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院士”吴剑旗:让隐身飞机显形

2022年07月07日09:24:02 科学 1322


“走近院士”吴剑旗:让隐身飞机显形 - 天天要闻

吴剑旗院士(右一)在中国电科38所微波暗室指导科研人员进行装备测试工作。

  雷达被誉为“千里眼”,能够远距离发现和定位飞机。“隐身飞机出现以后,雷达不能及时探测,‘千里眼’就变成了瞎子。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电科38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吴剑旗说:“我们的工作,就是让‘千里眼’复明!让隐身飞机显形! ”

  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美国隐身飞机首次大规模投入实战,在对手无法发现的情况下,摧毁并瘫痪其防御体系和指挥体系,后续常规力量再肆意轰炸。隐身飞机在战争中的表现,让从事雷达研究的科技人员感受到巨大挑战。

  此时的吴剑旗,进入中国电科38所才一年时间。作为一名年轻的雷达人,他积极申报课题,决心攻克反隐身技术、保卫国家安全,在1992年成功获得重点预先研究课题计划的支持。

  让隐身飞机显形,首先要了解它的设计原理。吴剑旗通过研究发现,隐身飞机是通过改变外形来大幅度减小雷达回波的。但是,当电磁波的波长与飞机的尺寸接近时,飞机改变外形对雷达回波的影响就变得非常小,甚至几乎不起作用。

  什么电磁波与飞机尺度比较接近呢?答案是米波!顾名思义,这是一种波长接近米级或在米级附近的电磁波。 “隐身飞机的回波在米波段增大,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得比较强的回波信号,从而发现隐身飞机。 ”吴剑旗找到了从米波雷达突破反隐身技术的方向。

  当吴剑旗开始米波雷达研究时,大家并不看好,因为米波雷达探测盲区大、测距精度差、分辨率低,一度成为落后的代名词。吴剑旗说:“我们要让米波雷达发挥优点、克服缺点,这些在当时都是世界性难题。 ”

  20年潜心研究,20年大胆实践。吴剑旗带领团队不懈奋斗,逐渐探索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理论,建立了基础数据模型和相应的独有设计方法,反隐身米波雷达终于在2011年变成了装备。

  进入雷达领域32年,吴剑旗如今已成为一名妥妥的雷达 “达人”。他参与研制的DBF体制三坐标雷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标志着中国雷达首次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主导研制的稀布阵综合脉冲孔径雷达试验系统、机动式米波三坐标雷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我国反隐身雷达装备空白,主要指标世界领先。

  “现在,反隐身米波雷达已经形成了批量装备,在我国周边重要方向都形成了探测覆盖,经过演练,其实际探测性能和我们的设计指标是相吻合的。 ”吴剑旗自豪地说。

  在祖国广袤的陆地和海洋上,当我们抬头仰望,反隐身雷达作为大国利器,正在守卫着每一寸天空。(记者 徐国康 张理想 许昊 摄影报道)

“走近院士”吴剑旗:让隐身飞机显形 - 天天要闻

吴剑旗

  ·院士名片·

  吴剑旗,1966年生于四川宜宾,雷达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电科38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专注米波反隐身雷达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研制工作,主持研制成功我国首型米波三坐标(3D)雷达、世界首部米波稀布阵4D雷达和米波搜索制导雷达等反隐身装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三)、二等奖3项(均排名第一),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出版专著多部。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走近院士”吴剑旗:让隐身飞机显形 - 天天要闻

吴剑旗院士在中国电科38所微波技术研发中心了解自主可控微波芯片研发情况。


“走近院士”吴剑旗:让隐身飞机显形 - 天天要闻

吴剑旗院士在中国电科38所微波集成中心专心致志处理微波组件封装问题。


“走近院士”吴剑旗:让隐身飞机显形 - 天天要闻

吴剑旗院士(右)在中国电科38所微波中心和科研人员商酌先进封装技术。

“走近院士”吴剑旗:让隐身飞机显形 - 天天要闻

矢志创新,吴剑旗坚守在中国电科38所科研工作第一线。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大熊猫“鑫宝”和“云川”启程了 - 天天要闻

大熊猫“鑫宝”和“云川”启程了

今年2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美国圣迭戈动物园野生动植物联盟签署了新一轮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研究协议。中美双方经过充分准备,今天,来自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两只大熊猫“鑫宝”“云川”启程前往圣迭戈动物园,开启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续双方
托底腾飞、5米坠落!领克07 EM-P完成行业首次极限挑战 - 天天要闻

托底腾飞、5米坠落!领克07 EM-P完成行业首次极限挑战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据领克汽车官方发布,近日,领克07 EM-P完成行业首次托底后高空坠落挑战。据悉,此次领克07EM-P携手中汽信科,根据真实场景设置超高难度挑战,先托底,后腾飞,再坠落,挑战时速50km/h正面应对托底测试、挑战行业首次托底+翻滚双重测试。托底:车速50km/h剐蹭底盘通过直径为150mm的刚性半球形壁障,领克...
【生物多样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县记录到幼年金雕捕食画面 - 天天要闻

【生物多样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县记录到幼年金雕捕食画面

近日,四川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和西华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适应研究团队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拍摄到一只金雕亚成体的捕食活动画面。画面中,一只金雕在旱獭、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动不动地观察着猎物的活动,一旦有身体肥硕滚圆、肉质细嫩的猎物从洞口跑出来,就会立刻出击...
瞰“飞碟” - 天天要闻

瞰“飞碟”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滨青岛崂山区张村河沿岸的科苑经六路以东、新宏路以北、科苑纬四路以南合围区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飞碟”虚拟现实创享中心正向竣工冲刺。6月25日,虚拟现实创享中心的两个穹顶已安装到位,记者用无人机在高空俯拍,画面十分壮观。目前,项目建设处于收尾阶段。据了解,青岛虚拟现实创享中心整体设计以“平...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闻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东禾九谷开心农场的全自动插秧机。今年的水稻插秧时节,在崇明区竖新镇的东禾九谷开心农场,一台新引进的无人驾驶插秧机成为稻田里的“明星”。工作人员为插秧机装好秧盘后,只需进行简单设置和遥控启动,插秧机就能自动作业,将装载的秧苗持续插入稻田。临近稻田尽头,插秧机会自动掉头,在返程中继续插秧。几趟来回后,工...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 天天要闻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近日,关于杨幂论文的争议在学术界和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据报道,杨幂所提交的论文查重率异常低,仅为0.9%,且字数远远达不到发刊标准,这不禁让人对其论文的质量和原创性产生质疑。更为引人关注的是,论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这一发现更是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