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降雨-甲烷排放-越来越热-降雨更多-甲烷排放加速……”这个反馈回路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又一个不祥之兆。
如果二氧化碳是一个持续烘烤地球的烤箱,那么甲烷就是从中发出的一股冲击波:一种更强但寿命更短的温室气体。工业化时代以来,地球 1.2 摄氏度的升温约有 1/3 是由它造成的。自 2006 年至今,大气中的甲烷含量上升了近 7% ,过去两年更是出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跃升,尽管疫情减缓了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这可能还减少了甲烷的释放。现在,研究人员正在寻找这种神秘激增的原因。
他们追踪到了热带湿地的微生物。这是因为大气中的甲烷在碳-12(碳的较轻同位素)中的含量越来越高,而微生物是源头和证据——它们会做出轻碳的反应,使它们产生的甲烷具有独特的光特征。大多数气候科学家已经同意,2006 年后的甲烷激增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来自化石燃料。
南苏丹的苏德沼泽是非洲大陆最大的沼泽,自 2019 年以来,这里已经成为一个甲烷释放的热点地区,每年向大气中增加约 1300 万吨甲烷——超过全球年排放量的 2% 。研究人员认为,气候变化可能决定了东非湿地、亚马逊和北方森林的甲烷排放的速度——通过增加该地区的降雨来助长这一趋势。
研究人员发现,2010 年~ 2019 年东非甲烷排放卫星数据与印度洋的温度模式是同步的,印度洋的温度模式周期性地使非洲之角附近的水域变暖,导致陆地降雨增加。气候预测显示,随着全球持续变暖,将导致湿地地区排放更多的甲烷,成为吸热气体的热点地区。反过来,这又会加剧气候变暖和降雨——这是一个正反馈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