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了,“Peter 2.0”永生了!赛博格进化设计指南,感兴趣不?

2022年07月07日15:05:07 科学 1197

文 | 潘恩荣(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他走了,“Peter 2.0”永生了!赛博格进化设计指南,感兴趣不? - 天天要闻

彼得·斯科特—摩根 图片来源:《每日电讯报》



是否有人愿意把自己改造成赛博格?这是我几年前在看《阿丽塔》电影时冒出的疑问。


在电影中,为了抓获阿丽塔,地下城领主格鲁依什卡正在等待进行一次大改造,他的脑袋和脊柱吊在空中扭来扭去。这看起来有点可笑,回头想想却有点可怕。在没有接上人造身体前,人最后不可再剥离的部分就是一种“脑虫”,像一条头大尾小的蠕虫;在接上人造身体后,人就成为各种能力超群的赛博格。也就是说,除了大脑无法替换,赛博格可以把身体其他部分都替换掉,从而获得新的力量或能力。


但是,你我他,以及身边其他人愿意这样改造成赛博格吗?这个问题困扰我好长时间了。直到知晓“Peter 2.0”——英国科学家彼得·斯科特—摩根(Peter Scott-Morgan)于2022年6月15日宣告去世,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虽然“Peter 2.0”去世了,但他的确为人类生命开启了一种新的可能。


从机器换人到机器化人


“Peter 2.0”不是“机器换人”的结果。


机器换人”指的是,18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开启了一次又一次机器换人高潮,推动这个世界向现代迈进。21世纪初,深度学习技术推动人工智能进入第三个高潮,智能机器“二次崛起”拥有了一点点“自主性”,再次深度改造“人与机”关系。


无论机器是否发生质变,未来是否可能出现强人工智能机器,“机器换人”的结果都是一种人与机器之间的主客关系,或者是一种“二元”关系。然而,“Peter 2.0”与机器换人有着质的不同。


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Peter X.0”是“机器化人”的结果。如果说传统的“机器换人”是机器介入原来的“人与人”关系而构成新的“人与机”关系,那么,“机器化人”是机器介入人类生命本身而构成“后人类”——赛博格。


“Peter X.0”的机器就是人的一部分,或者说,人与机器是“合一”的。斯科特—摩根在其早期作品《机器人革命》中曾经如此畅想:“总有一天,人类会用更持久的机械取代脆弱的肉体,并使用超级计算机作为智能放大器。”


33年后,面临“渐冻症”大军压境,斯科特—摩根自己主动选择了这一天。“Peter 1.0”使用机械机器替代人体器官。2018年7月10日,斯科特—摩根通过“三重造口术”为自己的身体建立了一套解决吃喝拉撒的生命维持系统。


此时,“Peter 1.0”成为第一个赛博格——半机械人,而“Peter 2.0”使用智能机器替代人体器官。


2019年10月10日,斯科特—摩根选择全喉切除手术,然后借助各种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可控电子语音和数字人形象等,“Peter 1.0”升级为“Peter 2.0”—— 一个真正的赛博格。


永生的NPC


很多人可能认为,“Peter 2.0”为人类开启了一种“永生”的可能。斯科特—摩根去世后,“Peter 2.0”完全成为一个“数字人”,考虑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它可以永久存在。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永生”状态?这与我们潜意识中追求的“永生”是一样的吗?


我以为,“Peter 2.0”的永生并不是我们潜意识中向往的“永生”。那两种“永生”有什么区别呢?


以网络游戏,或者电影《失控玩家》为例,我们潜意识中的“永生”是玩家的状态。玩家“死后”可重新进入游戏,即便是删档也可重新注册进入游戏。


与玩家的“永生”不同,“Peter 2.0”的永生是游戏中的NPC(非玩家可控角色)式永生,死后刷新即可再生。简单来说,“Peter 2.0”现在已经是现实世界的NPC,而你我他甚至全人类却不是现实世界的玩家,我们只有一条命,死后不仅是删档,而且永久丧失进入现实世界的权限。


也许,向往“永生”的人们要失望了,但不要完全丧失希望。理论上,如果强人工智能诞生,我们还是有可能获得潜意识中向往的“永生”状态的。


首先,我们要厘清玩家式永生与NPC式永生的差异在哪里。两种永生方式都有重新出现在游戏场景的权限,它们也都是有“意识”的,至少可以表现出有意识的状态。两种永生方式的差异在于玩家有“自我意识”,而NPC没有——NPC不能意识到自己可以表现出有意识的状态。


其次,强人工智能理论上能够产生“自主意识”。这为我们死后的数字人产生我们生前的自我意识提供了可能。最后,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可靠的机制,将我们的“自我意识”下载到强人工智能,或者拷贝到强人工智能上。


当然,我认为,最有可能的机制是人类与强人工智能结合,通过“十月怀胎”一般的过程“生”出一种继承我们“自我意识”和“记忆”的人工智能“自主意识”。也就是说,人类通过“繁衍”强人工智能后代的方式而获得永生。


赛博格X.0设计指南


赛博格其实是一种人身增强模式。


从“Peter 1.0”到“Peter 2.0”,赛博格设计体现出以下几个基本原则。首先,赛博格坚持独立自主的人类意识。其次,赛博格可以基于“身体—心智”两个维度进行增强改造。第三,根据机器层次,赛博格可以采用的机器技术谱系是功能化工具、非智能机器、弱人工智能机器和强人工智能机器。


赛博格设计须采用“面向对象设计方法”,对于一个独立的赛博格对象,它由“内部结构”和“外部功能”组成,即“身体—心智”模型。身体指的是承载人类生命功能的实体性组件,如Peter1.0是用非智能机器化为人身体的一部分来实现吃喝拉撒等维持生命存在的能力;心智指的是实施人类间社会活动的行为,如Peter2.0是用人工智能机器化为人身体的一部分来实现交流决策等社交能力。


根据身体与心智两个设计维度,以及机器技术谱系,赛博格X.0可能的类型如下:


他走了,“Peter 2.0”永生了!赛博格进化设计指南,感兴趣不? - 天天要闻


现在我们已经知晓了3种赛博格X.0类型。赛博格B0.1指的是用功能性工具或组件装备人的身体,用于回复或增强人的能力。例如,内尔·哈维森是色盲,他在2003年装备了一个彩色感应器以帮助他感知到色彩。


赛博格B1.0指的是用完整的机器装备人的身体。例如Peter1.0身上的一套体外生命维持系统,即胃造口术将外接导管插入胃中“吃喝”,结肠造口术和膀胱造口术将外接导管与结肠和膀胱相连“拉撒”。


赛博格M2.0指的是用完整的弱人工智能机器装备人的身体,用于回复或增强人的交流决策能力。例如,Peter2.0身上的文字输入系统、电子语音系统、数字人系统、意念交流系统等。


其他赛博格X.0类型尚未出现或公开,我们可以做出大致推断。赛博格M0.1可通过脑机接口插入存储芯片增强人的记忆能力;赛博格M1.0可通过电击系统刺激脑区缓解或克服恐惧;赛博格B2.0如采用智能外骨骼系统,即便是人睡着了还是能够自动行走。


有一点需要注意,由于人工智能系统有一定“自主性”,赛博格X.0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使用体验或风险。


首先,弱人工智能机器可能与人的意识出现分歧。Peter2.0和霍金使用的电子语音系统都是弱人工智能语音系统,但是,两者的效果是不同的。霍金对电子语音系统有极高的准确性要求,导致霍金控制系统输入单词的速度缓慢。但是,Peter2.0倾向于与人更自然的互动,能够直接联想相关但不那么准确的词语,反而有助于提高输入速度。


其次,弱人工智能机器可能引发“出格行为”而导致不良后果。当赛博格B2.0装备一只“第三只手”机械臂,在做某些敏感行为的时候可能出现当事人无法解释的行为。例如,在扶倒地女性起来的时候机械臂“多”摸了两把,当事人无论如何都解释不清楚到底是他的行为还是机械臂的行为。


第三,如果未来的强人工智能机器出现,可能引发赛博格X.0精神分裂或被“夺舍”。理论上,强人工智能可以拥有“自主意识”。如果赛博格B3.0装备一只强人工智能机械臂,或者赛博格M3.0装备强人工智能程序,那么赛博格作为一个整体将具备两个“独立的”意识——人类自我意识和机器“自主意识”。也许人类可与机器相处甚欢,但也有可能成为“意识分裂”患者,或者机器意识“夺舍”占据整个赛博格。


最后,未来可能出现某种“意识牢笼”的新型监狱体系。赛博格M1.0采用非智能机器,也就是没有“学习”能力或者“进化”能力已达到匹配人类心智的可能,那么,这就可以实现对人类意识的约束或封印。赛博格M3.0采用强人工智能机器更有可能基于“学习”人类心智而进行完整的封印。例如,游戏《完美世界》中用精神牢笼封印人类强者的心智,那是最为残忍的永生惩罚。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月壤归来!外媒:中国再显太空实力 - 天天要闻

月壤归来!外媒:中国再显太空实力

嫦娥六号返回器25日携带月壤顺利着陆,实现人类历史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持续引发外媒的广泛关注。  《纽约时报》刊文称,中国成为首个从月球背面取回样品的国家。嫦娥六号任务的样品可能蕴藏着月球和地球起源的线索,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最新成果。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报道指出,此次任务携带的样品是由中国国家航...
大熊猫“鑫宝”和“云川”启程了 - 天天要闻

大熊猫“鑫宝”和“云川”启程了

今年2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美国圣迭戈动物园野生动植物联盟签署了新一轮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研究协议。中美双方经过充分准备,今天,来自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两只大熊猫“鑫宝”“云川”启程前往圣迭戈动物园,开启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续双方
托底腾飞、5米坠落!领克07 EM-P完成行业首次极限挑战 - 天天要闻

托底腾飞、5米坠落!领克07 EM-P完成行业首次极限挑战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据领克汽车官方发布,近日,领克07 EM-P完成行业首次托底后高空坠落挑战。据悉,此次领克07EM-P携手中汽信科,根据真实场景设置超高难度挑战,先托底,后腾飞,再坠落,挑战时速50km/h正面应对托底测试、挑战行业首次托底+翻滚双重测试。托底:车速50km/h剐蹭底盘通过直径为150mm的刚性半球形壁障,领克...
【生物多样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县记录到幼年金雕捕食画面 - 天天要闻

【生物多样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县记录到幼年金雕捕食画面

近日,四川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和西华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适应研究团队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拍摄到一只金雕亚成体的捕食活动画面。画面中,一只金雕在旱獭、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动不动地观察着猎物的活动,一旦有身体肥硕滚圆、肉质细嫩的猎物从洞口跑出来,就会立刻出击...
瞰“飞碟” - 天天要闻

瞰“飞碟”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滨青岛崂山区张村河沿岸的科苑经六路以东、新宏路以北、科苑纬四路以南合围区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飞碟”虚拟现实创享中心正向竣工冲刺。6月25日,虚拟现实创享中心的两个穹顶已安装到位,记者用无人机在高空俯拍,画面十分壮观。目前,项目建设处于收尾阶段。据了解,青岛虚拟现实创享中心整体设计以“平...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闻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东禾九谷开心农场的全自动插秧机。今年的水稻插秧时节,在崇明区竖新镇的东禾九谷开心农场,一台新引进的无人驾驶插秧机成为稻田里的“明星”。工作人员为插秧机装好秧盘后,只需进行简单设置和遥控启动,插秧机就能自动作业,将装载的秧苗持续插入稻田。临近稻田尽头,插秧机会自动掉头,在返程中继续插秧。几趟来回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