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上的城市遗址是否存在?金星文明为什么让人关注?

2022年10月11日20:01:58 科学 1980

金星,对人类来说,至今依旧是一个让人充满想象的星球。不过,如果说过去的人类好奇进行的现状,那么,现代人则是好奇金星的过去:那就是,金星上是否曾经存在过文明?为什么很多人关注金星文明?

1、金星:曾经的希望

曾几何时,近代的天文学家对地球周边的星球产生过畅想:既然地球可以拥有生命,那么,月球、火星甚至金星、太阳是否都存在生命?由于那时候人类对外星的探测,仅能依靠天文望远镜,所以,被浓厚大气层包裹的金星,不是人们喜欢观测的对象。反倒是月球和火星,是那时候天文学界热衷的话题。而且,人们认为:月球上存在月海,月海里面或许存在生物;火星上存在运河,火星上的人们似乎热衷从事水利工程。并且,地球上的物理学家,还在20世纪初期的时候,对火星发射过无线电信号,希望火星人能够收到,并且给予回复。当然现代的我们知道:火星上没有任何生物,自然而然,人类发射过去的无线电信号,火星不可能做出任何回复。

金星上的城市遗址是否存在?金星文明为什么让人关注? - 天天要闻

随着天文学、宇宙学乃至天体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月球和火星的条件,不足以支持生命在这里存活。自然而然,火星和月球上不可能存在生命。反倒是金星被大气层包裹,望远镜无法直接观测。或许,金星上会存在生物乃至文明?

于是,金星点燃了人类寻找地外文明的希望。

2、恐怖的金星

大约上世纪60年代,前苏联为了弄清楚金星的情况,于是对金星发射了大量的探测器。终于,在前苏联科学家努力工作下,金星的真相被人类发现,但同时,失望也随着而来:和金星相比,火星都算得上乐土——最起码,火星仅仅是干燥、荒凉没有氧气,而金星,光是地表气温就在500摄氏度左右——前苏联的探测器,不少都是因为无法忍受金星的高温而陷入毁灭。

此外,金星上时常会出现比地球上台风还要猛烈的风暴。并且是“风雨交加”的状态。当然,这个“雨”,也不是地球上的水组成的,而是硫酸组成的。

在金星的风雨交加气候下,前苏联的探测器即便能忍受金星的高温,也受不了金星的“风雨”。

金星上的城市遗址是否存在?金星文明为什么让人关注? - 天天要闻

探测器尚且无法长期工作的金星环境,更不用说生物在上面存活了。

对于金星恐怖的局面,人类于是认为:继续研究金星的意义已经不大。因此,天文学界转而更加关注火星。

3、金星的过去

不过,人类对金星的探测过程中,还是获得了大量关于金星情况的照片。比如著名的麦克斯韦山,就是金星上很著名的地标。而人类通过研读金星上的照片,赫然发现:金星上疑似存在大量的城市废墟,而且这些城市中的建筑物,外形上和地球上的金字塔十分相似。所以,有人于是产生猜想:或许曾经,金星上存在文明?只不过,因为金星的环境恶化,导致金星文明灭亡?而这些建筑,就是金星文明曾经存在的证据?

毕竟,虽然当下的金星无法让生命存活,但不代表几亿年前甚至几十亿年前,金星不能成为生命的乐土。

于是人类对金星的过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包括金星曾经的生物什么样子?金星文明的起止时间,乃至金星文明曾经达到的高度。

不过,随着近年来人类对金星的研究深入,关于金星文明的说法,似乎被推翻了。

4、金星海洋说的终结

曾经有学说认为,金星在几十亿年前曾存在金星海洋。所以,如同古地球海洋孕育出了地球生物一样,古金星的海洋,或许也曾为古金星孕育出了生物。

金星上的城市遗址是否存在?金星文明为什么让人关注? - 天天要闻

不过,近年来,科学家推翻了金星海洋说的理论。学者认为,金星从始至终都没产生出海洋。而且金星上存在大量的火山。这导致火山爆发后,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没有海洋制约,导致金星的温室效应愈演愈烈。金星演化的历史,丝毫没有给金星留下孕育生命的时间窗口。

而所谓金星的城市遗址,很可能只是一个误会而已:比如金星上的景物只是像城市遗址,但并不是。更何况,金星的环境,即便是存在过城市,也无法从几亿年前保存到今天。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 天天要闻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胃肠外科暨胃肠手术功能保护研究中心新技术应用沙龙上,一款名为DeepGuide的手术导航系统对外发布。该系统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使胃肠肿瘤手术的系膜完整率从75%升至98%。中山三院新技术应用沙龙现场。甄晓洲...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 天天要闻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中新网嘉兴5月13日电(记者 王逸飞)13日,在浙江嘉善举行的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这也是长三角首张跨域“生物多样性图谱”。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现场。浙江省生态...
11000年前的冒险,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类北迁传奇 - 天天要闻

11000年前的冒险,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类北迁传奇

在苏格兰斯凯岛发现的水下石圈和石器时代工具显示,约11000年前,人类已踏足如今的苏格兰北部。 这一发现表明,史前人类勇敢穿越苏格兰北部冰川肆虐、海岸线变幻莫测的险境,向北迁徙的距离远超此....
探访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430余项颠覆性技术项目展“科创雄心” - 天天要闻

探访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430余项颠覆性技术项目展“科创雄心”

极目新闻记者 荣枚“因聚而变,惟创则新”。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下,这句充满力量的话语成为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的生动注脚。5月13日,“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湖北行报道团走进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进入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展厅中央屹立着一棵“科创之树”。“劳动者”人形机器人、高产高蛋白宜...
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逝世,享年64岁 - 天天要闻

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逝世,享年64岁

沉痛悼念陆树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创面修复中心主任、上海市烧伤研究所原所长,《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常务编辑委员,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2日13时05分在瑞金医院逝世,享年64岁。陆树良教授专注于烧伤诊疗、创面修复及组织再生等学术研究,曾主持国家“...
阿司匹林在兰花种养中的科学应用 - 天天要闻

阿司匹林在兰花种养中的科学应用

在兰花种植领域,一种看似“跨界”的养护方法正逐渐被兰友们接受——利用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促进兰花生长、增强抗性。这一方法看似神奇,实则蕴含着植物生理学的科学原理。本文将从成分解析、作用机制、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系统阐述阿司匹林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