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观看总人次超2284万!张朝阳×王一直播间硬核讲解量子力学

2023年10月31日15:04:15 科学 1038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这样一句网络段子朗朗上口,而量子力学究竟是什么?生活中有哪些事和量子力学相关?我们又该怎么用量子力学的角度看世界、看宇宙?

10月28日,在快手账号@快手新知 直播间,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物理学博士张朝阳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王一(快手账号:研究宇宙)展开量子力学硬核对谈,满足用户对量子力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观点与思想的碰撞中,两位物理大佬以通俗的语言讲解了量子力学的科学原理,带用户们走进量子世界。硬核直播吸引了众多用户围观,直播观看总人次超2284万,最高在线人数超232.2万。

直播观看总人次超2284万!张朝阳×王一直播间硬核讲解量子力学 - 天天要闻

“用世界上最大的物体(宇宙)研究世界上最小的物体(基本粒子)。”对谈伊始,王一用一句话形容了自己的宇宙研究,同时为用户点明了量子在世界中如何存在。对于如何看待量子力学的重要性,张朝阳表示:“我们的世界是量子的,如果没有量子力学,世界就是一堆灰。”

对谈中,张朝阳和王一从用户们好奇的问题入手,科普量子力学的知识。在量子世界中,“穿墙术”是如何实现的?张朝阳结合微观粒子的波动性及波所具备的穿透能力,通俗解答了“穿墙术”背后的量子隧穿效应

直播观看总人次超2284万!张朝阳×王一直播间硬核讲解量子力学 - 天天要闻直播观看总人次超2284万!张朝阳×王一直播间硬核讲解量子力学 - 天天要闻

在探讨比热容的相关原理时,王一则用饭量来比喻热量,“你吃四个才吃饱,但是吃饱得慢,因为要吃得多;你同桌吃两个就饱了,所以饱得快,但是却吃得少,比热容就是比谁能吃得多”。生活化、趣味性的类比阐释让直播间用户大呼“上头”。

作为物理学界的两位科普达人,张朝阳和王一还在对谈中提供了物理学习的建议。“用一半的时间阅读,用一半的时间计算和思考。”张朝阳表示,物理学习不能“死记”,但却需要“硬背”,要在阅读时记住各类公式,并在计算和思考中理解,看到公式里不同项之间的关联。

对于学习物理的意义,王一则表示:“物理是人们理解世界的基础,但这并不是我们坚持学习物理的原因。深耕物理,一定是因为对物理的兴趣和热爱。”在对谈中,张朝阳和王一分享了自己对物理的喜爱,将对科学的热情传递给更多用户。

直播观看总人次超2284万!张朝阳×王一直播间硬核讲解量子力学 - 天天要闻

事实上,通过短视频直播的形式,物理学者们将高深的物理学知识讲给了更多人听。在快手上,“不刷题的吴姥姥”、“李永乐老师”等众多物理学科普达人组成了快手物理天团,坚持以趣味形式普及物理知识,让更多人燃起对物理的好奇心。

以“不刷题的吴姥姥”吴于人为例,她将生活中的物品变成“物理教具”,带着快手用户们探索生活中的物理乐趣,把科学变得“接地气”。“让物理被大众关注、接受和产生兴趣”是吴姥姥的初心,也是张朝阳、王一等众多学者坚持物理科普的动力。

直播观看总人次超2284万!张朝阳×王一直播间硬核讲解量子力学 - 天天要闻

数据显示,快手泛知识创作者数量已达126万,过去一年,快手提供超过3600万场知识类直播,万粉泛知识创作者视频发布量为1.1亿,泛知识内容观看时长达2.1万亿分钟。越来越多的泛知识创作者走进快手,用硬核内容将知识的力量传递给更多人。

随着知识科普内容在快手等平台上传播,专业晦涩的知识在达人们的创作中变得通俗易懂、乐趣十足,知识共享也在此过程中惠及更多人。

通讯员 凤雯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美!地球月球“证件照”更新 - 天天要闻

美!地球月球“证件照”更新

视频截图59万千米外!天问二号拍摄的地月影像图发布7月1日,国家航天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目前,天问二号探测器已在轨运行超过33天,与地球距离超1200万千米,工况良好。近期,天问二号探测器配置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分别对地球和月球成像,显示了良好的功能性能。此次发布的影像图包括...
地理冷知识——荔枝 - 天天要闻

地理冷知识——荔枝

荔枝是无患子科荔枝属的一种果树,全球栽培品种超过200种。无患子科有100多个属,大多植物都是喜欢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乔木和灌木。例如龙眼、红毛丹这些长在大树上,需要剥皮吃的水果,都是荔枝的无患子科家族亲戚。因为龙眼成熟期比荔枝更晚,中国古
自拍不是臭美!研究证明:经常自拍,可解锁这3大硬核好处→ - 天天要闻

自拍不是臭美!研究证明:经常自拍,可解锁这3大硬核好处→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会经常在朋友圈或社交平台上随手晒自拍照吗?说到自拍,在如今的时代,这已经是极为日常的一件事情了。作为一种记录的手段,任何事情都能成为我们自拍的理由,旅游留念、健身房打卡甚至只是平常出门散步,我们也可以自拍一张。
柳州发现3万年前古墓,女性墓主蜷缩长眠,牙齿万年不腐 - 天天要闻

柳州发现3万年前古墓,女性墓主蜷缩长眠,牙齿万年不腐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徐 来编辑|徐 来《——【·前言·】——》广西柳州凤岩遗址,又挖出一具3万年前古人骨骼。
纯国产!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取得突破,3C6000系列芯片有多强 - 天天要闻

纯国产!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取得突破,3C6000系列芯片有多强

长期以来,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深受西方技术的影响,学习和借鉴一直是发展的主旋律。然而,中国的科研团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从未停止自主研发的脚步,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期,西方媒体纷纷报道,中国在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领域均实现了重大突破
234亿元!科研投入创新高,蚂蚁AI再进化 - 天天要闻

234亿元!科研投入创新高,蚂蚁AI再进化

6月30日,蚂蚁集团发布的《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引发关注。从报告内容看,蚂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实施三年后,进行了整体刷新,AI是一大关键词,聚焦场景包括医疗服务、理财服务等。技术始终是蚂蚁战略的底色,《报告》显示,蚂蚁2024年科研投入高达234.5亿元,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营收10%,巨额...
当自然邂逅科技:植物医生在央视“大国品牌”绽放东方美力 - 天天要闻

当自然邂逅科技:植物医生在央视“大国品牌”绽放东方美力

在美妆行业沉迷“概念营销”的当下,植物医生以一项硬核专利撕开竞争裂口,自2014年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携手共建“中科昆植植物医生研发中心”,十年砥砺前行,结下累累硕果,其核心成分石斛寡糖的发现,为肌肤抗衰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