等。

灵巧智能ceo周晨说,就像人不只用眼来指挥手,灵巧手配置的触觉传感器和力传感器,足以帮助机器人感受物体的形状、大小、硬度、温度……不必局限于视觉交互,这就能保障机器人的动手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

当然,目前灵巧手离尽善尽美还颇有距离。要知道,人手有13种基本功能,其中抓取操作就能细分为勾拉、侧捏、动态操作等8种。当下的机器人,还掌握不了这么多“手法”。

赋予机器人一双巧手,我们正站在一条希望之路的出发处。

如何研发灵巧手?

说来说去,作为机器人拟人化的关键,机器人的灵巧手,到底该怎么研发?

“从仿生学的角度来说,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本是一体两面。”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南京神源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振东所言,人类拥有骨骼和运动系统,也有大脑和感知能力;机器人既需要具备本体结构,也需要智能控制。“机器人学的初始阶段,限于技术条件,我们只能将两部分分开探索,现在它们终于可以自然联通起来。”

细究起来,机器人的一双灵巧手,其实是一个由四部分构成的系统:传感器系统相当于皮肤与神经末梢,感知接触状态、力度变化与空间位置;控制系统则充当“大脑”,依托算法实时分析数据,发出协调指令;驱动系统相当于肌肉,为动作提供动力;传动系统如同筋腱,通过齿轮、连杆或钢索将动力精准传递至指节。

机器人的灵巧手怎样炼成 - 天天要闻

工业人形机器人演示搬运物品 梁旭 摄

“传动和感知是灵巧手最核心的技术点。”周晨说,以感知系统为例,仅是“端起一杯咖啡”这样一个简单动作,灵巧手就需要判断——多大的运动幅度能触碰到杯柄、但又不至于碰翻它?施加多大的力度可以握稳陶瓷杯身又不会将杯柄捏碎?这一系列动作依赖视觉、触觉、力觉等多模态感知系统的协同配合。

现如今,追求品质生活的人类,希望得到的机器人帮手,自然是精细操作水准越高越好——上得了手术台缝针,下得了废矿井清理危险物。要想完成这么多任务,传动与感知在灵巧手研发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哪些关卡,还在拦路?

接下来,要给机器人一双真正的灵巧手,科学家还要过几关?

首先得把手做小。灵巧手的“灵”,来自更灵活的关节和更多的自由度,但每增加一个自由度,就需在手掌内多嵌入一个对应的驱动器,这就使得今天我们见到的机器人往往有一双大手。机器人上游企业他山科技ceo马扬说,自由度越多,执行端建模要面对的挑战就越复杂。

当前,特斯拉等企业采取的路线是通过模拟人类身体,将驱动系统装入手臂来缩小手的尺寸;国内厂商则多通过优化芯片布局等方式寻找自由度与尺寸之间的平衡。“把手做小非常困难,因为它对集成化的程度和要求更高。”因时机器人cmo房海南说。

怎样让手更敏捷也是老问题。目前,机器人在抓取任务中的“迟钝感”并不罕见。针对目前灵巧手反应速度不足等问题,马扬说,有时机器人反应慢并非控制算法慢,而是电机响应跟不上。

灵巧智能团队在指尖区域加入电容式传感器,通过无接触感知提前识别物体位置,再精准施力完成抓取。周晨表示,单靠视觉进行抓取会增加时间延迟和失误风险。“视觉的反应时间有200毫秒,等系统‘看到’并移动到目的位置时,瓶子可能已经被碰倒了。”

还有一个是成本问题。“任何行业都存在性能、成本、可靠性的不可能三角。”周晨说,如何取得三因素尽可能的平衡,是灵巧手机器人迈向消费者的一道坎。开模量产、优化设计,都是平衡之道,但业界普遍认为,最重要的还是量产。随着市场接受度不断提升和产能持续扩大,灵巧手将逐步摆脱高昂成本的束缚,成为普罗大众可以负担的智能终端。

“灵巧手的成长过程,如同孩子学会用双手探索世界:从胡乱抓挠到精准操作,从感知二维图像到理解三维空间,再到逐步掌握使用餐具、剪纸乃至弹钢琴。每一步都需感知、协调与不断练习。”周晨表示,如今灵巧手正通过大规模任务训练和数据积累,优化策略、完善感知、增强能力,这是让机器人真正实现“心灵手巧”的关键。(实习生谢绵霞参与采写)

来源:新华网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500斤鳄鱼被顶飞!家养牛类隐藏的致命战斗力震惊全网 - 天天要闻

500斤鳄鱼被顶飞!家养牛类隐藏的致命战斗力震惊全网

在非洲草原的河流边,一头尼罗鳄正潜伏在浑浊的水面下,暗金色的鳞甲与淤泥完美融合。当它锁定一头正在饮水的母牛时,所有人都以为这将是一场毫无悬念的猎杀,毕竟鳄鱼能轻易拖走斑马或羚羊,而家养牲畜似乎天生就该是弱者。然而这头看似温顺的母牛却做出了惊
刚被禁捕就被抓,2022年云南母子抓35条,做药摆摊卖被抓 - 天天要闻

刚被禁捕就被抓,2022年云南母子抓35条,做药摆摊卖被抓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文|万象硬核编辑|万象硬核«——【·前言·】——»2023年2月17日,开屏新闻报道,云南腾冲的民警在菜市场巡查的时候,发现有人在卖一种奇怪的生物,看起来又像娃娃鱼,又
珍稀华西蝴蝶兰惊艳现身广南深山(组图) - 天天要闻

珍稀华西蝴蝶兰惊艳现身广南深山(组图)

【来源:云南网】5月20日,广南县在开展名木古树调查时,意外在旧莫乡境内发现20余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华西蝴蝶兰。技术人员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0余米高的榉树上发现到几株开着别致花朵的植物。其花瓣形态优雅,色泽独特,经鉴定,确认为华西蝴
机器人的灵巧手怎样炼成 - 天天要闻

机器人的灵巧手怎样炼成

半月谈记者 张漫子憧憬与机器人共同生活的人们很难不去幻想这样一幕:回到家后,餐桌上已摆好想吃的饭菜、换下的衣物已经洗净烘干并收纳整齐。完成这一切的,不是哆啦A梦的口袋,而是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智慧又不乏灵巧的“手”。如果机器人真的有一双“人手”一样的灵巧手,我们的生活该有多么轻松惬意!然而现实中,灵...
“咖啡牛奶效应”,会成以后人种结构的大趋势吗? - 天天要闻

“咖啡牛奶效应”,会成以后人种结构的大趋势吗?

未来地球上人种结构会被黑人“改写”?深度剖析人口演变趋势在全球人口格局的宏大棋盘上,人种结构的变化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焦点话题。近年来,随着非洲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黑人在全球范围内混血现象的加剧,一种观点甚嚣尘上——未来地球上的人种是否会全是黑人
马斯克:中国发电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国却躺平了… - 天天要闻

马斯克:中国发电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国却躺平了…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5月20日,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表示,随着科技行业建立越来越大的数据中心,到明年年中,人工智能(AI)的发展可能会遇到发电问题。他透露,自己所拥有的AI初创公司xAI正计划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建立一座千兆瓦级的设施,该设施将在6到9个月内完工...
太阳的天文坐标古今不同 从小满节气看“斗转星移” - 天天要闻

太阳的天文坐标古今不同 从小满节气看“斗转星移”

今天2时55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这既是华夏先民数千年仰观天象总结出的自然规律,还暗含“满招损”的哲学警示。这种将天文观测与人生哲理相融合的智慧,构成中华文明独特的认知体系。 藏在小满节气背后的天文密码北京天文馆...
中国气象局提升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级别 - 天天要闻

中国气象局提升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级别

根据中央气象台最新监测,预计21日至24日,南方地区将出现新一轮较强降雨过程,重庆西南部、四川东南部、贵州东南部、广西北部、广东北部、湖南北部和西南部、湖北东南部、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浙江中部、福建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有100~130毫米,局地超过200毫米,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中央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