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崛起:中国3个“科技集群”入列世界前5

2023年09月22日18:52:04 科学 1873

9月2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了《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报告显示,在今年“最佳科技集群”榜单上,排名前五的科技集群全部位于东亚,依次是:东京—横滨、深圳—香港—广州、首尔、北京、上海—苏州。美国的圣何塞—旧金山排名第六。而前100名科技集群数量中,中国的集群数量最多,达到24个。中国领先于拥有21个的美国。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说,科技集群是“任何经济体创新表现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比于去年的报告,今年排名前五的科技集群中国多加了一个上海-苏州,高达三个。深圳-香港-广州一如既往表现亮眼,排名第二。根据中国官方的数据显示,去年深圳-香港-广州的PCT专利申请量全球占比实现8.2%,科学论文发表量全球占比提高到1.9%,跃进至世界排名第3位。

创新崛起:中国3个“科技集群”入列世界前5 - 天天要闻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长征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来源:新华社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冲击,国际科技创新格局受到影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抓住创新机遇带动科技变革和发展成为各国的头等大事。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自然也不甘落后。从中国空间站遨游太空到蛟龙潜水器探秘深海,从高铁飞驰神州大地到“中国天眼”FAST探秘宇宙,中国一批批重大创新成果展示着中国的科创决心,推动经济发展,激发社会活力。

国际创新竞争白热化

近10年来,美国、英国、法国、中国、日本、韩国以及印度等世界各国都陆续推出系统创新战略,以期在国际创新大潮中前占先机,获得优势性的地位。

创新崛起:中国3个“科技集群”入列世界前5 - 天天要闻

2020年1月9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消费电子展上,参观者在高通展台参观。来源:新华社

作为世界上的最大经济体,美国一直致力于维护其科技领先的地位,支撑经济繁荣和维护世界霸权的根基。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其他国家都陆续推出创新战略和计划,美国日益强烈地感到来自其他国家在前沿科技领域的严峻的挑战。为维护其在科技领域的地位和保持其国际竞争力,美国陆续推出一系列创新战略。

从2009年至2015年,美国连续三次发布更新《国家创新战略》,定位美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并部署重点任务。2020年10月,美国发布《关键与新兴技术国家战略》,关注20项对经济发展和安全至关重要的关键技术,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美国在尖端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2022年8月,美国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加大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投入,刺激美国本土芯片行业的发展。

除了美国外,欧洲国家也抓紧在创新方面的部署。2020年7月,英国发布《研究与开发路线图》,提出要增加对科学研发的投入,支持科创企业发展、保障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的研发位居全球前列。2021年10月,法国正式公布“法国2030”投资计划,为法国未来十年制定10个目标,在能源和经济脱碳、电子和机器人技术等重要领域加大投资,争取让法国到2030年实现“再次成为创新大国。”

当下,美国加大在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以维护其科技霸权的地位,并继续在这一领域发挥带头作用。在创新浪潮中稍微落后的欧洲正在努力追赶,着手解决其在市场方面的缺陷并缩小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技能差距。创新已成为各国拼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中国以创新助力合作

10年来,中国坚持把创新作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在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断向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行列迈进。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研队伍,研发支出从2012年的1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09万亿元。

创新崛起:中国3个“科技集群”入列世界前5 - 天天要闻

2022年12月9日拍摄的国产大飞机C919交付全球首家用户东航的仪式现场。来源:新华社

与此同时,中国的高科技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2023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从2012年的4.9万家增加至33万家,增长5.7倍。2021年有683家企业进入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榜单,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领域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不断崭露头角。华为、腾讯、比亚迪等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中国品牌。中国的企业在不断适应潮流,加快变革中实现成长。通过创新实现规模扩大和经济增长成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世界中保持生存的关键。

正是在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在创新方面不断实现成果落地,并在国际排名中取得不俗的成绩。在去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从2021年的12位升至全球第11位,实现连续十年稳步提升,位居36个中高收入经济体中首位。

更值得期待的是,在合作共赢的理念下,中国一直是科技开放合作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目前,中国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署了116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在扶贫、新冠肺炎、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清洁能源等领域与多国开展合作。例如,中国加快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动成立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推动建立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等。中国加快与其他国家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分享水稻种植技术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贡献力量并推动新能源技术合作为应对气候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针对中国的创新发展,美国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称,中国加快创新发展,对中国有利、对发展中国家有利、对世界有利。中国以创新带动自身发展,并不断惠及国际社会。

九派新闻记者 杨楚楚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