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 肿瘤内部细菌通过“重塑”免疫细胞组份影响治疗效果

2022年07月05日04:09:16 科学 1471

免疫治疗为众多肿瘤治疗带来了新希望,但是存在通常只有部分患者有应答。前期研究认为部分患者对免疫治疗无效的原因是肿瘤内部抑制免疫反应的微环境,并且肠道菌群对免疫治疗的效果有影响,但是机制不明(1)。

美国国立卫生院NIHRomina Goldszmid等研究人员发现肿瘤内部的细菌对肿瘤微环境以及患者对免疫治疗药物的反应有重要影响。药物响应患者的菌群可以通过调整肿瘤内部单核吞噬细胞的比例,产生或募集更多的单核细胞以及DC细胞营造免疫活跃的微环境限制肿瘤生长并对抗肿瘤药物敏感。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个过程依赖STING信号通路与Type I IFN(2)。

Cell | 肿瘤内部细菌通过“重塑”免疫细胞组份影响治疗效果 - 天天要闻

药物响应患者菌群改善肿瘤微环境限制肿瘤生长(2)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通过高纤维的食物(文中用的含30%果胶的食物)就可以积极改善小鼠肠道菌群以及肿瘤微环境,促进其免疫响应(2)。

Cell | 肿瘤内部细菌通过“重塑”免疫细胞组份影响治疗效果 - 天天要闻

高纤维食物改善肿瘤微环境限制肿瘤生长(小鼠实验)(2)


研究人员表示该项工作说明菌群在肿瘤微环境与药物响应起的关键作用,是一个重要的可干预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靶点(2)。

该项工作2021年10月7日发表在Cell(2)。

Comments:

肠道菌群确实是一个易转化易应用的干预靶点,但是毕竟非常复杂,需要严格控制变量,谨慎建立因果关联。

Cell | 肿瘤内部细菌通过“重塑”免疫细胞组份影响治疗效果 - 天天要闻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1)01066-7

通讯作者简介:

Cell | 肿瘤内部细菌通过“重塑”免疫细胞组份影响治疗效果 - 天天要闻

https://www.cell-symposia.com/cancerandinflammation-2017/bio-goldszmid.asp

参考文献:

1. G. D. Sepich-Poore et al., The microbiome and human cancer. Science (80-. ). 371 (2021),doi:10.1126/SCIENCE.ABC4552.

2. K. C. Lam et al., Microbiota triggers STING-type I IFN-dependent monocyte reprogramming of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Cell. 0 (2021), doi:10.1016/J.CELL.2021.09.019.

原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1)01066-7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闻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东禾九谷开心农场的全自动插秧机。今年的水稻插秧时节,在崇明区竖新镇的东禾九谷开心农场,一台新引进的无人驾驶插秧机成为稻田里的“明星”。工作人员为插秧机装好秧盘后,只需进行简单设置和遥控启动,插秧机就能自动作业,将装载的秧苗持续插入稻田。临近稻田尽头,插秧机会自动掉头,在返程中继续插秧。几趟来回后,工...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 天天要闻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近日,关于杨幂论文的争议在学术界和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据报道,杨幂所提交的论文查重率异常低,仅为0.9%,且字数远远达不到发刊标准,这不禁让人对其论文的质量和原创性产生质疑。更为引人关注的是,论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这一发现更是加剧
嫦娥六号轨道器正前往执行拓展任务!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轨道器正前往执行拓展任务!

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为期53天的“嫦娥六号”任务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时20分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嫦娥六号”轨返组合体(轨道器与返回器组合体)注入高精度导航参数。此后,轨道器与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约5000千米处解锁分...
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 天天要闻

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李兰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间的最美逆行人,70多岁高龄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后,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横在脸上,令人看了无比的心酸,无比的感动。如今,李兰娟院士和爱人郑树森院士创办的“树兰医疗”两次冲击港股IPO,合计估值约80亿。科
从开伞到落地 如何准确捕捉“嫦娥六号”图像? - 天天要闻

从开伞到落地 如何准确捕捉“嫦娥六号”图像?

今天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六号”采用的是特殊的“打水漂”返回方式,在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景象测量分队在着陆场布设多台小型无人测控设备,构建起了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