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南湖无人区的帐篷中,联合科考队的研讨会仍在进行。科学家们动用自己掌握的一切知识,试图解释昨日捕捉到的三只神奇的“罗布泊沙漠甲虫”的奇怪现象。
★保养瓶中的甲虫为何一振翅瓶子就爆炸
小李提出的问题是:昨天,我观察的那只甲虫因为咬了我手指一口,才让它逃逸了。可是,我不能理解的是那两只关在玻璃保养瓶中的两只甲虫,为何一振翅,玻璃瓶就会噗噗爆炸呢?是声波震动导致玻璃瓶破碎,还是空气爆炸挤破了玻璃瓶?
同行的物理学家做了肯定的答复:声波震动能够导致玻璃瓶炸裂,但这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声音要达到130分贝以上。第二,声音的振动频率和玻璃瓶的频率相同,形成共振。
物理学家还举了个例子:18世纪中叶,一队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法国里昂市一座102米的大桥时,士兵们走步的频率正好与大桥固有的频率一致,使得大桥的振动不断加强,最终导致桥梁崩塌……
物理学家同时指出:噪音超过100分贝时,人的听力会受损。达到130分贝,超过几分钟人的耳朵会震聋。
昨天在场的所有人都认为,昨天的甲虫突然振翅时,有如汽车马达一样的巨大轰响,但是时间极短就让保养瓶破碎了。
讨论结论是:沙漠甲虫的振翅声可能突然达到或者超过130分贝,从而让薄薄的玻璃保养瓶破碎。但是,沙漠甲虫的振翅声为何会达到那么高的分贝数值?
★难道沙丘上的轿车是飞走的吗
科学家提出了另一个问题:昨晚,沙丘上的三辆轿车是怎么来的,怎么走的?用轮子开来的吗?沙丘上没有来和去的辙印。是用爪子爬来的吗?沙漠上平滑异常,也没有来去的爪痕。
科学家们再次展开大讨论:如果那三辆轿车是三只甲虫变化的,或者就是那么大的甲虫,那么它们爬上沙丘,必然在沙地上留有清晰的来去爪印。但是没有。
如果是真正的轿车,那么爬上沙丘和离开沙丘都需要留下极深的车辙。而且此处沙细如面粉,轿车爬上去必然深陷沙中。可是,沙丘除了考察队员们的足迹,简直坦荡如砥,哪里有车辙印痕!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那三辆轿车,实际上就是三只变态的“罗布泊沙漠甲虫”。它们来时是飞来的。当扎进沙丘准备接受雾气中的水分时,受到人类的干扰,振翅飞走了,所以,沙丘上没有留下任何车辙印痕和爪印。
但是,还有一个疑问:那三只2厘米的小甲虫的振翅声音能达到130分贝的汽车马达声,那么这三辆轿车一样大的甲虫振翅飞走,我们会听不到它们的声音吗?我们的帐篷离沙丘不超过1000米呀!
★2厘米长的甲虫,能够变成五米长的轿车吗
一位昆虫学家提出了另一个问题:2厘米长的沙漠甲虫,能变成5米长的轿车一般大的甲虫吗?
他解释说:世界上从日本到前苏联,一共有十大核污染区,据调查那里都有因为核辐射而变异的物种。有双头龟、重耳羊、巨鼠、巨蜥、巨蛇,甚至巨蝎、巨型蜻蜓。但是没有记载有像孙悟空、牛魔王、二郎神、如来佛那样能够把身体变大变小的案例。
昨日遇到情况有两种可能:第一,三只2厘米长的沙漠甲虫只是能振翅发出巨大的声波分贝。但是它们不能变大。第二,沙丘上的三辆轿车如果是轿车甲虫的话,不可能是这三只被捉的甲虫变化的。应该是另一个种类。一个受到核污染后,经过多少代的基因变异才成长成这么大的新品种——轿车甲虫!
★远处的沙尘中,三辆黑色轿车疾驰而过
科学没有终点。一切都需要时间来验证。
核辐射区的双头牛
结束讨论的联合科考队继续乘车向着罗布泊无人区纵深进发。前边已经不是沙漠区,而是砾石遍地的坦荡的大戈壁。
忽然,与车队前进方向平行的位置上出现了三辆黑色轿车,所过之处带起了浓浓的烟尘。
那三辆轿车大约距离科考车队有5公里,因而无法看清是什么车。
领队用望远镜仔细地看去,越看越觉得奇怪:第一,如果是冒险进入罗布泊无人区的驴友的车,不应该是一样型号的。第二,探险的车辆多是越野车。但这三辆车倒像是两厢轿车。第三,驴友的车一般喜欢挑着国旗,或者驴友标志。第四,始终没有看到三辆车的车轮,反倒隐约看见像蒸汽机火车头掣动车轮的巨型铁臂在不断运动。
能不能是昨晚沙丘上那三辆奇怪的“轿车”?队长当即下令:靠上去!考察队的五六辆车立即轰鸣着,朝着远处奔驰的三辆轿车靠了过去。
★紧急跟踪,逼得三辆轿车起飞
科考队的车辆离那三辆轿车的距离越来越近。但那三辆车的速度越来越快,在戈壁大漠中扬起的烟尘也越来越浓,甚至有遮天蔽日的感觉。
科考队长再次下令:加速,立即靠上去。各车准备好麻醉枪。一旦出现危险情况立即发射麻醉枪弹!
车队再一次加速。布满砾石的大戈壁让车队加速的车辆几乎在跳跃着前进。眼看再有一千多米就追上来了。
突然,那三辆神秘轿车停下片刻,瞬间,轿车厢顶分作两瓣分竖后背左右,接着是一阵直升机马达一样的轰鸣声,接着三辆轿车骤然拔地而起,一下子飞离地面200米以上。它们排着纵队越飞越高,盘旋着绕着联合科考队的车队一周后,朝着太阳的方向飞走了,越飞越远,越飞越小。
它们居然是会飞的轿车!但是,科学家们说:谁也没有看见这三辆飞到空中的轿车底下有轮子!
★轿车过处,没有车辙,只有抓痕
队长命令停车,立即全面考察那三辆奇怪的“轿车”方才跑过的地方。
所有人马立即撒开。但是戈壁上没有发现一道车辙。
很快,大家发现了新鲜的印痕,是抓入戈壁地表的深深的抓痕。这些抓痕很新鲜。有的抓痕附近有新带起的新鲜沙土沙泥,有的抓痕把砾石抓翻了个儿。
在一段抓痕最清晰的戈壁滩上,科学家们开始对着一片清晰的抓痕进行测量研究:抓痕分作两行,两行的间距大约5米,而一般的轿车轮距在2.2-2.5米。而每边两个抓痕之间的距离大约3米。
它们不是轿车,而是长有脚爪的巨型昆虫!难怪它们的行进速度这么快。
昆虫学家说:沙漠甲虫有6条长腿,每边3条,两两相对,第一对长腿长在前胸侧。第二对长腿长在中胸侧。第三对长腿长在后胸侧。分别叫前足、中足和后足。它们的足主要由5节组成,有能活动的关节和发达的肌肉相互连接。
这些虫足的最底端的一节长着锐利的钩子,便于附着。有的这一节上长着羽毛一样的浮毛,可以在水上或者在泥沙上快速行走而不沦陷。
大家恍然大悟:怪不得昨晚的沙丘上,小李他们没有发现轿车轮子呢!因为它们根本没有轮子!
针对今天发现的现象大家当即展开了讨论。科学需要幻想!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力,但是终究离不开现实:既然这些“罗布泊沙漠甲虫”有轿车这么大,那么它们吃什么?(作者简介:王天祥,高级记者、作家,出版长篇小说等各种专著42部,撰写电视剧200多集,创作历史、文化、风光、纪实等专题电视片数十部,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发表网络文章千余篇。)
(特别说明:此文配图,选自网络。若侵权通知即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