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

2025年05月05日05:22:03 科学 1029

导语:“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色冉冉遍天涯”。时间过得真快,明天我们就迎来了立夏节气。立夏是24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一般于公历5月5日—5月7日交节。

“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 - 天天要闻

关于立夏,《孝经纬》中提到:“谷雨后十五日,斗指巽,为立夏。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意思是说,立夏出现在谷雨节气后的15天,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巽位(东南方)时,意味着立夏便来了,在这个时候,万物都借着雨水和阳气,开始茁壮成长,这里的“假”通“大”,强调了立夏是万物由小到大生长的一个关键节点。

“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 - 天天要闻

虽然到了立夏万物生长变大,植物们长的比较旺盛,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景象,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呈现的光景其实是不一样的。在南方的这个时候,气温骤升,雷雨频发,正式进入雨季,空气潮湿闷热,出现“黄梅时节家家雨”的场景,樱桃青梅等时令水果成熟了,正是品尝的最佳时候;而在北方地区,虽然气温回升较快,但降雨量依旧不多,气候干燥,昼夜温差依旧大,不过这个时候石榴花开放了,为干燥的北方增添了一抹亮色。

“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 - 天天要闻

关于今年的立夏,很多人说是“晚立夏”,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的农历时间,受农历置闰的影响,每年节气的农历时间并不固定,有时候会早,有时候会晚。我们的老祖宗经过常年累月的实践发现,立夏大多数出现在农历四月中,但有时候也会出现在农历三月,根据这个情况,古人规定,如果立夏在三月,就是“早立夏”,如果立夏在四月,就是“晚立夏”。今年立夏在农历四月,按照古人的说法,属于“晚立夏”。

“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 - 天天要闻

老话说:“早立夏冷,晚立夏热”,这说明接下来的天气会比较热,正所谓“不冷不热,不成年景”。看来,今年可能会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了,不过农谚跨越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不一定准确,毕竟我们的生态环境一直在发生着变化,例如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等,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 - 天天要闻

今天就是立夏了,在一些地方,流传着一句话叫做“立夏要躲藏,不能床上躺”。我们从字面意思上很好理解,是说到了立夏这天,不要一直赖在床上不起,而是要“躲一躲”,这里的躲是指“躲夏”。那么,今年立夏有4个要躲夏,分别是哪4人呢?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下。

“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 - 天天要闻

首先,了解下为什么不建议一直躺在床上

古人认为,夏天属火,对应人的心气,立夏后人体阳气外发,如果整天躺在床上,阳气就像憋在罐子里的火苗,越憋越弱。并且一直躺着肌肉得不到锻炼,会逐渐松弛无力,关节也变得僵硬。尤其是中老年,躺久了还容易引发静脉血栓。而且白天睡太多,晚上容易失眠,打乱正常的生物钟,第二天更没精神,陷入恶性循环,因此不建议一直躺在床上。

“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 - 天天要闻

为什么要“躲夏”呢?

随着立夏的到来,天地间的阴阳之气开始发生转变,此时阳气旺而阴气弱,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也需要做出调整,另外立夏是夏季的开始,天气也会较春季更热一些,这个时候“躲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适应季节的变化。

“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 - 天天要闻

那么,都有哪些人要“躲夏”呢?

很多人觉得“犯太岁”的要“躲夏”,其实不然,生肖与天气、季节的变化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这种活法没有什么科学道理,从健康角度而言,需要躲夏的人分别是:老人、小孩、孕妇、病人。

这4类人由于抵抗力较差,身体行动不便的缘故,受季节天气变化的影响,会更容易生病一些,比如在高温的天气下出现中暑、脱水的情况,或是因为降温而出现感冒的情况。因此为了身体健康,建议这4类人要躲夏。

“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 - 天天要闻

该怎么“躲夏”呢?

躲夏并非指要躲藏起来,一天不见阳光,而是指要适当的走一走,让心情保持愉悦的状态,让身体得到适当的锻炼。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避免在中午烈日当头的时候出行,这样很容易中暑。

“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 - 天天要闻

另外,躲夏的地方也有说法,也就是最好不去人不太多的地方,避免发生拥挤、踩踏的情况;另外,出门前最好带上一把晴雨两用伞,以及一件舒适的外套,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应对天气突变的情况。

“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 - 天天要闻

总结:“立夏要躲藏,不要床上躺”,今日立夏“4人要躲夏”,指哪4人?我们看到这里可以知道,这4个人分别是:老人、小孩、孕妇、病人。躲夏并非是要躲避阳光,而是提倡大家躲避中午的毒日头,出去走走散散心,保持一个好心情,希望大家都能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颜宁发声:网传不实,已投诉! - 天天要闻

颜宁发声:网传不实,已投诉!

5月4日,著名科学家颜宁在其微博发布声明,辟谣网传简历。颜宁表示:“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她呼吁尽快清理相关信息。
立夏:跃动夏始,拔节生长 - 天天要闻

立夏:跃动夏始,拔节生长

5月5日,立夏,跃动夏始,拔节生长。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由春到夏,万物从复苏到成长,由萌芽至蓬勃,绿色铺满大地。立夏时节,蝼蝈鸣,蚯蚓出,藤蔓蜿蜒攀墙,大自然以热烈的姿态迎接盛夏。暑气初显,宜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规律,适时调节生活节奏,确保有充足的睡眠。对于夏季运动的原则,《黄帝内经》提倡“无厌于日...
最新研究称地球海洋可能会变成紫色 几亿年前呈绿色 - 天天要闻

最新研究称地球海洋可能会变成紫色 几亿年前呈绿色

【CNMO科技消息】我们常说地球是蓝色星球,但其实这种颜色并不是一直如此,也不会永远不变。有研究指出,地球的海洋在过去曾经是绿色的,而如果未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它们甚至可能会变成紫色。 这项研究主要探讨了数十亿年来海洋颜色的变化过程,发现这和海水的化学成分以及光线在水中的折射方式密切相关。在3.8到18亿年前...
清华大学徐军课题组《自然·通讯》:揭示稀溶液结晶的临界晶核尺寸不随溶液过饱和度变化 - 天天要闻

清华大学徐军课题组《自然·通讯》:揭示稀溶液结晶的临界晶核尺寸不随溶液过饱和度变化

结晶是无定形基元有序堆积形成晶体的过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和基本的有序化过程之一。结晶过程通常遵循成核-生长路径,成核过程中自由能最高点对应的晶核尺寸被称为临界晶核尺寸。小于临界尺寸的晶核往往会在热涨落中再次熔化或溶解,而大于临界尺寸的晶核则会进一步生长成为稳定的晶体。很多情况下,临界晶核的形成是结晶...
今日立夏,要做这些事! - 天天要闻

今日立夏,要做这些事!

说吧你有多久没称体重了什么?你说你看到秤上飙升的数字就会呼吸困难心跳加速想要晕倒怀疑是对称体重这项活动严重过敏?
开屏见“好”|他带濒临倒闭药厂扭亏为盈,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 天天要闻

开屏见“好”|他带濒临倒闭药厂扭亏为盈,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开屏见“好”》栏目,聚焦山东好人好事,让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开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边的榜样”,讲述精彩山东故事。本期人物是“五一特辑·致敬奋斗者”系列。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齐都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郑家晴获评全...
百草谱(五十一)龙葵 - 天天要闻

百草谱(五十一)龙葵

一、形态特征龙葵属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通常在30-100厘米之间。其茎直立生长,呈圆柱形,具有纵棱纹,多分枝,幼枝被稀疏柔毛,老枝逐渐光滑。叶片互生,卵形或心形,长2.5-10厘米,宽1.5-5.
叶培建院士为大山孩子点亮航天梦 - 天天要闻

叶培建院士为大山孩子点亮航天梦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2569期】国 内 航 天叶培建院士为大山孩子点亮航天梦近日,叶培建院士来到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附城小学,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航天精神大讲堂。这场温暖的相遇,源于叶培建院士心底的双重牵挂。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叶院士担任总指挥、总设计师和顾问的每一次任务,都取得了圆满成功,无数个日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