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秘:为什么经常饿,人会更年轻?

2025年02月07日10:03:05 科学 1879

我们都知道,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会衰老,细胞功能逐渐下降,健康水平也会随之降低。而曾发表在《Nature》上的一项研究《Ageing-associated changes in transcriptional elongation influence longevity》却显示,饥饿感会产生对基因表达的深层影响,从而减缓衰老进程。

研究揭秘:为什么经常饿,人会更年轻? - 天天要闻

在细胞中,基因表达是通过转录过程实现的,RNA聚合酶II负责将DNA上的信息转录成RNA。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研究发现转录延伸的速度显著增加。

这一变化导致了基因表达错误的积累,包括剪接错误和环状RNA的增加。

这些错误的积累可能是衰老过程中的一部分,最终影响细胞的功能。

有趣的是,研究还发现一些延长寿命的干预措施,如节食和降低胰岛素-IGF信号,可以减缓这种转录延伸速度的增加,恢复年轻时的基因表达模式。

这意味着,饥饿感不仅仅是一种生理状态,它可能在调控基因表达和延缓衰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研究揭秘:为什么经常饿,人会更年轻? - 天天要闻

通过多物种的分析,研究者们发现,RNA聚合酶II的转录速度在多种生物中随着年龄增长而加快。

这一发现表明,无论是果蝇线虫还是人类,转录延伸的变化都是衰老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更为令人兴奋的是,通过减缓转录延伸速度,研究人员不仅成功延长了实验生物(如果蝇和线虫)的寿命,还发现这一过程对人类健康也有深远的影响。

也即,节食与禁食似乎能够通过调控这一分子过程,开启延缓衰老的“开关”。

这一发现为传统的养生理念提供了科学依据,尤其是道教的“辟谷”和佛教的饮食戒律。

研究揭秘:为什么经常饿,人会更年轻? - 天天要闻

这些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科学相结合,揭示了保持适度饥饿感可能不仅能带来身体的健康,还有助于延缓衰老的可能。

总之,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如何通过调控基因表达来影响衰老和寿命的新视角。

随着我们对衰老机制的深入理解,这些发现可能会推动新型抗衰老疗法的发展。

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

怎么饿,其实也有讲究。

俗话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晚餐建议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吃到七分饱即可。长期保持七分饱的进食习惯,既能使营养达到均衡状态,还有助保持体重和预防疾病。

所谓“七分饱”应该是这样一种感觉:胃里还没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有所下降,主动进食的速度明显变慢。这种肚子不胀、不打嗝的意犹未尽状态其实是最健康的。

但长期遵循七分饱的习惯对很多人来说并不容易,很多时候总是吃完了才感觉太饱了,或者是馋嘴就想吃多一点。

研究揭秘:为什么经常饿,人会更年轻? - 天天要闻

下面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你:

少吃点主食

米饭、馒头、面条,主食吃多了常见的情况就是吃撑,最好合理搭配,不要一次性吃太多主食,感觉到轻微有饱胀感的时候,添加点其他食物即可。

了解自己的饭量

贪多嚼不烂,很多人连自己每次能吃多少东西都不清楚,这样就容易多吃。先了解食量后再去控制饮食,不会吃太饱,也不会挨饿。

研究揭秘:为什么经常饿,人会更年轻? - 天天要闻

放慢吃饭速度

很多人在吃饭过程中狼吞虎咽,快速且大量摄入食物,还没来得及发出吃饱的信号,可能已经获取过多食物了。

吃饭时专心致志

现在很多人吃饭喜欢玩手机、看电视,无形中分散注意力,可能就忘记自己具体吃了多少东西,容易吃撑,获取过多的热量。

不要勉强光盘

虽然节约粮食是美德,但经常吃太饱让身体受到损伤,可就得不偿失。如果已经感觉到胃部有饱胀感,就不要勉强自己继续光盘行动了。

研究揭秘:为什么经常饿,人会更年轻? - 天天要闻

睡前不吃东西

睡前2小时前结束晚餐为最佳。如果晚餐七分饱后很饿,可以喝点水或吃少许低热量水果(比如樱桃、草莓、菠萝等),也可以试试通过看书、干一项自己喜欢的工作或做手工等方式转移注意力。

总而言之,吃饭虽然是一件美事,但吃不对的话,美过头了那也是不行的。七分饱饮食也不是让你盲目节食!尤其是老人、少年儿童,平时饮食该有的营养一定要满足。

资料来源:光明网、国际科学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 整理)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锂电池隔膜薄型化对涂布技术的挑战 - 天天要闻

锂电池隔膜薄型化对涂布技术的挑战

当前,锂电隔膜行业正面临着技术同质化加剧、产能结构性过剩、价格恶性竞争及产业颠覆性变革的严峻复杂形势。涂覆材料的多元化和涂布工艺的优化创新正在加速推进隔膜产品的迭代升级。为满足更多应用场景和高能量密度要求的需要,隔膜薄型化渐成趋势。
“每一次升空都是战斗启航!” - 天天要闻

“每一次升空都是战斗启航!”

作者 | 傅金泉、常永健、傅琳、罗陈建 等近日,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部开展高强度、跨昼夜实战化训练,锤炼部队全时域作战能力。晨光熹微,停机坪上一架架战机整齐列阵、蓄势待发。“准备完毕,请示起飞!”随着塔台指挥员发出指令,数架战机接续起飞,奔赴目标空域。桨叶飞旋,战机轰鸣,道道航迹划破天幕。任务舱内,战勤...
全国仅剩1只!悬赏10万寻找 - 天天要闻

全国仅剩1只!悬赏10万寻找

近日“比大熊猫更濒危的动物全国仅剩1只”话题在微博上引发广泛关注斑鳖这一物种进入大家的视野有网友戏称其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动物”此后网络上一则“寻找最后的斑鳖,发现活体奖励10万元”帖子出现在多个社交平台并引发关注⬇️ ⬇️ ⬇️帖子中提到,
AbMole解读Olaparib:靶向DNA修复机制,开启肿瘤研究新纪元 - 天天要闻

AbMole解读Olaparib:靶向DNA修复机制,开启肿瘤研究新纪元

在当今的生物医学研究领域,Olaparib(AZD2281,AbMole,M1664)作为一种重要的PARP(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受到了广泛关注。Olaparib可干扰 DNA 单链断裂的修复,从而在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的细胞中诱导合成致死效应,这种独特的机制使其在多种肿瘤的研究中展现出巨大潜力。AbMole为全球科研客户提供高纯度...
北京新型研发机构再“+1” - 天天要闻

北京新型研发机构再“+1”

北京前瞻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研究院近日成立。该研究院是一家新型研发机构,将联合相关创新主体,共同开展人工智能安全研究与治理实践,积极构筑全球化交流平台,建立健全覆盖技术研发、风险评估、伦理审查、应急处置的全链条安全治理体系。“人工智能的发展给全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变革。我们在经历、体验与感受的同时...
我国量子计算产业迎新进展!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发布 - 天天要闻

我国量子计算产业迎新进展!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发布

我国量子计算产业迎来新进展。近日,中国科研团队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源天机”研制团队负责人孔伟成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系统可以有效缩短百比特规模量子计算机的研制时间和...
四川大学马朗、程冲、罗红团队《AFM》可注射刺状人工过氧化物酶复合水凝胶,用于生物适应性和协同对抗子宫内膜感染 - 天天要闻

四川大学马朗、程冲、罗红团队《AFM》可注射刺状人工过氧化物酶复合水凝胶,用于生物适应性和协同对抗子宫内膜感染

子宫内膜感染可导致急性子宫内膜炎和子宫持续炎症,严重时会导致不孕。子宫内膜感染的临床管理主要依赖于及时的抗生素应用。然而,抗生素的过度和不恰当使用已经引发了耐药菌的大量增殖,加剧了药物耐药性的危机。急需开发一种利用感染微环境有效对抗子宫内膜感染和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局部抗菌治疗策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粉色预警!余杭全面清理,看到立即上报! - 天天要闻

粉色预警!余杭全面清理,看到立即上报!

最近,在河道边散步时,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串串粉红色的“葡萄”?这些可不是新奇植物,而是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的卵块!小余儿提醒:发现粉红色卵块请立即上报!随着近期气温攀升福寿螺即将进入全年最疯狂的繁殖期如果您遇到上面这些“粉色葡萄串”千万要注意了
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虫子08:蜜蜂 - 天天要闻

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虫子08:蜜蜂

在之前的系列文章当中我曾经提到过,我们这代人小的时候,经常见到的虫子基本上都会成为我们的“玩具”,而蜜蜂,则是当时小男孩证明自己“勇敢”的虫子之一。我小时候是长在市区的,很难接触到蝎子、蜈蚣这种真正“凶猛”的虫子,蜜蜂,已经算是顶级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