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全球首张“全息图谱”,我国专家破解“沉默肿瘤”诊疗困局

2025年04月04日14:24:05 科学 1281
绘制全球首张“全息图谱”,我国专家破解“沉默肿瘤”诊疗困局 - 天天要闻绘制全球首张“全息图谱”,我国专家破解“沉默肿瘤”诊疗困局 - 天天要闻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今天传来消息,该院院长虞先濬教授团队联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长海医院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历时五年研究,成功绘制全球首张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多组学全景图谱,并根据图谱突破性提出这种“沉默肿瘤”的分子分型框架、预后模型和靶向-免疫治疗新策略,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了重要依据。国际顶级肿瘤学期刊《癌症细胞》(Cancer Cell)同日发表该项重要研究成果,影响因子为48.8分。

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这种细胞遍布人体各处,胃、肠、胰腺等消化系统最常见,在我国患者中发生在胰腺部位的最多。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是发生在胰腺的第二大常见肿瘤,约90%为无功能性。这类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早期没有症状,因而也被称作“沉默的肿瘤”。其中约半数患者确诊时已发生转移,特别是肝转移,且接受根治手术后不少患者容易复发,在临床上缺乏有效预测预后的分子标志物,综合治疗疗效有待提高。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复杂性如同一部加密的“天书”,其高度异质性和治疗困境长期困扰医学界。现有药物治疗方案多数仅能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对总体生存期的改善有限。

虞先濬教授团队联合多中心研究团队,整合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磷酸化修饰组四种组学数据,绘制了全球首个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蛋白基因组学全景分子图谱。团队通过对108例中国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患者开展全外显子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及磷酸化修饰组的多维度整合分析,绘制出全景分子图谱,揭示了MEN1、ATRX、DAXX基因突变通过干扰染色质结构稳定性和激活mTOR通路驱动肿瘤恶性演进的机制。

研究团队还通过MEN1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验证了MEN1缺失触发代谢重编程和增殖信号交叉激活的恶性循环,从而导致染色体分离至关重要的CENPV蛋白下调,填补了该领域机制研究的空白。另外,CDK5、WASL等基因的拷贝数扩增被发现为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生长的驱动因素,有望成为靶向治疗的潜在“靶标”。

研究团队发现:在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临床诊疗中,传统肿瘤分期及病理分级难以满足个体化治疗的需求。为解决这一临床困境,研究团队基于海量蛋白质组数据,利用前期研发的ReProMSig 平台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筛选出GNAO1、INA、VCAN三个蛋白质,构建了预后标志物特征谱和预后模型,为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预后判断提供了重要工具。

据介绍,该模型在包含345例患者的四组独立队列中均展现出优良的预测效能和区分效果:高危患者五年生存率仅为51.4%,而低危组则高达97.8%。更具临床意义的是,研究团队还证实分泌蛋白VCAN在患者血浆中的浓度与肿瘤进展显著相关,这一发现有望推动诊疗模式从“有创组织活检”向“无创血液检测”跨越。

研究团队进一步通过蛋白质组学特征聚类分析,将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患者划分为四种分子亚型,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按图索骥”的精准路线。其中C1亚型的肿瘤以免疫抑制微环境和EMT通路激活为特征,患者预后最差,急需探索免疫联合疗法;C2 亚型表现出异常活跃的氧化磷酸化活性; C3亚型由MYC 异常激活和失控的细胞周期信号主导;C4 亚型则在VHL突变驱动下形成独特的缺氧生态。

后续的药物研究证实了“四分型”的准确性。基于各亚型特异激活的蛋白激酶和表达/活性上调蛋白,团队利用患者来源类器官(PDO)开展了药物筛选并利用患者来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PDX)进行验证,证实CDK5抑制剂可抑制四种分子亚型的肿瘤生长;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心血管疾病经典药物盐酸胺碘酮)与 CDK5 抑制剂两药联用在C2 亚型中表现出更好的抑瘤效果;目前临床运用的mTOR 抑制剂可较好抑制C4 亚型肿瘤。这些证据显示,基于“四分型”的“分型而治”策略,为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研究是国际上首次大规模对胰腺神经内分泌瘤临床队列开展的多组学综合分析,研究成果为无功能性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发病机制解析、预后预测、分子分型及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有望推动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虞先濬教授带领团队不断探索和技术创新,从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手术方式选择、淋巴结清扫范围以及复发转移预测三方面入手,形成了完善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瘤个体化治疗新策略,实现了术前精准预测淋巴结转移风险,术中肿瘤微创精准切除,规范淋巴结清扫范围,最大程度保留胰腺功能,术后甄别高危复发转移人群,进行个体化随访治疗。系列研究成果获得了首届“上海市级医院临床创新奖”等多项荣誉。

原标题:《绘制全球首张“全息图谱”,我国专家破解“沉默肿瘤”诊疗困局》

来源:作者:通讯员 吉顺荣 王广兆 解放日报 顾泳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神奇动物在山东①丨中华秋沙鸭 - 天天要闻

神奇动物在山东①丨中华秋沙鸭

编者按: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到了候鸟北迁的时节。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越冬水鸟达到监测最高数量,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
比尔・盖茨:我们生来不是为了工作,AI 将取代人类做大部分事情 - 天天要闻

比尔・盖茨:我们生来不是为了工作,AI 将取代人类做大部分事情

IT之家 4 月 5 日消息,随着生成式 AI 的迅速崛起,世界正在迅速演变到一个新的领域,并重新定义我们如何看待工作。在过去几个月里,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分享了关于 AI 如何影响工作的有趣见解。在今年 3 月的一次《印度快报》采访中,比尔・盖茨分享了更多关于 AI 对工作影响的见解:我们生来不是为了做工作。工作是...
孙梦如 | 中国特色数字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思考——《数字新闻:理念、价值与秩序重构》新书发布会综述 - 天天要闻

孙梦如 | 中国特色数字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思考——《数字新闻:理念、价值与秩序重构》新书发布会综述

作者孙梦如2024年11 月10日下午,浙江大学“数字新闻业与新闻学”论坛暨《数字新闻:理念、价值与秩序重构》新书发布会在浙江杭州举办。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的3
百度“AI守护官”获2025爱迪生奖,86%识别准确率捍卫全球生物多样性 - 天天要闻

百度“AI守护官”获2025爱迪生奖,86%识别准确率捍卫全球生物多样性

4月3日——被誉为“科技界奥斯卡”的爱迪生奖揭晓,百度与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联合开发的“濒危物种AI守护官2.0”从全球数千项顶尖创新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2025爱迪生最佳新产品奖银奖。据了解,爱迪生奖创立于1987年,以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命名,致力于表彰重塑行业格局、推动人类进步的突破性创新,被誉为“科...
美股暴跌,我们研究了如何用加农炮把特朗普发射到太阳上 - 天天要闻

美股暴跌,我们研究了如何用加农炮把特朗普发射到太阳上

当地时间4月3日,由于特朗普宣布美国将对所有贸易伙伴全面征收关税的计划,美国股市收盘暴跌,三大股指均刷新近5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纪录。股灾降临,不少网友都翻出了据说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15年竞选期间发过的一条推特:“如果有一天道琼斯指数单日狂跌超过1000点,那当时的总统就应该被装进加农炮里,以极快的速度被射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