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惨的宇航员!

2024年05月19日23:35:17 科学 1862

谢尔盖·克里卡廖夫,这位苏联宇航员的传奇经历,无疑是人类航天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太空生涯跨越了苏联和俄罗斯两个时代,见证了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新篇章。克里卡廖夫不仅以其卓越的航天技术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更以其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成为了宇航员们心中的楷模。


历史上最惨的宇航员! - 天天要闻

在苏联时期,克里卡廖夫就已经展现出了他过人的航天才华。1985年,他被选拔为苏联宇航员,并开始了严格的训练。仅仅三年后的1988年,他就迎来了自己的首次太空之旅。他与另一名苏联宇航员沃尔科夫共同乘坐联盟TM-7号宇宙飞船,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起飞,前往和平号空间站。在长达115天的太空停留中,他们成功地为和平号空间站安装了新的模块,并进行了多项重要的科学实验。这次成功的太空任务,让克里卡廖夫在航天领域崭露头角。


然而,真正的挑战还在后头。1991年,当克里卡廖夫再次乘坐联盟TM-12号飞船前往和平号空间站时,他并不知道自己将见证一个时代的结束。就在他在太空执行任务期间,苏联解体了。身在外太空的克里卡廖夫和沃尔科夫成为了苏联的最后两名宇航员,他们也因此被戏称为“最后的苏联人”。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克里卡廖夫并没有退缩。他坚持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并在1992年3月乘坐联盟TM-13号飞船安全返回地球。此时的他,已经从一个苏联公民变成了一个俄罗斯公民。


历史上最惨的宇航员! - 天天要闻

苏联解体后,美国和俄罗斯在航天领域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合作。克里卡廖夫作为俄罗斯的代表,被选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机组,准备前往和平号空间站开展任务。为了这次任务,他前往美国进行了长时间的训练。1994年2月3日,克里卡廖夫与其他五位美国宇航员一起乘坐发现号航天飞机起飞。这是美俄之间的第一次太空合作,也是克里卡廖夫第一次乘坐美国航天飞机执行任务。在这次任务中,美俄宇航员共同完成了地球观测、材料试验、生命科学试验和测试设备的任务。他们的成功合作,为后来的国际空间站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上最惨的宇航员! - 天天要闻

进入21世纪后,克里卡廖夫的太空生涯迎来了新的高峰。他先后多次乘坐联盟号和美国的航天飞机执行太空任务,成为了世界上在太空累计停留时间最长的宇航员。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工作。2000年11月30 日,克里卡廖夫搭乘联盟TM-31号飞船抵达国际空间站,成为了国际空间站的第一批常驻人员。他在空间站上协助安装了新的太阳能电池板命运号实验舱,为空间站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次任务持续了142天,直到2001年3月21日他才搭乘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返回地球。


历史上最惨的宇航员! - 天天要闻

然而,克里卡廖夫的太空生涯并没有就此结束。2005年4月15日,他作为联盟TMA-6号飞船的指令长再次起飞,开始了他的最后一次太空之旅。在这次任务中,他担任了国际空间站第11任站长,并完成了两次太空行走任务,为空间站安装了新的气阀。这次任务不仅让克里卡廖夫创造了新的太空累计停留时间纪录(803天9小时39分钟),也让他成为了人类航天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


如今,虽然克里卡廖夫已经告别了太空生涯,但他的传奇故事将永远激励着后来的宇航员们不断前行。他的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类航天史上。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广州科普之夏”来了!上千场活动打造暑期科普文旅盛宴 - 天天要闻

“广州科普之夏”来了!上千场活动打造暑期科普文旅盛宴

暑期科普文旅盛宴等你来打卡!7月4日,南都记者从“广州科普之夏”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广州科普之夏”主题活动将于7月5日至8月31日举办。暑假期间,超150家科普基地、科普资源单位将联合推出上千场涵盖科普展览、研学实践、互动体验等形式的特色活动,让大家在游玩中学习科学知识,享受科普乐趣。活动将打造八大系列科普...
暑期电力探秘:“电博士” 带娃解锁科学魔法 - 天天要闻

暑期电力探秘:“电博士” 带娃解锁科学魔法

7月4日的广西科技馆里,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像夏日蝉鸣般热闹——当“电博士”将瓶子里的“水”轻轻注入模型托盘上的“小碗”,另一侧的模型托盘上的彩色碎纸突然飞起,然后像天女散花一样落下,前排的小朋友们瞬间瞪大了眼睛,有的攥着妈妈的手直晃:“原来电会藏在瓶子里!”这场由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与广西科技馆联手打造...
扎堆!4号台风即将生成!或在我国这里登陆 - 天天要闻

扎堆!4号台风即将生成!或在我国这里登陆

热点新闻广西3市发布最新人事信息速看!这场活动事关小学生!今年3号台风刚生成不久,4号台风又即将生成了!7月4日,记者了解到,7日前,南宁市晴热有分散阵雨,9日至11日,受热带辐合带影响,南宁市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眼下,海面上有3号台风“木恩”和一个“准台风”在活动。7月4日8时,“木恩”位于日本东南方的西北...
地大团队研发出新型紫外线检测技术    将检测价格降低百倍 - 天天要闻

地大团队研发出新型紫外线检测技术 将检测价格降低百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易颖教授团队研发的紫外线检测设备,只有手掌大小,成本不超过6元钱。受访者供图湖北日报讯(记者张歆、通讯员孙彦钦、李洁)7月4日,记者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易颖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出新型紫外线检测技
球幕科普电影《何以知天》在北京天文馆首映 - 天天要闻

球幕科普电影《何以知天》在北京天文馆首映

7月4日,一部以天文学家探索宇宙的方法论为主题的球幕科普电影《何以知天》在北京天文馆宇宙剧场首发。这部历时一年打磨、融合尖端科技与人文情怀的科普巨制即将在暑期登陆北京天文馆,为公众尤其是小朋友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