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观察”塔斯曼冰川的消融

2022年07月02日15:31:10 科学 1327

“太空观察”塔斯曼冰川的消融 - 天天要闻

1990年12月30日至2007年12月6日

2007年11月,新西兰国家水和大气研究所(NIWA)宣布,该国南部阿尔卑斯山脉的冰量在过去30年里减少了近11%。NIWA的科学家将冰川退缩主要归因于全球变暖,并表示,在没有明显气候降温的情况下,12个最大的冰川将无法恢复到以前的大小。

这十二个大冰川中有三个出现在这对图像中。位于新西兰南岛的塔斯曼冰川是新西兰最长的冰川。1990年12月30日,美国宇航局陆地卫星4号(Landsat-4)上的专题制图器获得了最上面的图像,以及先进的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计(ASTER)在美国宇航局的Terra卫星于2007年12月6日获得了底部图像。这两张照片都是在新西兰的晚春或初夏拍摄的。在这些假彩色图像中,淡蓝色表示冰雪,电蓝色表示水,绿色表示植被,棕色表示岩石或裸露地面。

虽然是由冰组成的,但在这张图片中,冰川口看起来是肮脏的灰褐色。颜色是由字面上的污垢造成的。当冰川移动时,它们会拾起岩石和碎片随身携带下游。从单调的外表看,胡克冰川和(特别是)塔斯曼冰川更为原始;胡克冰川上一道淡蓝色的条纹证明了它内部冰冷。这些冰川上的深色涂层吸收了更多的太阳能量,可以导致更快的融化,但如果污垢和碎片的绝缘层足够厚,它实际上可以使冰绝缘,减缓融化过程。

在1990年的照片中,每个冰川的吻部都有一个小湖。根据NIWA科学家的说法,这些冰川口湖增加了大块冰从冰川上脱落的可能性。此外,水阻碍了冰川未来的发展。在2007年的照片中,两个冰川鼻湖都在生长,尤其是塔斯曼冰川。NIWA的科学家说,在过去的三十年里,这条冰川后退了5公里(约3英里)。他们还表示,在同一时期,新西兰冰川总体上减少了5.8立方公里(约1.4立方英里)。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世界首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又当“爸爸” - 天天要闻

世界首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又当“爸爸”

中新社武汉6月20日电(记者 马芙蓉)世界首头在全人工环境中成功繁育的长江江豚“淘淘”,近日又喜获“爱子”。武汉白鱀豚馆20日召开媒体见面会,介绍“淘淘”及其子最新情况。“淘淘”于2005年7月5日在武汉白鱀豚馆出生。
量子力学如此诡异,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人生毫无意义? - 天天要闻

量子力学如此诡异,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人生毫无意义?

量子力学,这门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物理学分支,以其独特的理论和实验结果,颠覆了人们对物质世界传统认知的局限。量子力学中的叠加态和纠缠态等现象,以其超越日常经验的诡异特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不仅如此,这些现象在哲学层面也引发了深远的思考,
明天,人工增雨! - 天天要闻

明天,人工增雨!

经历了连续几天的高温终于雨要来啦~就在刚刚徐州气象发布人工增雨作业公告将于6月21日上午到6月21日夜间择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具体情况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来源丨徐州发布、徐州气象一审丨苹果二审丨李璇三审丨仝勋监制丨刘砾总监制丨鲁晓波“无线睢宁”商务合作:13815355808(微信同号)点和扩散一下...
上市公司3万吨钠电项目获批 - 天天要闻

上市公司3万吨钠电项目获批

上市公司3万吨钠电项目获批作者:刘泽排版:点点起点钠电关注到,6月19日,湖北虹润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申报的“湖北虹润钠离子电池材料项目”获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批复。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3.
武大博士毕业生高晟俊将前往极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独 - 天天要闻

武大博士毕业生高晟俊将前往极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独

6月20日,武汉大学2024年毕业典礼在九一二操场举行。值得注意的是,仪式前,测绘学院博士毕业生高晟俊获得了学校专门为其定制的学位服,在校徽下绣上他的武大学号。 高晟俊。图/武汉大学微博 同日,高晟俊告诉九派新闻,他今年35岁,即将前往极地科考站工作,延续科考生活。 他对极地测绘的兴趣源于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
人这辈子,最顶级的认知:要有“祛魅”思维 - 天天要闻

人这辈子,最顶级的认知:要有“祛魅”思维

01近些年,网络上出现了一个热词,祛魅。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对于科学和知识的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的消解。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就拿学历来说,有人提出了一个观点,要对学历祛魅。意思是,我们要正确看待学历,而不能认为学
拥抱“科学的春天” 大湾区跻身全球顶尖科技集群 - 天天要闻

拥抱“科学的春天” 大湾区跻身全球顶尖科技集群

伴随着新质生产力成为各界的热词,一个新的“科学春天”正在到来。在粤港澳大湾区着力迈向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过程中,创科已然成为最重要的赋能者之一。在“机遇湾区”走访活动中,创科也成为政产学研都无法绕开的一个关键词。
植物如何抵抗和适应气候变化?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秘机制 - 天天要闻

植物如何抵抗和适应气候变化?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秘机制

中新网北京6月19日电(记者 孙自法)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地球上的植物是如何抵抗和适应的,长期以来颇受学界关注和持续开展研究。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6月19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所科研团队和美国高校等科研同行最新合作研究发现,尽管气候变暖导致植物生长季节延长,但植物仍能保持叶片生长和衰老时间的稳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