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理教学专委会年会在汉举行,武向平院士倡导老师激发学生质疑精神

2024年11月01日22:32:05 科学 1611

极目新闻记者 王媛

通讯员 宋骥

11月1日,2024年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委会年会暨中学物理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开幕式在武汉市第一中学举行。全国高中、初中物理名师齐聚江城,聆听武向平院士的分享,并在4天时间里开展教学比拼。

中国物理教学专委会年会在汉举行,武向平院士倡导老师激发学生质疑精神 - 天天要闻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委会、湖北省教科院、武汉市教科院、武汉市第一中学、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相关负责人参加开幕式。

院士倡导老师激发学生质疑精神

在《宇宙的远方—机遇与挑战》的分享中,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武向平院士不仅探讨了宇宙的起源与未来,还分享了他对教育理念的深刻见解。他鼓励老师们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些深刻的问题。

中国物理教学专委会年会在汉举行,武向平院士倡导老师激发学生质疑精神 - 天天要闻

通过对比地球、太阳系、银河系乃至整个宇宙的大小和年龄,武院士生动地展示了人类的渺小。然而,他强调,正是这种对宇宙的观察让人类意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和智慧。尽管在宇宙中显得微不足道,但人类能够创造文明、探索宇宙、理解物理定律,这是其他生物所无法做到的。

中国物理教学专委会年会在汉举行,武向平院士倡导老师激发学生质疑精神 - 天天要闻

武向平院士提到,面对宇宙的宏大主题,人们应该保持谦逊和敬畏之心,不断追求知识的真谛。他鼓励大家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因为这正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所在。他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生动的案例,将复杂的物理学知识变得易于理解,为公众带来了一场关于宇宙膨胀和大爆炸的物理学盛宴。

在分享中,武院士还提到了未来研究方向,如寻找中子星绕黑洞旋转的证据、探索戴森球理论以及外星文明等。他强调了计算机模拟在宇宙演化研究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地球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武院士认为,宇宙天体可能成为未来人类获取金属资源的新途径,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对于解决地球能源问题也至关重要。

32位中学物理名师在汉赛课

据介绍,32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物理名师将在4天时间内,在武汉市第一中学和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进行教学比拼。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彭前程介绍,近年来,高中物理启动了以核心素养为理念的新课程、新教材和新教学改革实验,今年初中也步入了新课标和教材教学的改革阶段。

他强调,要实现一流的教育,培养一流的人才和科技,教学层面的创新和改革同样至关重要。深度学习的实现,让学生喜欢物理教育,是每位物理教师应当追求的目标。新课程改革强调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

如何更好地开展科学探究?彭前程理事长提出了具体建议。他指出,教师应创设适当的情景,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并在其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学习任务。例如,通过列举学生常见的游泳、泡温泉等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武汉一中物理教研组长雷雨老师表示,武院士的分享让他深刻意识到,科学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传授现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质疑精神。他提到,高中学生在学习经典力学时,初次接触到狭义相对论的概念,而到了大学学习量子力学时,又会发现之前所学的经典理论有其局限性。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质疑、不断探索的过程。

雷雨老师强调,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告诉学生,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今天所学的知识可能只是科学真理的一部分,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因此,学生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质疑,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的科学研究中走得更远,为人类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罕见!今年三伏天近10年来最短 - 天天要闻

罕见!今年三伏天近10年来最短

7月7日,小暑,迎风穿夏,寻觅清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夏天开始变得潮湿闷热,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也快到来。在过去10年,从2015年至2024年,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而今年的“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仅30天,是近10年来最短的一次。酷热还没真正开始,暑意已经蔓延。此时,寻一处清凉,成了夏...
国科大毕业生探访怀柔“一城两都” - 天天要闻

国科大毕业生探访怀柔“一城两都”

7月5日一早,雨过天晴。怀柔科学城新质生产力创造中心门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毕业生们正带着家人走下大巴车,准备进展厅“探秘”——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毕业典礼走进“一城两都”活动的首站。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新华社记者刘祯7月的北京,骄阳似火。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的运动场座无虚席,热烈的氛围比骄阳更胜。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这里举行。万余名毕业生即将从这个被称作“离科学最近的地方”启程,奔赴各自的科学之路...
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 - 天天要闻

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

7月6日,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聚焦前沿科学、产业趋势与政策创新,邀请全球生命科学领域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推动我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地标。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致辞并宣布活动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谢远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 天天要闻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体世界里,免疫系统就像是守护健康的“齐天大圣”,时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准打击敌人,首先得搞清楚谁是自己人,谁是外来的“妖精”,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自我”与“非我”的识别。大家都知道,在《西游记》里,妖怪们变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图蒙混过关。人体里也一样,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