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正式确认:是她!

2025年01月24日10:00:31 科学 2340

“没想到第二次来湖州

是为自己找到了家!”

1月18日上午

67岁的果女士在浙江湖州织里镇

见到了多年来翘首以盼的亲兄妹

这场跨越千里的重逢

迟来67年的拥抱

无不诉说着果女士寻亲的艰辛

千言万语都在瞬间化作泪水掉落


DNA正式确认:是她! - 天天要闻

视频截图


2024年12月27日

同样是在湖州织里镇

离开家乡66载的吴女士

在德清警方的帮助下

与自己的亲人团聚

当时陪伴在旁的果女士

心里除了为朋友感到开心之外

更多的还有羡慕


原来,果女士小时候

和吴女士一起在上海福利院长大

后同年9月

两人被一同送往河北唐山

分别被两户好心人家领养

不久后,果女士的养父母离世

她慢慢有了寻根的想法

“他们希望我可以找回自己的亲生父母,

怕我孤单,也怕他们一直牵挂我。”


1998年

两人和原上海福利院校医瞿磊庆

组成了寻亲团

开始尝试各种方法寻亲

“我们回过上海,登过报也上过电视,

但一直杳无音信。”

到了2012年左右

他们在唐山市公安局留了血样

2023年也再次求助过相关寻亲工作室

但都石沉大海


直至上个月

果女士陪着吴女士来湖州成功认亲后

在现场剪下了一小块指甲

由当日带领认亲的德清县公安局

刑事科学技术室副主任沈海斌带回

继续为果女士进行dna比对

也正是这一小块指甲

为果女士的寻亲路画上了句号


“带回指甲后,

我们马上就进行了dna采集工作。”

德清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民警张蔚

将其dna投入全国数据库进行比对后

发现果女士疑似与湖州织里

一名姓周的小伙子有亲缘关系

便立即对这条线索进行分析梳理

通过采集小周和其父亲的血样进行比对

却发现dna并未比中


于是

警方制定新方案

将目标转向了小周的母亲

开始寻找小周母亲的表/堂兄弟

“小周母亲的上一辈都年事已高,

也有长辈相继离世,

平日里已经很少有来往了。”

他们经过非常细致的走访和排查

才勉强找到了一条线索


小周的表舅潘某

之前在上海丢失过一个妹妹

“姐姐小时候走失不见,

一直成为了我母亲的心病。”

潘某的三妹妹回忆到


在获得了这条有用线索后

沈海斌立即将几人的dna样本带回

并连夜进行dna检验

两天后

终于在1月8日晚上10点传来了消息

dna比对成功!

证实果女士与潘某等符合全同胞关系

当时距离果女士的求助仅过去12天

沈海斌也难掩激动

在朋友圈发出了喜讯

“总算是不负阿姨嘱托,

也能赶上春节过个团圆年!”


DNA正式确认:是她! - 天天要闻沈海斌的朋友圈内容


终于不负有心人

这场跨越了67年的团圆

在众人的不懈努力下

最终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来源:湖州公安

编辑:刘嘉泳

校审:王容、施冰冰
转载请注明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获悉,中国人民大学与西湖大学携手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并面向全球发布“未来人类十大议题”,聚焦人类文明演进的重大挑战与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 天天要闻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6月30日,华熙生物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推动行业进入以检测结果为宣传依据的时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张免受科学检验的必定属于伪科学。文章直指,在重组胶原蛋白的测量问题中,声称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就无法准确测量,就是一种典型的“免受检验策略”,试图让自己的主张免受科学检验和公共监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 天天要闻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2型糖尿病是我国主要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肝糖输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鉴定与糖代谢稳态调节密切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建立疾病预警体系和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周健团队、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6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等主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上,围绕AI时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脑机接口与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认为脑机接口将引领医疗新变革,是解决未来重大医疗需求的关键路径,脑机接口的突破性进展将出现在医疗康复领域。郑海荣以科幻电影《阿凡达》中通过意...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 天天要闻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如今,无人机的身影随处可见,不管是用于拍摄壮丽风景,还是助力农业喷洒农药,它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可谁能想到,这小小的无人机,一旦不受控制地乱飞,就会成为机场安全的巨大威胁。 ....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 天天要闻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职引未来】 当前,不少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到这些地方就业,青年学子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又将收获怎样的人生体验?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新颖在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斗,青年学子收获的不仅是...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 天天要闻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我叫于野,今年24岁,陕西宝鸡人。 父母望子成龙,希望我考上大学,可我却贪玩无心读书,16岁就下工地干起了塔吊司机,如今已是一个8年塔吊经验的老司机了。 开塔吊被称为高危中的高危....
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理想充电桩突破15000根 - 天天要闻

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理想充电桩突破15000根

【太平洋汽车 行业频道】近日,理想汽车宣布,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理想超充桩数量突破15000根,且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在此前,李想本人也曾发社交媒体表示,之所以近两年加速建设充电站,主要是先为理想的纯电用户们持续打造没有里程焦虑的用车环境。未来,理想还将持续在高速和城市中建设更多更好的理想超充站。 值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