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2023年11月11日16:23:05 科学 1842

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 天天要闻

文丨阿夜

编辑丨阿夜


高华健本是我国著名科学研究者却接下美国的“橄榄枝”,入美国国籍,面对网友骂声他竟还高呼:“科学无国界”!

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 天天要闻

背负无数骂名的他,却在30年间用美国的钱为我国培养了20名科学家,以及数百名的硕士研究生。

高华健十年磨一剑却又卧薪尝胆三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他,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心酸?

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 天天要闻

天才少年,国家培养

1963年,高华健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普通家庭。虽然家境十分贫寒,但父母开明,努力供他上学,希望他有出头之日。

高华健从小就渴望走出大山看看外面更广阔的天地,父母的期盼也成了他奋斗的动力。

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 天天要闻

让父母感到欣慰的是,高华健在学业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他记忆力超群,对知识有着热烈追求。

当同龄人还在学简单计算,他已经能熟练运用乘法口诀。他总能轻松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作业完成得远快于其他同学。

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 天天要闻

高华健优异的表现很快获得了老师的关注和赞赏,老师建议他跳级学习,让他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在跳级学习的过程中,高华健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像什么与新的同学有代沟课业难度大幅提升等等之类的。

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 天天要闻

但他并没有退缩,依然保持积极乐观和勤奋态度。白天认真上课,晚上专心复习,经常自习到深夜。就这样,他慢慢跟上了节奏,成绩也逐渐名列前茅。

14岁时,高华健顺利进入重点高中学习。这里的教学质量和要求更高,但高华健并不惧怕挑战。在这几年里,他对物理产生了极大兴趣,成为了他学习的主攻方向。

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 天天要闻

他不仅积极参加物理小组,还自己购买相关书籍进行研读。每当遇到疑难问题,他总是坚持不懈,直到弄懂原理,这样扎实的基础奠定了他在物理领域的天分。

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 天天要闻

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高华健第一时间报考。当时全国高考的录取率仅为7%,竞争异常激烈。但他却依靠实力,成功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学习。

在这里汇聚了国内外一流师资,高华健受益匪浅。他高效的学习方法和创新思维,深受老师赏识。他的专业课成绩遥遥领先,被老师誉为百年难遇的天才学子。

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 天天要闻

1982年,19岁的高华健受美国哈佛大学邀请前往深造。这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殊荣,也是他实力的证明。

高昂的留学费却成了全家人的心头大患,正当高华健准备放弃时,国家推出政策资助条件优秀的留学生。在政策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高华健如愿进入哈佛大学深造。

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 天天要闻

同年,高华健飞跃重洋去到哈佛,开始了他的留学生涯。尽管当时中国留学生还很少,但有着祖国和学校的培养,高华健毫不退缩,一心投入学习和科研中。

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 天天要闻

凭借坚实的基础和不懈的努力,高华健在学术和科研领域获得了卓越的成就。与此同时,他也在思考如何用所学造福国家。

放弃国籍,加入美国

1988年,25岁的高华健从哈佛大学获得工程学博士学位,毕业之际,许多单位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看中了这位海归人才,德国多个研究机构也认为高华健会是跨国合作的桥梁,美国斯坦福大学更是盼望高华健能为学校谱写新篇章。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国内亟需海外归国人才支持各项事业。高华健的许多同学都选择了回国,可他却迟迟没做决定。

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 天天要闻

在哈佛留学的这些年,高华健主修的领域是微观固体形变动力学,这项理论奠定了研究基础,对航空、国防等领域影响深远。

高华健认为,自己还只学到皮毛,难以对国家科技进步有实质性贡献。而且当时国内条件有限,无法在这方面提供充分的支持。

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 天天要闻

经过再三思考,高华健还是决定留在美国,加入斯坦福大学这与他的导师期望一致。导师多次劝他留美发展,因为高华健的天赋难得。

然而,留美一段时间后,高华健发现外籍研究人员在美国并不容易。很多重要的研究对外籍人士严加限制,他根本无法接触核心技术。都说科学无国界,可现实却让这句话成了空话。

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 天天要闻

为了能够打破这个隔阂,高华健冒着舆论风险,加入了美国国籍。这一举动立刻在国内掀起轩然大波,高华健迅速被打上了“白眼狼”“忘恩负义”的标签。

就连他的家人也无法理解,高华健没有多加辩解,只是丢下一句“科学无国界”,便继续默默前行。

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 天天要闻

加入美国国籍后,高华健终于被允许参与尖端项目,还获得了充足资金支持,各种成果也是频频传出。

2001年,高华健出任联邦德国斯图加特Max-Planck金属材料研究所主管。2006年,他被任命为美国布朗大学终身教授。

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 天天要闻

与此同时,他坚持每年回国讲学60天,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尽可能地传授到国内。然而,的国籍问题却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他身上背负的骂名也一直没有洗清。

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 天天要闻

卧薪尝胆,报效国家

2019年时,美国突然西安交通大学的留学生提出限制。这一耐人寻味的举动很快在国内引发争议,人们纷纷猜测美国此举是何用意。

就在外界众说纷纭之际,中国科技园发布了一个重磅消息,解答了众人的疑惑。

原来是高建华多年以来一直在暗中无私奉献,为国家培养急需的科技人才。

在美国的这些年里,高华建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0位博士生人才,并将这些人才陆陆续续送回国内。

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 天天要闻

一直以来,中国的学生在外留学时,总会受到这样那样的排挤,很多核心的东西根本就接触不到。

而高建华凭借自己的努力做到教授一职后,在面对中国学生时便可倾囊相授。

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 天天要闻

为了防止一些人学成忘记祖国,高华建时常告诉学生:“你们遇到了好的时候,希望你们学成后能报效祖国,为国家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事实上,背负骂名多年的他从未有一刻忘记过祖国,他深知个人力量的局限性。

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 天天要闻

要想真正促进中国科技事业的进步,必须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回国效力,这才有了他当年加入美国国籍之举。

多年以来,高华建利用自己在美国的影响力,经常组织学术交流活动,请中国留学生到实验室学习科研前沿知识。

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 天天要闻

参与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王翔博士,便是是高华健最得意的弟子之一。

正是高华健在美国的悉心栽培,归国后的王翔才有足够的知识和技术支撑,参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并在神舟八号任务中立下战功。

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 天天要闻

如今,王翔博士已经成长为我国重要航天科研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可以说,没有高华健的远见卓识和倾力培养,就没有今天的王翔。

然而,高华健的事迹长期不为外界所知。他也从未在公开场合提及自己培养学生的事,始终保持谦逊低调。

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 天天要闻

直到2019年,美国政府突然对西安交通大学提出招生限制,高华健的故事才第一次与公众见面,背负多年的骂名也终于沉冤得雪。

以高华健的成果来说,他完全可以在美国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可他却只是孜孜以求祖国的科技进步,他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什么叫做大无畏的赤子之心。

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 天天要闻

古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高清版得以报仇雪恨,今有高华建忍辱负重三十载报效祖国,真是可敬可叹。

结语

高华健的故事告诉我们,祖国的明天需要每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科技工作者拼搏奉献,需要每一个不畏艰辛、甘于奉献的普通人支持。

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 天天要闻

唯有涓涓细流汇聚成海洋,中华民族的科技才能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希望当代中国留学生都能以高华建为榜样,立志报效祖国,以科技创新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坑哭美国,抛弃中国籍加入美国,卧薪尝胆30年为国培养百名科学家 - 天天要闻

高华健的这份赤子之心和大无畏的精神,必将写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机器人,突然冲下楼“自杀” - 天天要闻

一机器人,突然冲下楼“自杀”

韩国庆尚北道龟尾市政厅6月26日表示,该市首台从事行政工作的机器人从楼梯上冲下后停工。当地媒体称,这是韩国首例机器人“自杀”事件,并怀疑是否“过劳了”。 龟尾市政厅官员称,事发时这台机器人....
逐梦空天、深耕海洋 这两艘船超乎你的想象 - 天天要闻

逐梦空天、深耕海洋 这两艘船超乎你的想象

“沿着黄河遇见海”,是山东人对齐鲁大地的浪漫描述。山东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省,海岸线长达3500多公里,约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1/6。向海图强,深耕“蓝色国土”,2018年山东海洋战略再次升级,将海洋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下面我们一起去探访两艘船,它们都不是普通的船哦!一个逐梦空天,一个深耕海洋,而且都有着“第一”...
消息传来!顺利出生! - 天天要闻

消息传来!顺利出生!

说起白鲸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外貌可爱素有海洋“微笑天使”之称25日开馆的广州海洋馆内,白鲸和游客互动。白鲸对生存环境要求严苛,它的繁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白鲸列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就在昨天上午,广州迎来可爱
世界上第一艘氢混合动力研究船的排放量减少了75% - 天天要闻

世界上第一艘氢混合动力研究船的排放量减少了75%

世界上第一艘氢混合动力研究船可能很快就会下水。加州海岸研究船(CCRV)的初步设计已经获得美国船级局(ABS)的批准。海军建筑和海洋工程公司Glosten设计了这艘船。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将运营CCRV,其特点是推进系统使用氢燃料电池实现零
张朝阳现身知乎,科普“广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 天天要闻

张朝阳现身知乎,科普“广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6月29日,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物理学博士张朝阳出席知乎盐Club新知青年大会,围绕“广义相对论的时空观”展开物理演讲,与听众一起探索广义相对论的奥秘。  时间可以单独流淌吗?时间与空间是否可以独立存在?张朝阳率先抛出疑问,引导听众打破对时间的固有认知。他表示,时间和空间不是完全独立的,之...
田英杰、唐静静:机器学习与最优化 - 天天要闻

田英杰、唐静静:机器学习与最优化

机器学习是一门多领域交叉学科。特别地,机器学习和最优化紧密交织在一起。优化问题是大多数机器学习方法的核心,许多机器学习问题都会转化成优化问题求解。《机器学习与最优化》(田英杰,唐静静著.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