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亿年前的树种,在浙江温州“救活”了,它曾是恐龙的口粮

2025年03月29日11:53:23 科学 1859
3.6亿年前的树种,在浙江温州“救活”了,它曾是恐龙的口粮 - 天天要闻

笔筒树。 受访者供图

中生代侏罗纪时期的一个午后,一只恐龙正慢悠悠地咀嚼着身旁树上鲜嫩的蕨叶,汁液顺着它的齿缝直淌下来……

跨越数亿年时光,一种至今仍在浙江温州生长的树蕨类植物,成为我们与那个久远时代之间的一种奇妙的链接。

它,便是笔筒树。

笔筒树为桫椤科白桫椤属,与恐龙一样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标志。

作为侏罗纪恐龙的主要口粮,笔筒树有“活化石”之称,已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和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

今年春天,在温州苍南县大渔镇笔筒树原生境保护点内,一株株新生的笔筒树幼苗茎杆挺拔、叶片舒展。

3.6亿年前的树种,在浙江温州“救活”了,它曾是恐龙的口粮 - 天天要闻

野外的笔筒树。 受访者供图

在浙江省林业局珍稀濒危动植物抢救保护专项的支持下,经过8年多的致濒原因解析、原生境保护、人工繁育及野外回归,目前苍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已成功繁育笔筒树2000余株,并在瓯海景山、龙湾大罗山、三垟湿地,以及苍南马站、大渔等地野外回归种植300多株,有效缓解笔筒树资源濒危状态。

初见笔筒树,专家激动了

五六米高的个头,树干上分布着一个个椭圆形的叶痕,像扇子一样的叶片……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副所长郑坚研究员至今仍记得多年前在野外初见笔筒树的那一幕。

“非常漂亮!”

10年前,这种树首次在温州被发现。当时,苍南大渔镇的一位村民无意间在山上瞧见了两株,因其突出的“颜值”,一眼就被看出“不同反响”。

消息传开后,镇上林技员及当地林业局、省内植物分类专家很快到了现场,确定这正是3.6亿年前就已存在的笔筒树。

紧接着,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的专家也来了。

郑坚介绍,笔筒树喜生长在山沟的潮湿坡地和溪边的阳光充足的地方,常数十株或成百株构成优势群落,亦有散生在林缘灌丛之中。“温州是我国笔筒树自然分布的最北缘。”

3.6亿年前的树种,在浙江温州“救活”了,它曾是恐龙的口粮 - 天天要闻

笔筒树苗。 受访者供图

在笔筒树的叶片背面,有许多孢子囊群,看起来像一个个黄色小点,里面长着许多孢子,它们正是靠这些孢子繁衍后代。

多年来,由于繁殖障碍、生境破坏、人为干扰等因素,笔筒树的数量逐渐减少。

目前,最早发现的母株已自然死亡,而在它旁边,又长出了一株新的小笔筒树。它也因此成为迄今发现的中国最北端的笔筒树。

攻克繁育技术,未来在浙江将更多次遇见它

面对野外母株自然繁殖受限的挑战,在浙江省珍稀濒危动植物抢救保护专项的支持下,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苍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除了做好苍南县的这株“独苗”的原生境保护,郑坚团队还采集到了母株叶片上的孢子,这为后期笔筒树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和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条件。

“笔筒树的繁殖周期很长,发芽过程中历经的形态也比较复杂,这都给人工繁育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郑坚说,相比一般苗木在实验室环境下3到10天即可发芽,笔筒树在实验室全周期可控环境下,从孢子长成小苗则需要180天左右;同时,其发芽时要先后经历孢子、配子体、幼孢子体到幼苗的形态转变,其间对温湿度的要求也很高。

3.6亿年前的树种,在浙江温州“救活”了,它曾是恐龙的口粮 - 天天要闻

所里培育的笔筒树的幼苗。 受访者供图

经历两年左右的研究,郑坚团队终于攻克笔筒树繁育技术,在实验室成功繁育出第一批笔筒树幼苗。“如今,这批笔筒树已长到2米多高,等到完全成熟,它们最高可达七八米。”郑坚语气里不无自豪。

珍稀濒危树种的研究是一项长期工程。

郑坚告诉记者,目前团队还在持续开展笔筒树濒危机制解析,以及该树种繁育技术、原生境保护、野外回归种群增加等的攻关工作。这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珍稀濒危物种生态价值挖掘等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将为其他濒危物种保护研究提供宝贵参考。

据悉,未来苍南计划新增繁育幼苗5000株,并筹建浙南首个笔筒树专属保护区,探索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创新模式。

随着相关保护研究工作的不断推进,我们有望在浙江见到更多这种美丽而古老的树蕨类植物。

树下穿过,听着树叶摩挲声,来自数亿年前的种种传奇似也变得清晰可闻起来。

来源:潮新闻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美股暴跌,我们研究了如何用加农炮把特朗普发射到太阳上 - 天天要闻

美股暴跌,我们研究了如何用加农炮把特朗普发射到太阳上

当地时间4月3日,由于特朗普宣布美国将对所有贸易伙伴全面征收关税的计划,美国股市收盘暴跌,三大股指均刷新近5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纪录。股灾降临,不少网友都翻出了据说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15年竞选期间发过的一条推特:“如果有一天道琼斯指数单日狂跌超过1000点,那当时的总统就应该被装进加农炮里,以极快的速度被射向...
肯尼亚古老森林中发现新的极度濒危鳉鱼物种 - 天天要闻

肯尼亚古老森林中发现新的极度濒危鳉鱼物种

《Zootaxa》杂志正式描述了一种新发现的鳉鱼,Nothobranchius sylvaticus 。这种鱼属于极度濒危物种,在 2017 年和 2018 年的实地考察中,研究人员在肯尼亚东南部的一片古老森林中采集了这种鱼的样本。
比邻星的剧烈耀斑可能危及附近行星上的生命 - 天天要闻

比邻星的剧烈耀斑可能危及附近行星上的生命

利用ALMA,天文学家发现比邻星经常产生高能毫米波长耀斑,这可能会显著改变或剥离其宜居带行星的大气层。比邻星距离我们仅四光年多一点,是我们最近的恒星邻居,也是一颗高度活跃的 M 矮星。艺术家对比邻星恒星耀斑的概念图。图片来源:NSF/AUI
数学家破解笛卡尔四圆定理 来自380年前的几何难题 - 天天要闻

数学家破解笛卡尔四圆定理 来自380年前的几何难题

莫纳什大学的数学家终于解决了一个可以追溯到 17 世纪的古老几何难题,为哲学家和数学家勒内·笛卡尔最初提出的一个等式提供了新的见解。研究人员利用受物理学启发的先进数学工具,通过找到任意数量切线圆的一般方程,扩展了笛卡尔四圆定理。左图为 3
绘制全球首张“全息图谱”,我国专家破解“沉默肿瘤”诊疗困局 - 天天要闻

绘制全球首张“全息图谱”,我国专家破解“沉默肿瘤”诊疗困局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今天传来消息,该院院长虞先濬教授团队联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长海医院、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历时五年研究,成功绘制全球首张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多组学全景图谱,并根据图谱突破性
黄河北岸的“科创三重奏”:滨州谱写培育新质生产力新篇章 - 天天要闻

黄河北岸的“科创三重奏”:滨州谱写培育新质生产力新篇章

黄河之畔,动能澎湃。山东省滨州市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锚定新质生产力培育,在生命健康、低空经济、产研融合等领域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近日,新黄河记者走进滨州市,深度探访愉悦生命科技馆、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及低空飞行服务中心,解码这座黄河流域城市如
三峡大学最新成果,亮相南极 - 天天要闻

三峡大学最新成果,亮相南极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4月3日,由三峡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联合研制的3.2米口径射电/毫米波望远镜“三峡南极眼”在湖北宜昌正式发布。该望远镜已成功部署于南极中山站,实现我国在南极中山站的首次射电天文观测!近年来,三峡大学主动对接国家极地战略重大需求,自2023年伊始与上海师范大学开展南极天文合作研究,历经两年的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