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奖+3!

2022年11月14日23:40:06 科学 1317

科学技术奖+3! - 天天要闻

喜报

近日

2022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

公布获奖名单

我校宿帅教授主持的成果

“轨道交通道岔转换设备状态感知与智能运维关键技术及应用”

获科技进步一等奖

冯其波教授主持的成果

“面向数控机床的激光多自由度误差同时测量关键技术及应用”

获技术发明一等奖

另外,巩思茜讲师参与的成果

“基于AI和机理模型的数控机床精密加工智能优化与控制技术”

获科技进步二等奖

科学技术奖+3! - 天天要闻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设立的面向全国仪器仪表领域的综合性奖项。2022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对申报项目进行了形式审查、初评、会评,共评选出一等奖21项,其中科技进步奖12项,技术发明奖9项;二等奖36项,其中科技进步奖32项,技术发明奖4项;三等奖33项,其中科技进步奖29项,技术发明奖4项;青年科技人才奖5人;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人。



一起来看看我校教师

获奖的主持成果

01


轨道交通道岔转换设备状态感知与智能运维

关键技术及应用


01

获奖成果简介


该项目从道岔转换设备复杂条件下的状态可感知性、多源噪声下的故障可诊断性、多变环境下的运维可适应性共三方面入手,形成了面向道岔转换设备智能运维的传感器技术体系,实现了对道岔转换设备力学、光学、电学等全方位、多维度的状态监测;自主创新了轨道交通道岔转换设备智能运维关键技术,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首创了道岔转换设备综合监测成套系统,实现了道岔转换设备综合监测与运维技术及管理模式自主创新。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已应用于我国18个铁路局、15个城市的27条城轨线路以及多个“一带一路”国家线路,道岔转换设备故障数量年均降幅15%以上,支撑了川藏铁路(拉林段)、京张高铁等多项国家重大铁路工程的安全运营,并走出国门,服务匈牙利、塞尔维亚等“一带一路”国家铁路建设,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图1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道岔转换设备故障智能诊断

科学技术奖+3! - 天天要闻

图2 道岔转换设备综合智能运维管理技术体系

科学技术奖+3! - 天天要闻

图3 轨道交通道岔转换设备状态监测成套装备



科学技术奖+3! - 天天要闻


02

科研团队简介


宿帅教授,北京交通大学智慧高铁前沿科学中心副主任、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长期从事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项目,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铁道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并获得国内外诸多学者正面引用和高度评价。


科学技术奖+3! - 天天要闻


目前科研团队有教授3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人,团队中青年结合,联合攻关,在道岔转换设备故障诊断、状态监测与寿命预测等方面理论及技术方面开展研究工作,攻克了一系列道岔转换设备智能运维关键技术难题。


科学技术奖+3! - 天天要闻


科学技术奖+3! - 天天要闻


02


面向数控机床的激光多自由度误差同时测量

关键技术及应用



01

获奖成果简介


面向“如何提高数控机床精度”国家重大需求,针对现有数控机床误差测量仪器存在“测不全、测不快、测不准,被欧美国家所垄断”两大突出问题,该项目提出了激光直接测量五轴数控机床42项几何误差仪器原理、数控机床三直线轴21项几何误差快速自动测量方法、基于单根保偏光纤耦合双频激光的直线轴/转轴/主轴多自由度误差同时测量方法与原理等;攻克光线漂移共路补偿、18误差单靶镜敏感、空间光线精确转向定位等关键技术;解决单根光纤传输正交偏振激光偏振方向控制、仪器自身误差补偿和不同类型数控机床统一测量模型等难题,首次研制出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高精度直接测量五轴数控机床42项几何误差仪器,具有测量参数全、综合测量精度高、测量效率高、测量无盲区等显著优点,已在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得到应用,并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美国专利3项,欧洲专利2项,中国发明专利12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通过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成果鉴定,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直线轴/转轴六自由度误差同时测量技术和五轴数控机床42项误差激光直接测量技术属国际领先水平。


科学技术奖+3! - 天天要闻

图1 激光高精度直接测量五轴数控机床42项误差原理示意图

科学技术奖+3! - 天天要闻

图2 面向数控机床的激光多自由度误差同时测量仪器

科学技术奖+3! - 天天要闻

图3 测量仪器在高端装备及航空航天行业的应用




02

科研团队简介



冯其波教授,光电检测与光电信息科研团队负责人,北京交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光学工程学科责任教授,北京市优秀教师,广东省东莞市创新科研团队带头人。主持各类科研项目经费累计近1亿元,其中包括: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个科研成果产业化,产值超过3.6 亿元。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奖项。目前兼任全国设备结构健康监测标准化工作组副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设备结构健康监测与预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副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计量仪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




目前科研团队有教授3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4人,讲师/工程师3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0余人。在高端装备制造与精密检测及轨道交通安全检测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科学技术奖+3! - 天天要闻




迎难而上,敢为人先

心怀使命,共创未来



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官方微信

编辑|伍嘉怡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