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掩盖化学泄漏事故,美国高调炒作“中国气球”,纸包得住火?

2023年02月13日18:33:13 科学 2450

上星期炒得沸沸腾腾的“中国气球”事件后,美军这几天连续出手,接连击落北美上空的“不明”气球,包括一个疑似美国科研机构的气象气球

然而,美国高调炒作气球事件背后,却是为了掩盖一场严重的化学泄漏事故,这就是发生在俄亥俄州的氯乙烯泄漏事故。

为掩盖化学泄漏事故,美国高调炒作“中国气球”,纸包得住火? - 天天要闻

1 美国的“迷惑”行为

在泄漏事件发生以后,美国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尽快救灾,而是接连做了几个“迷惑”行为

第一个“迷惑”行为是面对泄漏的化学品,美国有关部门直接采用烧毁的办法来处理,这是极为不负责任的做法。

按照我们国家相关文件的标准,对于氯乙烯泄漏事故,标准处理办法是用物理方法吸附,也就是用一些吸附剂进行吸附处理,减少污染扩散。

吸附处理之后,剩下处理是紫外线降解,通俗地说就是等太阳晒

因为面对氯乙烯这种棘手的化学物质,这已经是最大限度减少污染影响的办法了。

为掩盖化学泄漏事故,美国高调炒作“中国气球”,纸包得住火? - 天天要闻

美国使用的烧毁的办法,“有效”解决了氯乙烯泄漏的问题,只不过这个解决办法,是把氯乙烯变成了更具危害性的化学物质

第二个是在泄漏事件发生以后,当地政府起初疏散了周围大约2000名民众。

但是过了不久,当地又通知民众说,“事情已经得到控制”,要求取消疏散,让民众返回到家中

所以当地民众只能一边看着天上那朵怎么看都不像没事的化学黑云,一边回到自己家中,等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来的处理队伍。

第三个是逮捕记者。这起泄漏事件是在2月3号发生的。在泄漏发生以后,美国不少媒体派出记者前往当地采访调查。

然而绝大部分记者都被美国当地警方逮捕、控制,美国政府和美国主流媒体打了招呼,结果事件发生十天以来,美国媒体几乎“选择性失明”。

为掩盖化学泄漏事故,美国高调炒作“中国气球”,纸包得住火? - 天天要闻

直到这两天,美国再也压不住民众的舆论,才让这起泄漏事件被大部分美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人知道。

有不少美国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们作为一个美国人,甚至“比其他国家的人还晚知道这起灾难”

第四个就是炒作“中国气球”事件。泄漏发生在2月3号,随后美国就宣布在北美上空“发现了不明气球”

然后就是很多朋友已经了解的“中国气球”事件,美国使劲炒作,但就是拖着不击落这个气球。

直到气球要飘出美国了,再不打反而会丢面子,美国才派出f22战斗机,用一发价值40万美元的aim9x导弹击落这个气球

现在我们才知道,原来美国拖这么久,就是为了尽量转移美国人和全世界的注意力,别去关注俄亥俄州的那一场灾难。

为掩盖化学泄漏事故,美国高调炒作“中国气球”,纸包得住火? - 天天要闻

2 这次事故后果有多严重?

据外媒报道,这一次化学泄漏事故发生在2月3号,美国俄亥俄州一辆满载化工原料的火车发生出轨事故。

上面运载了10万加仑(约合500多立方米)氯乙烯,以及数十万加仑石油等其他化工原料,基本全部泄漏。

而且光是泄漏还不算完,这些化工燃料还烧起来了,现场燃起了熊熊大火

在这些化学物质里面,氯乙烯的燃烧是最为可怕的。因为其最终燃烧产物是二恶英,是一种高毒高致癌性的化学物质。

根据资料显示,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氯乙烯在经过多个中间环节后,最终将会产生数量可观的二恶英。

为掩盖化学泄漏事故,美国高调炒作“中国气球”,纸包得住火? - 天天要闻

所以在我们国家相关的规定中,涉及氯乙烯的运输、储存,都明确规定不得接近火源,甚至受热都不被允许,为的就是保证安全。

然而非常离奇的事情是,据美国媒体报道,当火车出轨事件发生以后,当地处理的办法居然是将泄漏的化学品点燃!

这简直就是觉得泄漏的氯乙烯不够意思,还要再添一把火把污染搞大一些

而且其燃烧产物在空气中经过光解以后,还会产生剧毒的光化学烟雾。要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这种东西是被当作化学武器来使用的

这两天俄亥俄州泄漏事故的新闻传到国内以后,有一些人急于帮美国掩盖过失,说“氯乙烯燃烧产物是氯化氢,不会有多少危害”。

且不说氯化氢溶于水之后,就是我们俗称的盐酸,大量的氯化氢将会为俄亥俄州当地带来严重的酸雨,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为掩盖化学泄漏事故,美国高调炒作“中国气球”,纸包得住火? - 天天要闻

而且这些人说的反应只是实验室中的理想条件,在俄亥俄州火车出轨现场,大量不同种类的化工原料混合在一起,氯乙烯燃烧生成的可不只是氯化氢这么简单

从相关资料和我们国内几起氯乙烯泄漏事件来看,在这种复杂情况下,氯乙烯燃烧除了生成二恶英这种高毒高致癌物以外,还有多种堪称“化武”的化学物质

那为什么国内有些人急于强调氯乙烯燃烧“无害”,美国处理方法“正确”呢?笔者觉得这也很有意思。

目前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俄亥俄州已经有30万人直接处于危险化学物质污染下,当地已经紧急疏散2000人(但随后当地又让这2000人返回,称“无需疏散”)。

为掩盖化学泄漏事故,美国高调炒作“中国气球”,纸包得住火? - 天天要闻

而如果美国对这起泄漏事件完全“摆烂”,那么在几个月后,这几十万加仑化工原料燃烧产生的危险化学物质,其污染的河流将会影响上千万人

外媒评价,这一次泄漏事故“堪比切尔诺贝利”

3 美国究竟怎么了?

化工工业是现代社会运转的基础之一。虽然很多人谈“化”色变,但是没有成熟的化工体系,就根本不可能有如今的现代生活

我们最常见的化工产品就是塑料。各位读者不妨这时候看看身边,有多少东西是塑料制作的,或者包含塑料零件?

所以,化工工业是必须要继续发展的,我们需要做的是严格管理化工生产流程、化工原料运输流程

比如说美国这次泄漏的氯乙烯,在我们中国,氯乙烯的长途运输是严格管制的

为掩盖化学泄漏事故,美国高调炒作“中国气球”,纸包得住火? - 天天要闻

我们中国的办法是就地生产就地使用,哪里的化工厂需要使用氯乙烯,就把制备氯乙酸的原料,也就是电石运送过去。

相比起气态的氯乙烯,固态的电石在运输上要安全得多,所以我们中国就避免了在运输环节上出现氯乙烯泄漏事故,仅有几次规模不大的工厂泄漏事故。

而美国近些年的化工管理问题频出,大规模的化工原料泄漏就发生了好几起,而且多数是由于管理流程疏忽导致

在泄漏事件处理上,美国也表现得极其不专业,就像这次对待氯乙烯,美国居然拿出了烧毁这种处理办法。

有外媒分析认为,这可能反映了美国国内化工体系的一个问题,就是人才断档,导致缺乏足够的专业人员来运输、管理化工原料,以至于问题频出。

而这次的氯乙烯泄漏,直接原因是火车出轨。

为掩盖化学泄漏事故,美国高调炒作“中国气球”,纸包得住火? - 天天要闻

考虑到最近美国在削减铁路运输行业的经费,减少铁路职员的工资,不少外媒都认为这导致美国铁路职员在维护铁路时“偷工减料”,从而导致了火车的出轨事故。

这从另外一个方面反映了美国现在的问题,那就是在多年的“去产业化”下,美国工业已经面临相当大的问题。

化工产业、铁路运输业可以说是工业的几大基础行业之一,美国连这些基础产业都已经问题连连,又如何保证美国经济能够继续具备竞争力呢?

再好的金融数字,脱离的实际的产业基础,也只是泡沫而已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进口原木里竟爬出4只毒蜘蛛!海关紧急拦截,其中一种毒液可致人中毒 - 天天要闻

进口原木里竟爬出4只毒蜘蛛!海关紧急拦截,其中一种毒液可致人中毒

近日,广州海关所属佛山海关关员在对2批进口原木进行查验时,发现集装箱内壁附着不少蜘蛛网。经进一步检查,现场关员在集装箱内截获4只活体蜘蛛。经送技术机构鉴定,确认上述蜘蛛为1只阿根廷啡黄蜘蛛和3只库拉卡维寇蛛,均属于外来物种。其中库拉卡维寇蛛属于有毒蜘蛛,其毒液含有神经毒素,被咬伤后可能会引起局部红肿和全...
中国芯片设备进口狂潮背后:买得越多,卡得越紧? - 天天要闻

中国芯片设备进口狂潮背后:买得越多,卡得越紧?

最近跟朋友聊起芯片产业,有个数字让我惊掉下巴——2024年全球芯片设备卖了1171.4亿美元,光咱们中国就买走了495.5亿,占比超过四成!这相当于全球每卖出三台造芯片的机器,就有一台是运往中国内地的。但细想之下,这个数字既让人振奋,又让人
卡式炉爆炸,多人被严重烫伤!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卡式炉爆炸,多人被严重烫伤!紧急提醒

最近不少人外出露营卡式炉成了必备品但千万要注意使用安全!5月3日北京一起卡式炉爆炸事故7人受伤登上热搜引发关注据媒体报道,北京的陈先生与邻居两家人五一假期在野外烧烤时,刚购入一个月、仅使用过两次的卡式炉突然爆炸,导致7人不同程度受伤,部分伤
颜宁再次打假:科学家不需要“完美人设” | 新京报快评 - 天天要闻

颜宁再次打假:科学家不需要“完美人设” | 新京报快评

▲颜宁在其微博发布声明,辟谣网传简历。图/颜宁微博截图知名科学家颜宁再次公开打假,打假的对象仍是假简历。据报道,5月4日,颜宁在其微博上发帖辟谣,“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并请微博节后尽快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