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赌氢能终失败,为什么日本总是点错科技树?

2023年12月28日20:15:24 科学 1281

为什么日本总是点错科技树?

计算机兴起时,日本人押宝硬件,不重视软件,最终在软件上一败涂地;

液晶兴起时,日本人押宝等离子,轻视LCD,最终LCD成了主流;

电动汽车兴起时,日本人押宝氢能源,轻视电动车,最终发现市场太小;

豪赌氢能终失败,为什么日本总是点错科技树? - 天天要闻

每次押宝都能压错,也是厉害了,其实哪有什么压错宝,只不过是日本吃相太难看罢了。

日本押宝氢能源

有一说一,氢能源是一种比核能还要好的能源。

它的热效率高、排放又环保,唯一的副产品是水,没有任何温室气体排放,最关键的资源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豪赌氢能终失败,为什么日本总是点错科技树? - 天天要闻

尤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石油危机后,没有哪个国家不打氢能源主意的。

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源市场规模可达2.5万亿美元。

而且,氢能也是最适合日本的一条技术路线。

日本国内资源极度匮乏,尤其是关键的能源和工业原料,比如锂、镍和钴这些用于制造锂电池的关键材料。

豪赌氢能终失败,为什么日本总是点错科技树? - 天天要闻

氢能源车虽然也需要稀有金属,但主要消耗的是电,有助于日本实现能源自主。

于是日本上至政府,下至企业,重金投入到氢能源行业。

比如丰田公司更是充当了开路先锋,紧锣密鼓地研发出好几款氢动力汽车。

像Mirai这款车,里面搭载有三个氢气罐,储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豪赌氢能终失败,为什么日本总是点错科技树? - 天天要闻

只要加氢三分钟,可以行驶大概850公里,使用体验也和普通燃油车基本没什么区别。

在氢能研发跟使用上,日本更是拥有无数专利。

理论上日本一口气走到前面去吃点红利,肯定不算走错路。

然而,对氢能的“制造、存储、运输”等高风险领域,日本人有意疏远,留给别人去做,而自己坐等收获果实。

豪赌氢能终失败,为什么日本总是点错科技树? - 天天要闻

氢产业链最怕的问题是什么?就是氢脆和氢泄漏。

氢原子非常小,很容易渗透进金属的晶体结构,从而导致金属脆化和裂纹;

再加上容易泄漏,且高度易燃,一不小心就会爆炸,而且是炸上天的那种。

因此如何安全的存储跟运输氢能,成为巨大的挑战。

豪赌氢能终失败,为什么日本总是点错科技树? - 天天要闻

在日本人看来,氢存储是一块硬骨头,技术研发难度大,回报周期也长,还不如弄弄氢电池,这样能在短期内更容易商业化和产生收益的技术。

相当于自己吃肉,然后只留骨头给别人。

别人想要干氢动力?当然可以!但先要解决氢存储这样吃力不讨好的问题,然后再交一堆氢应用专利费给日本人!

豪赌氢能终失败,为什么日本总是点错科技树? - 天天要闻

好嘛,风险归我,回报归你,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不会这么傻乎乎的吧。

好比是我们把蔬菜跟肉都下锅了,日本人就拿着筷子就过来吃了,什么都不干就坐等着吃,遇到这样的人你会怎么办?

反正要是我啊,肯定撤了锅,哪怕日本人的筷子是金子做的,那也甭想吃着。

豪赌氢能终失败,为什么日本总是点错科技树? - 天天要闻

所以啊,现在其他国家就是这样的情况,与其被日本人收割,还不如釜底抽薪绕开日本的专利。

中国突破

据悉,日本至今掌握的相关专利技术超过5000个,包括燃料电池堆专利、高压储氢罐专利、燃料电池系统控制专利以及加氢站技术专利等,位列全球第一。

豪赌氢能终失败,为什么日本总是点错科技树? - 天天要闻

世界70%的氢燃料汽车技术专利都掌握在日本公司手里,光丰田车企的专利就已经达6000多项,占到了全球相关专利的一半。

这意味着其他国家或企业在开发氢动力车应用时,需要支付专利使用费给日本企业。

哪怕小到车载氢气罐的阀门,日本人都申请了数十个专利,连个缝隙都没有给你留。

豪赌氢能终失败,为什么日本总是点错科技树? - 天天要闻

这几年,中国在氢能源制备和储运有所突破,但是我们不慌不忙,先应用在重卡和船舶这样大的交通工具。

比如2022年,中国重汽联合潍柴动力发布国内首台商业化氢内燃机重卡。

潍柴动力作为全球重型内燃机行业的龙头企业,自2018年起开始布局氢内燃机技术,掌握了一批原创性专利技术。

豪赌氢能终失败,为什么日本总是点错科技树? - 天天要闻

据悉,该款车型搭载了潍柴动力自主开发的13L氢内燃机,采用精准氢气喷射控制技术,有效热效率达41.8%,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哎,我们就是不先弄小轿车,急死日本人!

再者,现在建造加氢站的成本得多贵呀,数据显示,一个加氢站的成本约为150万美元到200万美元之间,远高于传统的加油站建设和运营成本。

豪赌氢能终失败,为什么日本总是点错科技树? - 天天要闻

换算成人民币要好几千万呢,而且这个成本,不是短时间内就能降下来的。

相比传统的加油站,加氢站的技术要求更高。氢气需要在极高压下储存和输送,这就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材料。

豪赌氢能终失败,为什么日本总是点错科技树? - 天天要闻

再加上由于氢气的易燃性,加氢站必须遵守严格的安全标准,包括泄漏检测、通风系统和防火措施等,这些都会增加成本。

所以,我们不急,两条腿走路就行,先把电动汽车摊子铺向全球,顺便把日本当地的市场切走一些。

《日经新闻》近期报道称,比亚迪将在日本市场加码,计划到2025年在日本每年销售3万辆电动汽车,并建成由100家经销商组成的销售网络。

豪赌氢能终失败,为什么日本总是点错科技树? - 天天要闻

据日本汽车销售协会联合会数据,2023年一季度,比亚迪乘用车在日本的销量分别为20辆、37辆、151辆,共计252辆。销量逐月上升,3月单独破百。

虽然数量不多,但起点还是不错的。

豪赌氢能终失败,为什么日本总是点错科技树? - 天天要闻

对了,截至2023年,比亚迪电动大巴已占据了日本电动大巴近70%的市场份额。

过去日本的新干线,催着我们跑;而这次我们的电动车,催着他们跑了...

结尾

纵观日本氢能发展历史,难道日本真点错了科技树?

当然不是,氢能是个不错的产业,发展前景也很大,但日本吃相太难看了,想要独吞产业链利益。

豪赌氢能终失败,为什么日本总是点错科技树? - 天天要闻

这种吃独食的鸡贼做法,最终只会导致世界各国厌恶,根本没有人甩他们。

哪怕日本人在氢能专利最多,那又怎么样呢,注定只能躺在专利本上吃吃灰。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