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衣将成日常用品?中科院院士展示“隐身术”

2023年10月30日12:25:08 科学 1097

10月28日,哔哩哔哩在北京举办“bilibili 超级科学晚”,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介绍了“多种光学隐身方法的效果测试”,现场展示了利用特殊材料实现的“隐身术”。

褚君浩院士请工作人员手持一块面板,起初透过面板还可看到人物的下半身,但将这块材料旋转 90° 之后,褚君浩院士的下半身“消失不见了”,但能够清楚地看到人物身后的舞台场景。

褚君浩院士表示:“未来哈利波特的隐形斗篷将成衣柜里的日常用品。”

隐身衣将成日常用品?中科院院士展示“隐身术” - 天天要闻

据介绍,实现上述“隐身”效果的材料为柱镜光栅,它由一排排微小的圆柱状凸透镜排列组成,每一个竖直圆柱状凸透镜都能把平行于它的物体缩小变细,使光线能够有规律地折射。

当一排圆柱状凸透镜形成光栅,则产生若干个细到被眼睛忽略的成像,视觉上达到“隐身”效果。

此外,褚君浩院士还展示了其他的隐身方式,包括利用折射率相似的两种物质、平面镜反射成像等。

“未来,随着‘隐身’技术和‘超材料’的逐渐成熟,科幻作品里的‘隐身’畅想将逐渐走向现实。”褚君浩称,“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隐身’装备改变我们的生活,比如私密性更好的隐形房间,隐形助听器等。”

对于褚君浩院士展示的“隐身术”,网友们看法不一。

有网友称“看完真的很感慨,科技永远在更新,未来说不定真能穿上一件隐身衣呢”“天马行空的想象在未来都能实现,好期待”“看来隐身衣已经不再是科幻作品中的梦想了”。

但也有网友担心“我的衣柜里不需要这件单品,但是害怕犯罪分子的衣柜里有”“就怕有人别有用心”。

公开资料显示:

褚君浩,男,1945年3月20日出生于江苏宜兴,红外物理学家、半导体物理和器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东华大学理学院院长。

褚君浩长期从事红外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开展了用于红外探测器的窄禁带半导体碲镉汞(HgCdTe)和铁电薄膜的材料物理和器件研究。

来源:综合@哔哩哔哩弹幕网、科技日报、中新网、公开资料、网友评论等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颜宁再次打假:科学家不需要“完美人设” | 新京报快评 - 天天要闻

颜宁再次打假:科学家不需要“完美人设” | 新京报快评

▲颜宁在其微博发布声明,辟谣网传简历。图/颜宁微博截图知名科学家颜宁再次公开打假,打假的对象仍是假简历。据报道,5月4日,颜宁在其微博上发帖辟谣,“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并请微博节后尽快清理...
人工智能还将带来多少可能? - 天天要闻

人工智能还将带来多少可能?

原创 黄鑫 经济日报与大模型对话,生成一件大师风格画作;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规划路线,具身智能机器人可精准识别和抓取零部件……日前举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集中展示了多项新技术新成果,生动展现了数字经济的澎湃活力,而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中扮演着激
Wi-Fi 6的MU-MIMO 技术:究竟藏着怎样的奥秘? - 天天要闻

Wi-Fi 6的MU-MIMO 技术:究竟藏着怎样的奥秘?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无线通信技术已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家庭、办公场所还是公共区域,Wi-Fi 连接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移动设备数量的急剧增长和应用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传统无线网络技术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制约了无线通信的效率与性能。值得庆幸的是,Wi-Fi 6 ...
“长江三剑客”之一的极危物种,现身府河 - 天天要闻

“长江三剑客”之一的极危物种,现身府河

近日,鱼类科研工作者王新越进行鱼类资源调查时,在府河孝感段发现“长江三剑客”之一的极危物种——鳤(guǎn)。今年5月1日,在府河水域发现“长江三剑客”之一的极危物种——鳤。王新越 摄这尾鳤体长36厘米,体重290克。“这已经是长江十年禁渔
颜宁发声:网传不实,已投诉! - 天天要闻

颜宁发声:网传不实,已投诉!

5月4日,著名科学家颜宁在其微博发布声明,辟谣网传简历。颜宁表示:“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她呼吁尽快清理相关信息。
立夏:跃动夏始,拔节生长 - 天天要闻

立夏:跃动夏始,拔节生长

5月5日,立夏,跃动夏始,拔节生长。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由春到夏,万物从复苏到成长,由萌芽至蓬勃,绿色铺满大地。立夏时节,蝼蝈鸣,蚯蚓出,藤蔓蜿蜒攀墙,大自然以热烈的姿态迎接盛夏。暑气初显,宜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规律,适时调节生活节奏,确保有充足的睡眠。对于夏季运动的原则,《黄帝内经》提倡“无厌于日...
最新研究称地球海洋可能会变成紫色 几亿年前呈绿色 - 天天要闻

最新研究称地球海洋可能会变成紫色 几亿年前呈绿色

【CNMO科技消息】我们常说地球是蓝色星球,但其实这种颜色并不是一直如此,也不会永远不变。有研究指出,地球的海洋在过去曾经是绿色的,而如果未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它们甚至可能会变成紫色。 这项研究主要探讨了数十亿年来海洋颜色的变化过程,发现这和海水的化学成分以及光线在水中的折射方式密切相关。在3.8到18亿年前...
清华大学徐军课题组《自然·通讯》:揭示稀溶液结晶的临界晶核尺寸不随溶液过饱和度变化 - 天天要闻

清华大学徐军课题组《自然·通讯》:揭示稀溶液结晶的临界晶核尺寸不随溶液过饱和度变化

结晶是无定形基元有序堆积形成晶体的过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和基本的有序化过程之一。结晶过程通常遵循成核-生长路径,成核过程中自由能最高点对应的晶核尺寸被称为临界晶核尺寸。小于临界尺寸的晶核往往会在热涨落中再次熔化或溶解,而大于临界尺寸的晶核则会进一步生长成为稳定的晶体。很多情况下,临界晶核的形成是结晶...
今日立夏,要做这些事! - 天天要闻

今日立夏,要做这些事!

说吧你有多久没称体重了什么?你说你看到秤上飙升的数字就会呼吸困难心跳加速想要晕倒怀疑是对称体重这项活动严重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