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舱门换新,以后外国航天员上去,得先学这五个汉字!

2024年12月09日18:33:03 科学 1462

神舟第十九号的三位航天员成功入驻中国空间站,该项目为我国在太空中进行了首次舱内替换。

为保障中国空间站的长期稳定性,神舟十九号三位航天员完成了前向和后向舱门“空间碎片防护装置”的安装。

有物理防护,就会有物理防护的机制。

那么这项保护装置是什么样的?

由于空间站舱门并不适合进行长时间的展示,为不影响航天员的后续操作,隔着舱门玻璃窗只能集中对着前向舱门拍照。

在前向舱门的下面,有一排小字,正是它们的特殊之处,写着什么?

原来它们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空间站”,这是因为前向舱门是航天员与中国空间站接触的第一道门,所以才叫做“前向舱门”,并且这扇门还带有一层“防护装置”。

航天员第一次接触的地方。

航天员在进入太空前,都会将一套衣服放进外部,通过前向舱门进去的时候就换上,穿上宇航服后,这些航天人才算正式和我们的空间站见了面,也可以说,这是外国航天员第一次接触中国空间站。

然而直到他们出站前,再将宇航服脱下放回外部,才算这次飞行任务正式结束,而最后一件事情就是再次关闭舱门,在其中一排小字的旁边,会有“中国空间站”这样的字样,印证着这是最后一次与中国空间站相遇。

然而在前向舱门内部和外部,有一个特殊的地方是“空间碎片防护装置”,这层膜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防止微小的空间碎片侵害到航天员。

由于每扇舱门并不是单独制作,而是空间站用一套设计图直接批量生产,因此舱门会预留一些缝隙来适应型号的不匹配,而这些缝隙恰好会允许微小空间碎片进入,因此会有这样一层膜。

在中国空间站,每个组件都有自己的专用舱段,并配有两扇舱门,一个用于内部,一个用于外部,分别处于前后的位置。

为了避免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舱门冻住了打不开等,中国大部分空间站都将拆卸舱段的舱门,用作备用,但是我们不会这样做,因为唇亡齿寒,当内部舱门坏了时,外部舱门仍然可以很好的进行工作。

因此我们保留了所有组件的前后舱门,甚至其中一些也保留了对接口。

中间大部分时间都不会用到,所以我们将每扇舱门都贴了空间碎片防护装置。

不过,前向舱门和后向舱门的表面是不同的,因为前向舱门被称为“第一道门”,所以它们上面的字是我们的汉字,但是后向舱门只有英文。

中国空间站舱门换新,以后外国航天员上去,得先学这五个汉字! - 天天要闻

第一道门也有其重要性,新的飞机一定会先让大家去甲板参观才会上机吧?

然后飞机上面会有安全检查,有没有丢三落四,这些设备怎么用,还有空少来给你讲解吧?

同理,我们今天介绍这些汉字,就是因为他们要先学这五个汉字才能进入中国空间站。

中国空间站舱门换新,以后外国航天员上去,得先学这五个汉字! - 天天要闻

中国空间站的构建。

为了对中国空间站的设计能力有一个全面了解,我们需要从结构来进行分析。

中国空间站总共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核心区域,其次是实验区域,同时还有供航天员居住和工作用的一整套系统所构成了整个中国空间站。

在核心区域中,天和号再加上两块实验模块就构成了这个区域的主体,各个功能模块逻辑清晰、结构严谨,有主有次,形成合理的系统性,以便有效地完成各个功能任务。

在实验区域中,我国将有六块能够进行各种实验活动的实验平台,这些实验平台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实验系统,使命感迎接各种挑战,将为我国未来科技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在住宿和工作系统中,两次大规模运送过程中组装起来14个模块组成了一个完整结构,同时有着无与伦比的组织能力,为整个中国空间站提供着最基本的驱动和协调能力,以确保整个任务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而且表面上看着一切都没有问题,但只有当这些系统中的所有功能模块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时,才能称得上“系统整体”。

中国空间站舱门换新,以后外国航天员上去,得先学这五个汉字! - 天天要闻

因此,中国空间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构建结构,更是一个完美融合各个功能和属性模块,实现了全球首个系统集成功能,将各个模块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一个最高效、最强大、最具备科技感和未来感的人工智能系统,以迎接挑战并完成自己的使命!

同时,中国空间站还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本土化特征,它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太空科研基地,更是我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象征。

中国空间站舱门换新,以后外国航天员上去,得先学这五个汉字! - 天天要闻

在中国工商联合会和国家科技部、国家海洋局等多个政府部门和机构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空间站已经实现了100%的产品、100%的部件、100%的原材料和100%核心元器件全部是国产化,将世界优秀技术通过我国工匠精神创造出来,为我国发展史增添了许多光彩。

中文成为必修课。

不久后,我们即将迎来第三批外国飞越航天员登上我们的空间站,这一消息备受瞩目,并且还有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大会上的发言人开玩笑说:“未来,外国航天员入驻中国空间站,将不得不学习中文!”

这绝不是虚张声势,因为外国航天员进入我们的空间站之前,他们需要先了解中国空间站的大量细节。

这些细节中,有许多内容都是使用中文写成的,这让外国航天员面临着一个困难的挑战:学习中文!

由于中国拥有悠久而深厚的文明,各种文字不仅仅是用来交流,更蕴含着中华文化,因此,外国朋友们为了能够更好地融入中国空间站,他们必须学习中文,其中就包括这五个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空间站”。

在中文中,“中华”指的是中原地区,也就是现在我们经常提到的黄河流域,而“国”是国家、民族和国家等意思,“空”则意为天空或者宇宙中的含义,“间”则是指间隔、时间或地点,“站”则有多个含义,包括位置、职务、机关等。

综相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空间站”的整体意义就是指一个位于宇宙中的中国国家或国家间隔着,或者更可以理解为一个属于中国国家或国家间隔着的位置或职务。

中国空间站舱门换新,以后外国航天员上去,得先学这五个汉字!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