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耳朵是鱼祖先用来呼吸的?还真是如此

2022年06月28日07:20:10 科学 1548

日前,一条“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人类的中耳曾经是鱼类用来呼吸的鳃”公布。

我们都知道,人之所以有着灵敏的听觉,是因为人类拥有的中耳秘诀所在。

根据进化论,人是从海洋到陆地进化而来,研究证明人类中耳是从鱼类的喷水孔演化而来。

我们的耳朵是鱼祖先用来呼吸的?还真是如此 - 天天要闻

既然是喷水的,那么喷水孔又从何而来?

我国中科院为主联合中、英、瑞(瑞典)三国的院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生态和演化前沿》上发表了有关脊椎动物喷水孔起源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人类的中耳曾经是鱼类用来呼吸的鳃。

据研究团队介绍,为了这项科研成果,近20年的时间里,研究团队先后在浙江长兴、云南曲靖分别找到4亿多年的曙鱼和第一鳃囊中完整保存鳃丝印痕的宽甲鱼化石,为脊椎动物喷水孔起源于鱼鳃提供了确切的解剖和化石证据。”

难怪说“左耳进,右耳出”是这个道理,老祖宗留下的还是有科学道理的,可谓是古人诚不欺我也!

我们的耳朵是鱼祖先用来呼吸的?还真是如此 - 天天要闻

那么鱼类的鳃到人类的中耳,是如何一步步演变的呢?

现在的鱼类只有鳃,而没有肺,由鳃盖辅助完成。呼吸时水流从口腔吸入流经鳃时,鳃盖打开口腔闭合,水流从鳃中流出,二者交替开闭,在鳃中形成源源不断的单向水循环。所以它们必须依靠水流流过鳃时从水中获取氧气,这个过程在硬骨鱼软骨鱼中是不同的。

早期的硬骨鱼类能从喷水孔中呼吸空气,这就是进化为陆地生物的先决条件。

我们的耳朵是鱼祖先用来呼吸的?还真是如此 - 天天要闻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打通了鼻腔与口腔的通道,从而为鱼类登上陆地用肺呼吸,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鼻孔就成了主要的呼吸器官,失去呼吸功能的喷水孔逐渐演化成人类的中耳腔,最终进入到人类的中耳。

我们的耳朵是鱼祖先用来呼吸的?还真是如此 - 天天要闻

大自然的生命真的很奇妙,经历了几亿年时间,海洋生物慢慢进化到陆地生物,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会不断地改善自身的器官。

从单一细胞到多细胞生物,从鱼到人,各种形态迥异的物种,咨询挖掘都可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中有着共通之处。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 天天要闻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引言在人类基因组中,有一片广袤而神秘的“禁区”,它占据了每条染色体的核心位置,却长期以来让我们束手无策。这片区域就是着丝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满了高度重复的DNA序列,结构复杂多变,让传统的基因测序和分析技术在此屡屡碰壁。然而,这片“禁区”却掌握着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能否被精确...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 天天要闻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引言人类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让我们在清晨纠结于吃什么早餐,也能驱动我们去攻克癌症、探索遥远的星辰。我们能从寥寥数次的演示中学会舞步,能进行复杂的因果推理,还能被无尽的好奇心驱使去创造艺术和科学的奇迹。这种举重若轻、触类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义了我们之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 天天要闻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理事、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图书馆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保密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七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 天天要闻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与中国电信共同组建的海南数据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这都会好奇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中国电信又有什么大动作了吗?下面我们就展开来聊聊吧,仅供参考哦!解决行业痛点。以往的中小企业想用现实数据来优化生产流程,却面临合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 天天要闻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传承地质魅力·续写文明华章——推动地质公园与生态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主题论坛上,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迈克尔·本顿)教授围绕“三叠纪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