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鑫科普站导读
近几日,“赤霄”的问世让整个科研界沸腾了!这个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不仅在技术参数上让人瞠目结舌,更为可控核聚变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你想知道这个装置到底有多牛?继续往下看,了解它如何改变我们的能源未来!
“赤霄”出世
1月14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传来喜讯,自主研发的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已经成功研制出来,并且正式投入使用。
“赤霄”全长15.5米,重量约22.5吨,是目前世界上第二个能够进行高能量物理实验的科研设备,仅次于荷兰的一个科研所。
“赤霄”之所以能够成为举世瞩目的新设备,是因为它的参数实在是太过惊人。装置内部可以产生超过每平方米每秒10的24次方的粒子流密度,单次放电时间可以超过1000秒,最高中心磁场强度甚至高于3特斯拉。
对于一个科研设备来说,这样的参数几乎是天文数字,意味着“赤霄”将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极其优越的实验平台。
以往,科研人员只能在理论上推演核聚变反应堆壁材料的性能,现在“赤霄”给了他们一个实打实的机会,能够在高能粒子流冲击环境中测试这些材料。
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漫长,但是对科研人员来说,“赤霄”的出现已经极大地缩短了他们的等待时间。
有了“赤霄”,以往需要通过数年时间反复试验才能筛选出来的材料,现在说不定一两个月就能有结果,这种效率上的提升对于整个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研究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可控核聚变的前景
我们知道,核聚变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科研人员心目中的“圣杯”,尤其是在能源领域。它的原料几乎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氢元素,而成品则几乎只有氦元素,并且还伴随一些能量释放。
对于人类来说,氦元素几乎是无害的,而且能够用作气球的填充物,而核聚变释放出来的能量要远超核裂变,可以说如果这项技术能够成熟并投入民用,那将彻底改变人类的能源格局。
而且从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核聚变技术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全球范围内,专注于核聚变商业化的企业已经达到了71家,融资规模也达到了71亿美元,其中就包括一些知名的大企业。
虽然有些企业可能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但是也有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大规模投入人力物力,希望能够在这项技术上取得突破。
根据行业内的预测,核聚变电力有望在2030年至2035年之间实现商业化,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它真正送入电网中了。
投资者热情高涨
与核聚变技术一起迎来春天的,还有A股市场中的可控核聚变板块。1月14日受“赤霄”消息影响,相关股票纷纷涨停或者涨幅超过5%,投资者的热情可见一斑。虽然可控核聚变技术距离真正实现还有一段时间,但是显然大家对这项技术充满了期待。
以“赤霄”为核心,安泰科技等一批致力于核聚变材料研发的企业正在加速前进。安泰科技近期刚刚完成了3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新一代聚变反应堆的研发以及新型抗辐射材料的攻关。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以“赤霄”为起点,中国的可控核聚变研究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这项曾经被寄予厚望却始终无法实现的技术,有望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得以突破。
红鑫科普站总结
说实话,看到“赤霄”的成功,我真心觉得我们离可控核聚变不再遥远了。这不仅是科技的进步,更是人类能源革命的希望。
你觉得“赤霄”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或者点个赞支持一下这项伟大的事业!#我在罐头搞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