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枢”韩国发现的常温超导,究竟是真还是假?

2023年07月31日13:14:04 科学 1847

这两天,我和各位吃瓜群众一样,都被自诩为“宇宙中枢”的韩国的惊人发现给震撼到了吧!是不是听起来有点玄幻和摸不着头脑?

那韩国发现的常压室温超导材料(以下简称“常温超导材料”)这件事,究竟是真还是假?因为他们发现常温超导所用的方法非常简单粗暴,那下面我们也来简单粗暴地分析一下子。

“宇宙中枢”韩国发现的常温超导,究竟是真还是假? - 天天要闻

据报道,7月22日,韩国一个科学家团队在发表的论文上表示,他们发现了全球首个常温超导材料——改性铅磷灰石晶体结构(代号LK-99),临界温度为127℃。

说实话,超导这个东西太深奥太晦涩,我们普通人根本看不懂。但是,架不住他们获得这个常温超导材料的实验过程属实有些简单粗暴,让我们一般人也有机会能看懂它。一共就三个步骤,看完之后,说不定你也能制造出常温超导材料呢?

“宇宙中枢”韩国发现的常温超导,究竟是真还是假? - 天天要闻

第一步:把氧化铅(PbO)和硫酸铅(PbSO4)粉末按1:1的比例均匀混合在一起,然后在725℃的炉子里加热24小时,生成黄铅矿


第二步:是把铜(Cu)和磷(P)粉末以3:1的比例混合,这个步骤要在密封真空的环境下进行,然后将密封管放在550℃的炉子里加热48小时,生成磷化亚铜(Cu₃P)晶体。


最后一步:将黄铅矿和磷化亚铜(Cu₃P)磨成粉末,按大约27:2的比例混合,再次放入密封管,然后在925℃的炉子里加热5~20个小时,最终生成一种含铜的铅磷灰石,这就是所谓的代号为LK-99的常温超导材料。

看完上面的过程,你还觉得很难吗?是不是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感觉就凭自己上中学时学的这点化学知识,好像也能制造出这样的常温超导材料,对吧?

“宇宙中枢”韩国发现的常温超导,究竟是真还是假? - 天天要闻

当然了,话说回来,看着过程很简单,但是真做起来相信也绝非常人所能轻易成功。毕竟研究超导这件事是专业科学家干的,作为业余人员,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我国的专业科学家是怎么评判的吧。

1、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微信公众号:“从线上到线下,信任文章结果和质疑超导真实性两方的声音都很大,双方都列出了很多论据,而且互相不能说服。这些真真假假,留待众多德高望重、浸淫超导多年的老师用实验数据评判吧。”

中科院的所持的态度比较谨慎,并没有直接判定真假。

“宇宙中枢”韩国发现的常温超导,究竟是真还是假? - 天天要闻

2、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闻海虎“我们仔细分析了他们的数据,从三个方面——电阻、磁化和所谓的磁悬浮,都不足以说明它是超导现象。我们判断极有可能是个假象。”

闻教授通过严谨的数据分析,判断很有可能是假的,更加严谨负责。

“宇宙中枢”韩国发现的常温超导,究竟是真还是假? - 天天要闻

3、上海市超导材料及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超导应用研究专家洪智勇:“根据现有情况来看,他们团队报道的测试手段并不正统,合成方法非常明确且简单,但测试方式和数据的呈现形式以及数据的严谨程度都非常粗糙,更和国际认可的一些验证超导性能的测试方法差距很大。从目前呈现的数据来看,他们还只是通过合成和参杂,在本应不具备明显电磁特性的铅磷灰石化合物中,发现在室温下具有了一定的导电性和弱抗磁性,但实验结果离证明样品是超导体或者说样品中含有超导成分还相差甚远。”

洪主任通过丰富的经验和数据分析,判断这种实验所得出的某些性质与真正超导还差得远呢。换句话就是,这种方法制备的超导材料明显就是假超导!

“宇宙中枢”韩国发现的常温超导,究竟是真还是假? - 天天要闻

听完专家的分析和判断,我觉得分析得很有道理。不过,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吃瓜群众,还是忍不住想从非专业的角度来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因为我无法从科学的角度直接去证明它的真假,所以我就采用反证法来试试看能不能得到意外的收获?

如果这次韩国发现的常温超导材料是真的,那韩国可真就成了“宇宙第一大国了,哦不,应该被称为“宇宙第一强国”!这贡献完全不亚于人类第一次发现了火,甚至比爱因斯发现相对论的贡献都要大得多!

“宇宙中枢”韩国发现的常温超导,究竟是真还是假? - 天天要闻

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次将直接开启人类第四次科技和工业革命,人类工业体系将被全部重塑,人类科技至少前进100年!什么人工智能量子技术,通通靠边站!

如果这次发现是真的,那应该给参与课题研究的所有人员一人发一个诺贝尔奖。哦不,一个诺贝尔奖项根本配不上研究人员的贡献。要发的话,应该把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还有和平奖统统都要给他们发一遍才行。

“宇宙中枢”韩国发现的常温超导,究竟是真还是假? - 天天要闻

但是,话说回来,超导技术从诞生到现在,已经历经100多年的研究了,在这100年里,不值得世界上有多少科学家,多少个实验室,每天都在开启“996”模式,夜以继日地钻研,但是却始终没能研究出个像样的子丑寅卯来。而韩国人一出手,竟然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研究出来了,这,这,这,你觉得可能吗?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这一次研究出常温超导的不是美国人、也不是印度人,更不是聪明绝顶的犹太人,而是自诩宇宙中枢的韩国人,你能相信、你敢相信吗?

“宇宙中枢”韩国发现的常温超导,究竟是真还是假? - 天天要闻

或许有些人可能说我是对韩国人有偏见,那么好,这里我们摒弃偏见,顺着韩国人的逻辑来推理。

假如韩国人真的发现了常温超导,这么牛的技术,那按韩国人一贯的思维模式,难道他们不应该按国家最高等级的机密好好保护起来,然后偷偷申请专利,接着再申请个世界遗产什么的,然后再继续深入研究,直到大规模商用时再公开吗?因为到那时,韩国可单凭此一项超级技术一举实现宇宙第一强国的梦想!

“宇宙中枢”韩国发现的常温超导,究竟是真还是假? - 天天要闻

而现在这八字还没一撇,就赶紧公开发表,而且连配方工艺都公之于众,难道不怕被别人偷去了?这可一点也不像那个曾经就连中国的中医和汉字也要申请专利据为己有的韩国呀?

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恐怕就目前而言,只有在韩国这个宇宙中心,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宇宙磁场作用下,才能实现常温超导吧?难怪这都一周过去了,很多国家的科学家使用韩国人公开的配方进行复现实验,至今都还没有个结果?

这么一想似乎一切都通了!

#所见所得,都很科学#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嫦娥七号明年前后将发射,还会带这个仪器上月球 - 天天要闻

嫦娥七号明年前后将发射,还会带这个仪器上月球

月球背面样品返回一年来,我国科学家围绕这些样品已经取得丰硕的科学研究成果,彰显了我国行星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也为下一阶段开展月球的形成和演化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一年来我国科学家对嫦娥六号返回样品的研究取得了多个首创性的关键进展,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
光子器件,接连获突破 - 天天要闻

光子器件,接连获突破

新型光子设备已可以兼顾灵敏与耐用。长期以来,先进光子器件因制造困难而发展受限。近日,多所大学在光学设备制造领域取得了关键突破,解决了包括设备的可扩展制造、灵敏与耐久度兼顾等问题。
影响电子元器件使用的寿命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 天天要闻

影响电子元器件使用的寿命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电子元器件在现代电子设备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寿命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期限。然而,许多因素会影响电子元器件的实际使用寿命。那么哪些因素会容易影响到其寿命呢?一 过载与过压当电子元器件所承受的电压或电流超过其额定范围时,容易造成内
我国成功开展“无人集群”科考试验 - 天天要闻

我国成功开展“无人集群”科考试验

据新华社客户端消息 连日来,在蔚蓝色的南海北部,我国科研人员在“向阳红10”号科考船上,成功开展了多种类型无人机、无人艇、无人潜器科考试验。由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牵头,联合多家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及科普机构开展的“深蓝智能i3航次”,在南海的风吹浪打中,实况检测了各种无人科考设备的“i3”性能——创新...
驻青高校研发,这一新技术首次示范应用! - 天天要闻

驻青高校研发,这一新技术首次示范应用!

“东方红3”船完成本年度第三个科考航次实现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大功率可控源电磁新技术首次示范应用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10日讯 日前,中国海洋大学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船结束“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大功率可控源电磁新技术首次示范应用”
肃北盐池湾大天鹅繁殖记 - 天天要闻

肃北盐池湾大天鹅繁殖记

图为在盐池湾湿地生态监测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在湖心岛筑巢产卵孵化。(资料图)肃北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10日电(呼和巴尔斯 朱倩)近日,盐池湾保护站工作人员在湿地生态监测中,再次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在湖心岛筑巢产
数学专业太难?古生物学冷门?听听院士怎么说 - 天天要闻

数学专业太难?古生物学冷门?听听院士怎么说

编者按:日前,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增列29种新专业。热门专业该不该选择?如何才能找准人生航向?不妨来听听院士们怎么说。 监制:战钊策划:宋雅娟 蔡琳设计制作:李怡霏(实习)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