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粒子!质量极小的中微子,决定着宇宙的质量

2022年07月01日19:40:15 科学 1881

前不久读了一本书——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记得高中的时候,语文卷纸上有一篇阅读,也是一样的题目,讲的是人生哲理,说的是沉重不可怕,可怕的是太轻。

其实,从某些方面理解,这篇阅读是有道理的。说到轻重,我们就用重量来作比喻。如果给我们一台秤来称量物品,重的东西是容易测量的,哪怕超过刻度;而轻的东西,反而不容易测量。就比如古人没有足够巨大的秤去量大象的体重,于是曹冲想到用大量的石块来代替。但是,如果一个物质太轻,那就很难测量了。

幽灵粒子!质量极小的中微子,决定着宇宙的质量 - 天天要闻

今天咱们说到的这个家伙,就是轻到无法测量,这就是中微子

β-衰变

说到中微子,就要从泡利说起。泡利是奥地利物理学家,他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提出了泡利不相容原理。而除了这个以外,对中微子的预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幽灵粒子!质量极小的中微子,决定着宇宙的质量 - 天天要闻

这个贡献,最初来自于他对β衰变的观察。所谓β衰变,指的是原子核自发射出或俘获一个轨道电子的转变,导致中微子概念提出的,是释放电子的β-衰变。

β-衰变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中子释放出电子,转变为质子的过程。我们也说过,宇宙中的中子星,其实就是电子被巨大的压力压进质子而变成中子的结果,而β-衰变就是将这个过程反过来了。

按照这个说法,那么一个中子的质量,应该等于一个质子加上电子的质量,再加上释放的能量所对应的质量——最后这个是什么鬼呢?其实就是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所指的能量与质量的互相转化。释放出能量,意味着质量会有所减少。

能量失窃案

幽灵粒子!质量极小的中微子,决定着宇宙的质量 - 天天要闻

可是,当科学家们计算的时候发现,这三者的质量加在一起,还是要比中子小一点点。或者用能量表述就是:原来原子的能量比新原子和β粒子的能量和要多一点点。

难道是算错数了?当然不是,在对β-衰变的谱线进行检测的时候,科学家也发现这个过程中有些令人费解的地方。

既然不是算错数,难道能量守恒定律有问题?

宋小宝的名言说就是:咋地?玩尼啊?能量呢?丢啦?让你造啦?给我一个完美的解释!

幽灵粒子!质量极小的中微子,决定着宇宙的质量 - 天天要闻

这件事,在当时非常轰动,还真的有些科学家开始怀疑能量守恒的法则,也有一些人给这个事件起了个名字——能量失窃案

泡利破案

案子“立”了,谁来破案呢?

幽灵粒子!质量极小的中微子,决定着宇宙的质量 - 天天要闻

对此,泡利在1930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在β-衰变的过程中,还有一种未知的粒子被释放了出去。这种粒子呈电中性,静止质量为零,但是又不是光子。它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与其他粒子的相互作用非常微弱,所以各种科学仪器都难以检测到。

不过,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其实我们有点“穿越”了。因为那个时候,科学家还没有完全搞懂β-衰变,甚至连中子还没有发现,只是知道有这种粒子的存在。以至于泡利在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将这种预测的粒子称为中子。

幽灵粒子!质量极小的中微子,决定着宇宙的质量 - 天天要闻

“打脸”的时刻总是来得那么突然。就在1932年,科学家就发现了真正的中子——和泡利说得不一样。

更打脸的,还在后面。

“丢人”的新理论

在提出这个新的粒子时,泡利本人也是有点羞于启齿的。因此,在宣布这个猜想的时候,泡利本人没有参加那场物理学会议,而是写了一封信让朋友帮忙读出来的。至于没有与会的原因,是因为他要去苏黎世参加party,要通宵跳舞……

幽灵粒子!质量极小的中微子,决定着宇宙的质量 - 天天要闻

如果我是在场的物理学家,当时心里肯定跑过一万匹羊驼:par你妹ty啊,你在那par得挺嗨,我现在想踢你……

而且,在信里他还说明:这个猜想可能不太可信,否则为何到现在还没有发现呢?

幽灵粒子!质量极小的中微子,决定着宇宙的质量 - 天天要闻

泡利信件原文

他甚至还说,这种粒子实在太难检测了,恐怕人类永远也检测不到。

其他科学家也懵了:你在这胡咧咧一大通,最后说自己都没把握,逗我玩啊?

幽灵粒子!质量极小的中微子,决定着宇宙的质量 - 天天要闻

他不信,但有人信。比如著名的物理学家费米,他对此深信不疑。1934年,他指出了β-衰变的本质,核内一个中子通过弱相互作用衰变成一个电子、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微子,解开了β衰变之谜。

泡利被打脸

直到这个时候,人们依然还是对中微子半信半疑。终于,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一位中国科学家站了出来,他的理论终结了这次纷争,他就是王淦昌

幽灵粒子!质量极小的中微子,决定着宇宙的质量 - 天天要闻

王淦昌是我国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曾经多次有机会获得诺贝尔奖(未来我们会讲到)。刚才我们说到的查德威克发现真正的中子并且获得诺奖,就是受到了王淦昌的启发。在德国留学期间,王淦昌一直为中微子着迷,即使回国后,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他依然对此念念不忘。

1941年,王淦昌终于想到了一个方法可以找到中微子——K层电子俘获。这个方法,我们未来会讲到。总之,又是王淦昌提出了启发,外国科学家实现了突破。美国科学家艾伦在次年利用这个原理,成功在实验中证明了中微子的存在。至此,中微子终于正名,没人再质疑它的存在。

幽灵粒子!质量极小的中微子,决定着宇宙的质量 - 天天要闻

不过,直到1956年,美国物理学家科温和莱因斯等人对核反应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才第一次成功发现了中微子,证明了它的存在。人类中微子的寻找过程,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在发现中微子后,课文和莱茵斯第一时间联系了泡利,通知了这个“好”消息。

幽灵粒子!质量极小的中微子,决定着宇宙的质量 - 天天要闻

1958年,泡利去世。在有生之年,看到了自己提出假设却又红着脸不好意思承认的粒子被证实存在,也不知道他心里的五味杂陈,到底哪一味多一点……

那么,他们发现的中微子,和泡利或者费米描述的是否一样呢?这种粒子究竟有什么惊人的特点呢?它为何能影响整个宇宙呢?咱们下一期再介绍~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热热热!40℃成片出现!超30个国家级气象站,突破极值 - 天天要闻

热热热!40℃成片出现!超30个国家级气象站,突破极值

据“中央气象台”微博消息,6月11日,河北、天津有超过30个国家站气温突破6月中旬最高气温极值,河北安平、安国、武强,天津静海破6月最高气温极值。未来三天,北方的高温还将持续,应该还会有更多地区打破纪录。据“河北天气”微博消息,今天午后1点,河北省中南部“热红”“热黑”了,40℃已成片出现。中央气象台:继续发...
嫦娥月背“挖宝”,含金量有多高? - 天天要闻

嫦娥月背“挖宝”,含金量有多高?

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预选着陆点着陆,顺利完成月壤与月岩采样任务。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并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踏上回家的路。嫦娥六号首次月背“挖宝”的壮举令世界瞩目,
锦州本周天气多变“高温蒸煮”模式开启 - 天天要闻

锦州本周天气多变“高温蒸煮”模式开启

记者从市气象部门了解到本周我市天气多变前期晴间多云为主气温居高不下后期冷空气带来降雨气温小幅下调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本周我市晴间多云天气为主,气温持续高位运行,周五到周日将有一次冷空气活动,降水会让高温得以缓解,最高气温在25 ℃—31 ℃,最低气温在19 ℃—20 ℃,南风为主,风力3—5级。气象部门提醒...
科普日历 | 端午安康,心有所忆 - 天天要闻

科普日历 | 端午安康,心有所忆

五月五,过端午。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和民俗风情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每一个节日都凝聚着群体共同的情感与想象,也保留着群体的记忆。
冷空气要来了!北方极端高温即将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温! - 天天要闻

冷空气要来了!北方极端高温即将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温!

引言今年的夏季,无疑是火热的一年。不同于往年南方梅雨季的凉爽,今年南方气温明显偏高,而北方则是高温持续,炎热难耐。这种南北温差异常明显的天气,其实背后有着许多复杂的原因。本文将就今年夏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以及后期气温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嫦娥六号秀大脚,再次打脸阿波罗?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秀大脚,再次打脸阿波罗?

嫦娥六号成功完成了月球背面钻探取样工作,启程返回地球。似乎故事到这儿就已经告一段落,可没成想,嫦娥传回来的一张“大脚丫子”照片再次引发热烈讨论,有许多朋友据此质疑阿波罗登月涉嫌造假。嫦娥六号发回月球背面挖土照片在嫦娥六号全景相机拍摄的影像中,我们明显看到着陆器支撑腿把月球表面砸出了一个坑,嫦娥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