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2024年06月15日00:50:11 科学 9293

介绍在基因编辑技术不断创新的前提下异种移植取得的最新成果,评述并指出异种移植大规模临床应用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导 读


由于器官衰竭等待器官移植患者数量与供体数量短缺的严重失衡情况,器官短缺仍然为限制器官移植技术发展的瓶颈。近年来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异种移植开始频繁进入临床试验,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然而,异种移植仍面临排斥反应、伦理、费用等问题。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张轶西主治医师与杨鋆教授等人介绍了异种移植技术的发展历程,评述了异种移植临床应用的最新成果,指出了异种移植未来在临床应用面临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案。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图1 器官移植及异种器官移植的发展简史


异种移植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

据who数据统计全球有近400万器官衰竭患者,包括肝脏、肾脏、心脏、肺脏等。其中300万患者等待器官移植中病逝,同时,每年新增100万~150万的器官衰竭患者。对于器官衰竭,器官移植是唯一有效根治方式。现实中,很多人因等不到人类器官而失去生命。异种移植是将动物来源的活细胞、组织、器官以及体液移植入或输注到人类受体中。异种移植的发展动力源自临床移植的人体器官供应严重不足。器官捐献难以满足现阶段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数量,异种移植是解决器官短缺的重要途径。而异种肝移植不受供体数量限制,可使更多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获益,未来可能完全替代同种器官移植。特别是对于急性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肝移植是唯一救命方式。因此,现阶段将异种器官移植作为一种暂时的同种器官移植替代治疗手段,或让患者自身器官经过移植器官的帮助后功能得以恢复。从这个层面来讲,异种器官移植就有非常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异种移植临床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1年至2023年,异种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均取得巨大进步,美国相继开展了4例基因编辑猪-脑死亡受体肾脏移植、1例基因编辑猪-脑死亡受体心脏移植、2例基因编辑猪-人心脏移植手术,这一系列医学突破引发了广泛关注,使得以基因编辑猪为供体的异种移植成为缓解移植器官短缺的新希望,极大地鼓舞着科研工作者。近期国内异种移植临床应用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24年3月10日西京医院窦科峰院士团队进行首次基因编辑猪肝脏异位移植到脑死亡受者,术后24小时肝功能及胆汁分泌良好。5月17日孙倍成教授团队成功把基因编辑猪肝脏移植给71岁巨大肝癌受者,术后1周肝功能良好。5月22日董家鸿院士团队进行首次基因编辑猪肝肾联合移植给脑死亡受者,术后肝肾功能良好。


异种移植的发展方向

随着异种移植临床研究的开展,安全性和伦理考虑已成为讨论的重点,需要严格的伦理法规。关于临床异种移植的监管挑战和伦理问题正在全球范围内被提出。早在2003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首次发布了异种移植指南,2016年更新了异种移植的指导方针和法规,以更好地规范和安全进行异种移植的临床试验。全球首例猪肝脏到人体的移植成功,为以后肝脏移植到人体的长期存活提供了借鉴,也为将来其他器官移植到人体提供了经验与技术。相信很快会有更多的异种移植临床研究在国内外开展,来共同推进异种器官移植从实验阶段到临床应用。




责任编辑


高 毅    深圳大学




本文内容来自the innovation姊妹刊the innovation medicine第2卷第2期以commentary发表的“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ene-editing technology is making xenotransplantation increasingly common in clinical practice” (投稿: 2024-03-25;接收: 2024-05-25;在线刊出: 2024-05-26)。


doi: https://doi.org/10.59717/j.xinn-med.2024.100074


引用格式:zhang y., j. p., and yang y. (2024).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ene-editing technology is making xenotransplantation increasingly common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2(2), 100074.



作者简介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杨 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结直肠肿瘤的微创外科治疗(包括机器人及腹腔镜手术),遗传性相关结直肠疾病(林奇综合征、fap等),年轻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近年来,在胃肠外科的顶级期刊diseases of the colon and rectum、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bmc cancer等发表论文,总影响因子50余分。相关专业学术活动任职包括:2018年入选美国外科学院fellow(facs);美国结直肠外科学会(ascrs)会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员,美国临床机器人外科协会(crsa)会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消化系统疾病诊疗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体育总局首批聘为“中国冰雪医务专家”;国家公共营养师,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通讯编委,the innovation杂志青年编委,ame系列、dcr等sci杂志审稿人。


https://www.bfh.com.cn/html/doctors/main/detail_253.html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张轶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主治医师。专注于肝胆胰外科良恶性肿瘤的微创治疗,终末期肝病肝脏移植诊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省部级基金项目。目前已发表文章30余篇,相关研究发表在知名肿瘤期刊cancer cell int, int j oncol, aging-us, front immunol, j cell mol med等。主要研究课题为胰腺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肝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肝缺血再灌注研究、脂肪肝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研究成果多次受邀参与国际大会口头演讲。任中国医疗保健促进会微创诊疗分会 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消化系统疾病诊疗分会 委员。任medical science monitor,annals of transplantation审稿人。个人荣誉:1.参加2019年american transplantation congress(美国移植大会,美国波士顿)的大会发言和壁报发言,获best poster;2.参加2020年american transplantation congress(美国移植大会,美国费城)的大会发言和壁报发言,并获young investigator award;3.参加2018年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大会并发言;4.参加2019全国器官捐献学术交流大会并发言;5.参加2019年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大会并发言。




往期推荐

_

单细胞多组学鉴定低免疫状态下肝移植患者术后免疫重塑的动态演变规律

_

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巩固化疗 vs 异基因移植

_

里程碑:人类首次成功接受猪心移植


_

媲美cas9活性的新型基因编辑工具cas-sf01

_

基于cas9祖先蛋白的迷你型基因编辑器

_

crispr/cas9体系编辑线粒体dna的直接证据

_

treg核心转录因子foxp3识别与结合dna的新模式

_

大规模宏基因组数据集上的抗生素耐药性基因(arg)富集图谱和新功能发现

_

泛癌的蛋白基因组研究:对抗肿瘤的多维度侦察与全方位探索?

_

大型真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正迅速涌现


_

生物反应也讲究先来后到:dnaq在crispr‒cas系统中的作用

_

高通量ffpe样本单细胞dna测序技术有望充分利用临床组织标本资源

_

人源化免疫系统小鼠肺部的抗感染免疫应答

_

解密kras抗药性:蛋白质稳态网络的重要角色

_

aa467197调控nlrp3炎症小体超活化


_

肿瘤微生物或已成为免疫治疗中的“助推器”?

_

rxr——核内外双重调控肿瘤发生的关键因子

_

rna修饰:克服肿瘤免疫逃逸的潜在靶点

_

尾部锚定蛋白的特异定位与监测机制





the innovation 简介




the innovation是一本由青年科学家与cell press于2020年共同创办的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向科学界展示鼓舞人心的跨学科发现,鼓励研究人员专注于科学的本质和自由探索的初心。作者来自全球58个国家;已被139个国家作者引用;每期1/5-1/3通讯作者来自海外。目前有196位编委会成员,来自21个国家;50%编委来自海外(含39位各国院士);领域覆盖全部自然科学。the innovation已被doaj,ads,scopus,pubmed,esci,inspec,ei,中科院分区表(1区)等收录。2022年影响因子为33.1,2023年citescore为38.3。秉承“好文章,多宣传”理念,the innovation在海内外各平台推广作者文章。


期刊官网:

www.the-innovation.org

期刊投稿(submission):

[email protected]



logo|期刊标识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see the unseen & change the unchanged

创新是一扇门,我们探索未知;  

创新是一道光,我们脑洞大开;  

创新是一本书,我们期待惊喜;  

创新是一个“1”,我们一路同行。



the innovation 姊妹刊


_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_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_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编辑新突破: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闻



赞助单位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大熊猫“鑫宝”和“云川”启程了 - 天天要闻

大熊猫“鑫宝”和“云川”启程了

今年2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美国圣迭戈动物园野生动植物联盟签署了新一轮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研究协议。中美双方经过充分准备,今天,来自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两只大熊猫“鑫宝”“云川”启程前往圣迭戈动物园,开启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续双方
托底腾飞、5米坠落!领克07 EM-P完成行业首次极限挑战 - 天天要闻

托底腾飞、5米坠落!领克07 EM-P完成行业首次极限挑战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据领克汽车官方发布,近日,领克07 EM-P完成行业首次托底后高空坠落挑战。据悉,此次领克07EM-P携手中汽信科,根据真实场景设置超高难度挑战,先托底,后腾飞,再坠落,挑战时速50km/h正面应对托底测试、挑战行业首次托底+翻滚双重测试。托底:车速50km/h剐蹭底盘通过直径为150mm的刚性半球形壁障,领克...
【生物多样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县记录到幼年金雕捕食画面 - 天天要闻

【生物多样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县记录到幼年金雕捕食画面

近日,四川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和西华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适应研究团队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拍摄到一只金雕亚成体的捕食活动画面。画面中,一只金雕在旱獭、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动不动地观察着猎物的活动,一旦有身体肥硕滚圆、肉质细嫩的猎物从洞口跑出来,就会立刻出击...
瞰“飞碟” - 天天要闻

瞰“飞碟”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滨青岛崂山区张村河沿岸的科苑经六路以东、新宏路以北、科苑纬四路以南合围区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飞碟”虚拟现实创享中心正向竣工冲刺。6月25日,虚拟现实创享中心的两个穹顶已安装到位,记者用无人机在高空俯拍,画面十分壮观。目前,项目建设处于收尾阶段。据了解,青岛虚拟现实创享中心整体设计以“平...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闻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东禾九谷开心农场的全自动插秧机。今年的水稻插秧时节,在崇明区竖新镇的东禾九谷开心农场,一台新引进的无人驾驶插秧机成为稻田里的“明星”。工作人员为插秧机装好秧盘后,只需进行简单设置和遥控启动,插秧机就能自动作业,将装载的秧苗持续插入稻田。临近稻田尽头,插秧机会自动掉头,在返程中继续插秧。几趟来回后,工...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 天天要闻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近日,关于杨幂论文的争议在学术界和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据报道,杨幂所提交的论文查重率异常低,仅为0.9%,且字数远远达不到发刊标准,这不禁让人对其论文的质量和原创性产生质疑。更为引人关注的是,论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这一发现更是加剧
嫦娥六号轨道器正前往执行拓展任务!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轨道器正前往执行拓展任务!

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为期53天的“嫦娥六号”任务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时20分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嫦娥六号”轨返组合体(轨道器与返回器组合体)注入高精度导航参数。此后,轨道器与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约5000千米处解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