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北百万年古人类头骨化石到人类起源学说:非洲起源VS多地起源

2022年10月02日17:12:19 科学 1468

国家文物局:湖北发现古人类头骨化石, 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演化史

2022年,湖北学堂梁子遗址,发现“郧县人”3号头骨,引起巨大轰动。

该遗址此前已发现:2具距今约10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20余种哺乳动物化石和207件石制品,还发掘出2000多件石制品和少量动物化石。

“郧县人”3号头骨特点:埋在砂土地层中,包含露额骨(包括眉脊)、眼眶、顶骨、左侧颧骨和颞骨及枕骨左侧。

从湖北百万年古人类头骨化石到人类起源学说:非洲起源VS多地起源 - 天天要闻

郧县人三号头骨

“郧县人”3号头骨的意义:

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保留该阶段人类重要而稀缺的解剖学特征。

该化石处在古人类近200万年演化历程的中间和关键环节上,为探讨东亚古人类演化模式、东亚直立人来源、东亚直立人与智人演化关系等重大课题提供了翔实而关键的化石及文化证据。

更大的意义,“郧县人”3号头骨强有力地支撑了人类多地起源学说。

人类起源之猿类进化学说

猿类进化学说,将人类发展过程分成五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和现代人。

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420万-150万年前,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

能人:生活在距今200万-150万年前,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直立人:生活在距今200万-20万年前,会打造不同的石器,开始使用符号与基本的语言,学会了用火、并开始狩猎,是人类进化的最关键的一个阶段。

智人:生活在距今20-1万年前,非常接近现代人类,不仅完全直立,而且脑容量已经达到现代人的大小(平均为1360mL)。

从湖北百万年古人类头骨化石到人类起源学说:非洲起源VS多地起源 - 天天要闻

人类起源之猿类进化学说

猿类进化学说,为当前主流。

不过,对于人类到底起源于何地,又有许多分歧。

当前最主要的两派分别为:人类非洲起源学说,人类多地同源共起学说。

人类非洲起源学说

人类非洲起源学说的主要依据:

一)非洲古人类化石丰富

非洲古人类化石非常多,且化石年代久远。

比如:距今已有390~420万年之久的南方古猿化石,发现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

非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种类也多,高达十几种。

非洲能找到人类起源各个阶段的化石,包括南方古猿,直立人以及智人等阶段的化石。

二)线粒体之夏娃理论

夏娃理论认为:现代地球人,都是20万年前某个非洲女性祖先的后代。

夏娃的后代离开非洲,扩散到欧洲,亚洲等地,又经过百万年进化,而形成不同人种。

三)DNA片段实验,无生殖隔离

通过各种动物的血红蛋白氨基酸差异实验和DNA片段实验,来证实非洲起源学说。

通过古代化石提取的基因,与现代人类的Y染色体和基因组基因等进行对比分析。

还有根据各种基因突变点的当前分布来推断远古时代的人类情况。

四)现代人结构学,语言学等等

基于现代人结构学,甚至语言学的研究,来证明现代人起源于非洲。

人类多地同源共起学说

随着中国的古人类化石越来越多,传统支撑人类非洲起源学说的依据就越来越难以服众。

一)中国古人类化石越来越多

中国古人类化石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而且非常连续完整。

而且化石之间有着明显的体貌传承特征。

显然,中国本地的人类种群从未中断过,而是连续进化中。

二)线粒体研究太粗略

许多人受到圣经版的亚当和夏娃起源影响,以为基因突变是一次性单体突变成功,再扩散出去。

其实:相同物种在相同环境中,会有相同的基因突变概率。

人类从直立人进化到智人,不是某个猴子突然进化成功,一次性实现跳跃性进化。

而是经过漫长的时间进化,需要几百万年,上亿次基因突变,种群特征才能从量变引起质变。

许多人只认一个祖先,其实人类的祖先不可能如此的的单一。

我们用假设来反推祖先数量:

每个人有两个父辈(父亲和母亲),有四个爷爷辈(父亲的父辈,母亲的父辈)...

依次类推,每个人的祖辈,都有无数个,而不是简单地归为某一位。

三)DNA片段实验,人类无生殖隔离

从古化石中提取DNA,有许多缺陷,容易造成污染,准确性大打折扣。

以前认为:人与猩猩之间的基因有98%相同,人与人之间的基因差应该小于0.5%。

最新基因研究发现:不同人之间的基因差距超出想象。

人类之间没有生殖隔离,是非洲单点起源学说支持者常用来否定多地起源学说的依据之一。

川金丝猴滇金丝猴的领地如此接近,都有生殖隔离,而人类相隔万里却没有。

其实,华南虎东北虎也相隔几千公里,也没有生殖隔离。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

人类自从成为直立人之后,就和老虎一样,处于食物链的顶端

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物种,除非被岛屿之类的物理隔离,否则很难被隔离开,也就不会出现生殖隔离。

不过,对于人类来说,就算是岛屿也没法隔离开人类。

也就是说,成为直立人之后的人类,一直处于食物链最顶端,一直保持着全球基因交流

许多支持非洲起源学说的学者,常常有个错误观点:以为物种基因交流,必须是非洲直立人与东亚直立人直接面对面的交配,才能产生基因交流。

其实,物种基因的交流,基因的扩散,是以波状对外扩散的。

只要物种占领的领域没有被完全隔离,相互之间就可以通过一个村落连接一个村落的方式进行基因交流。

可以确定的是:直立人时期,直立人种就已经称霸整个世界岛,不存在被隔离的情况。

因此,古人类的基因突变是在全球范围内同时发生,同时多向交流,并且从未中断过。

古人类的基因交流从没中断过,因为不会产生生殖隔离现象。

不过,因为不同地区之间的种群基因交流宽带不同,不同时间段的基因突变数也不同,从而产生各种极具地方特色的亚种。

例如:华南虎与东北虎。

四)现代人结构学,语言学等等

这些学科都属于新学科,属于前期探索阶段,存在许多个人主观臆断。

其实,除了主流的猿类进化学说,还有许多脑洞更大的学说。

例如:神创说,外星人起源说,外星人基因改造说等等。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