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开发具有高度非线性行为的可编程元流体

2024年04月09日22:15:32 科学 1154


哈佛大学开发具有高度非线性行为的可编程元流体 - 天天要闻

在一个材料科学边界不断被推动的时代,哈佛大学完成一个突破性的发现,由该校研究人员团队开发了只能被描述为技术奇迹的东西:一个可编程的元流体(metafluid),有望重新定义我们对流体力学及其在现代世界中的应用的理解。

哈佛大学开发具有高度非线性行为的可编程元流体 - 天天要闻

这项开创性研究最近发表在著名的《自然》杂志上,揭示了一种既多才多艺又具有革命性的元流体。这种元流体由高度可变形的弹性体球体悬浮组成,这些球体直径为50至500微米,悬浮在硅油中,具有可以随时调整的特性。球体在压力下弯曲,使流体能够在具有不同弹性、粘度和光学特性的状态之间转换,甚至可以在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之间来回切换。

哈佛大学开发具有高度非线性行为的可编程元流体 - 天天要闻

这一发现与传统的超材料(metamaterials,超材料长期以来以其操纵电磁波的能力和其他特性而闻名)的区别在于其流体性质。与特性由其固定结构决定的固体对应物不同,元流体可以进行适应和流动,将自己塑造成其环境的轮廓。这种适应性开辟了无数的应用,从驱动下一代机器人的液压执行器,到智能减震器,以及从透明轻松转变到不透明的光学设备等。

哈佛大学开发具有高度非线性行为的可编程元流体 - 天天要闻

这种元流体的诞生灵感来自超材料领域的最新进展,研究人员已经开始探索在流体介质中混合不连续的构建块的潜力。哈佛团队将这个概念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通过实验和数值方法证明,流体中球形胶囊的屈曲(buckling)可以使得流体具有高度非线性的行为。就其可压缩性、光学行为和粘度而言,这种行为是流体可编程性的关键。

哈佛大学开发具有高度非线性行为的可编程元流体 - 天天要闻

元流体能力最引人注目的展示之一是其在液压机器人夹具中的应用。这样的设备没有任何传感器或复杂的外部控制,可以调整其抓地力,巧妙地拾取玻璃瓶、鸡蛋和蓝莓,展示元流体的固有智能。流体响应不同压力并相应调整其特性的能力消除了机器人传统上所需的复杂编程或感官反馈机制的需求。

哈佛大学开发具有高度非线性行为的可编程元流体 - 天天要闻

此外,研究团队已经表明,元流体可以作为高度可调的逻辑门和光学元件的基础。例如,流体的光学特性可以实时切换。在一种状态下,流体散射光线,看起来不透明,类似于充气水( aerated water)。在另一种情况中,在不同的压力下,坍塌的胶囊(collapsed capsules)充当微透镜,使流体透明。这种类似变色龙的能力可能在智能窗口、隐私屏幕和高级显示技术中找到潜在应用。

哈佛大学开发具有高度非线性行为的可编程元流体 - 天天要闻

也许这项研究最有趣的方面之一是,当液体中的胶囊弯曲和坍缩时,观察到的粘度急剧增加。这种特性可以彻底改变流体器件的设计,为控制从微流体器件到大规模工业过程的系统中的流动动力学提供一种新工具。

这一非凡发现的幕后是哈佛大学David A. Weitz的实验室开发的高度可扩展的制造技术,其允许大量生产可变形的胶囊。这不仅凸显了元流体的实用性,也凸显了其商业化和现实世界应用的潜力。哈佛大学技术开发办公室已经开始了保护与这项研究相关的知识产权,标志着将这项技术推向市场的明确道路。

哈佛大学开发具有高度非线性行为的可编程元流体 - 天天要闻

展望未来,该研究团队并没有停留在他们的桂冠上。他们计划进一步探索元流体的声学热力学特性,这表明我们才刚刚开始揭开元流体面纱的第一层。正如该论文的高级作者所说,“这些可扩展、易于生产的元流体的应用空间是巨大的。”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科学》:刘如谦团队带来基因编辑新突破!实现完整大片段DNA插入 - 天天要闻

《科学》:刘如谦团队带来基因编辑新突破!实现完整大片段DNA插入

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们携带了构建和维持生物体所需的所有指令。当基因的特定区域产生突变或缺陷时,则可能导致各种遗传疾病,如囊性纤维化、镰状细胞贫血等。传统的基因治疗通常依赖于病毒载体将正常的基因导入细胞,但这种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比如潜在的致癌风险、以及基因表达的不可控性。近些年来,CRISP...
防震减灾小知识丨遇到火灾怎么办? - 天天要闻

防震减灾小知识丨遇到火灾怎么办?

防震减灾小知识遇到火灾怎么办?(1)在室内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火灾: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必要时要匍匐前行;设法隔断火源。毒气泄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不要慌乱拥挤;待地震停止后再设法转移。(2)在野外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水灾:如果江河湖海涨水,要向高处...
“天宫尼尔菌”!空间站内发现微生物新物种 - 天天要闻

“天宫尼尔菌”!空间站内发现微生物新物种

5月16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消息,近日,科研人员首次公布了在我国空间站发现的一个微生物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多样化的生命形式之一,它们体型微小却分布广泛。
学者三年田野调查被判AI代笔 论文AI率检测如何避免“误伤” - 天天要闻

学者三年田野调查被判AI代笔 论文AI率检测如何避免“误伤”

“论文疑似AI生成率82.54%。” 5月初,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董晨宇将刚刚完成的研究秀场直播产业的论文,提交至某学术论文检测平台,得到的结果令他哭笑不得。他发现,系统标红的“高度疑似AI生成”段落,是他们研究团队耗时3年扎根基层、追踪多个真实案例写成的内容。 近期,西南交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湖北大学等...
神奇动物在山东⑥丨东方白鹳的田园生活vlog - 天天要闻

神奇动物在山东⑥丨东方白鹳的田园生活vlog

编者按: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到了候鸟北迁的时节。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越冬水鸟达到监测最高数量,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
提前100万亿亿亿亿年?科学家最新警告:宇宙终结倒计时已启动 - 天天要闻

提前100万亿亿亿亿年?科学家最新警告:宇宙终结倒计时已启动

各位宇宙探索爱好者们,今天我们要聊一个既震撼又充满诗意的话题——宇宙的终极命运。荷兰拉德堡德大学的最新研究显示,我们所在的宇宙可能比科学家们原先设想的“寿命”要短得多!一、惊人发现:恒星残骸正悄然“蒸发”传统理论认为,中子星和白矮星这类恒星
“极危”物种低斑蜻,现身白洋淀 - 天天要闻

“极危”物种低斑蜻,现身白洋淀

最近,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在白洋淀观测到低斑蜻的成虫种群活动,经上海海洋大学专家鉴定,确定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里极度濒危物种——低斑蜻。有关专家称:这一发现标志着白洋淀经过系统性生态治理,已成功重建符合清洁指示种生存的
危地马拉城奥罗拉动物园的动物 - 天天要闻

危地马拉城奥罗拉动物园的动物

(外代二线)危地马拉城奥罗拉动物园的动物这是5月15日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的奥罗拉动物园拍摄的大食蚁兽。新华社/法新这是5月15日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的奥罗拉动物园拍摄的海岛狐蝠。新华社/法新这是5月15日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的奥罗拉动物园拍摄的棉冠狨。新华社/法新这是5月15日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