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有史以来最大细菌,长度达2厘米!还属于微生物吗?

2022年06月25日11:48:02 科学 1548

细菌是地球上分布范围最广、体积最小、种类最多的生物,可以说在地球的几乎每个角落,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都会有细菌的身影。

通常情况下,作为微生物的一种,细菌的个头都是非常小的,用肉眼很难发觉它们的存在,只有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而近期,美国的科学家,却打破了这种传统认知,所发现的细菌个头明显要大得多,不但用肉眼能清晰可见,而且直径达到了2厘米,这简直颠覆了我们对微生物概念的认知!

科学家发现有史以来最大细菌,长度达2厘米!还属于微生物吗? - 天天要闻


打破纪录的巨型细菌

此前,科学家们发现的最大细菌,是在1999年在纳米比亚发现的,被命名为“纳米比亚的硫磺珍珠”,其形态为一串白色的珠子,有的个体能达到0.75毫米,用肉眼差不多能分辩出来。在此后的10年时间里,这种单细胞的细菌,以超出寻常的“个头”,保持着世界上最大细菌的纪录。

科学家发现有史以来最大细菌,长度达2厘米!还属于微生物吗? - 天天要闻


这种情况,在2009年被打破。科学家们在北美洲加勒比海列斯群岛中部的一个小岛上,发现了直径约为1厘米的巨型细菌,被命名为“华丽硫珠菌”。这种细菌属于首次被发现,当发现的时候,它们正静静地潜伏在红色红树林沼泽咸水体中的一片腐烂的叶子上。科学家们在发现这种细菌后,显得异常兴奋,一方面说明加勒比海区域应该隐藏着更多之前人们所不知道的事情,而另一方面,这么大的细菌,将会直接冲击人们对微生物的定义。

科学家发现有史以来最大细菌,长度达2厘米!还属于微生物吗? - 天天要闻


又过去13年,科学家们再次来到这片水域,并从水域中取出一些水样,接下来想进行微生物培养实验。没想到,在采集的样品中,上面漂浮着一些呈白色粉丝状的东西,当时以为是样本中含有的一些植物花粉或者其他杂质。后来,通过对水样进行荧光、X射线电子显微镜以及基因组测序等一系列工序,并最终进行研究和分析后发现,这些粉丝状的物体,并非一开始认为的是干扰性的杂质,而是实打实的单细胞生物。

科学家发现有史以来最大细菌,长度达2厘米!还属于微生物吗? - 天天要闻


这种细菌的长度达到了2厘米,是13年前发现最大细菌的两倍,要比其他典型的细菌“个头”大1000倍以上,甚至比果蝇的身体细胞还要大。这种细菌被命名为T. magnifica,经鉴定,它与13年前发现巨型细菌为同一属,可以说是近亲。此次发现,研究人员欣喜地称:“发现这种细菌,就像遇到一个与珠穆朗玛峰一样高的人。”

这种巨型细菌还是“细菌”吗?

很多生物学家表示,这种新的巨型细菌的发现,使人类越来越认识到,微生物世界存在着我们难以想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细菌“家族”也将具有我们前所未知的复杂结构以及基因的适应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它们长到让人意料之外的细胞大小。

有一些生物学家表示,在传统的认知中,微生物这个概念,形容的是那些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而此次的新发现,将让我们重新审视微生物这个概念,我们应该不能再简单地将细菌确定为微生物了,这个概念似乎已经过时。

科学家发现有史以来最大细菌,长度达2厘米!还属于微生物吗? - 天天要闻


从生物学分类上看,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而像目前我们周围的动物、植物以及真菌生物,其细胞都属于“真核细胞”,细菌这种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其细胞中并没有细胞核,也就是说没有单独存放DNA遗传物质的“隔间”。

科学家发现有史以来最大细菌,长度达2厘米!还属于微生物吗? - 天天要闻


此次发现的新巨型细菌,也打破了这种对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的认知,因为这种巨型细菌的细胞内,它的遗传物质是被包裹在类似一层“内膜”之中的。那么,如果不将这种巨型细菌归结为原核生物,也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它们的确是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需要更改细菌的定义,要么就需要更改关于原核生物的定义,反正都是颠覆性的。

为什么能长这么大?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认为,单细胞的生物不可能长到很大,因为细胞越大,要想维持细胞的生理活性,就必须吸收足够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才会使表面积增大,当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就无法再支撑足够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吸收、储存和转化空间了。而且随着细胞体积的增大,其内部ATP这种能量获取的最直接来源,将会变得极难传输。

科学家发现有史以来最大细菌,长度达2厘米!还属于微生物吗? - 天天要闻


但是,T. magnifica这种巨型细菌,在很多方面都打破了上述人们的传统认知,它的细胞结构被“刻意”地分隔成了很多相对独立的“隔间”,每个“隔间”都在执行着不同的功能,相当于在一个细胞的基础上,又分成了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的“亚细胞”,从而能够突破较大体积、较大表面积对细胞机能的诸多限制。

更为特殊的是,这种细胞的DNA遗传物质,在由膜结合构成的“隔间”中被“保护”起来,仅是核心区的这种遗传物质,就差不多有香瓜种子那么大。这种被隔离出来的遗传物质及其结构,使细菌和真核生物细胞之间的区别变得模糊了,确保实现对机体更有效的控制性和机体结构的复杂性。正是这种结构,使得T. magnifica细菌的基因数量,超过了11000个,要比一般的细菌多出好几倍。

科学家发现有史以来最大细菌,长度达2厘米!还属于微生物吗? - 天天要闻


以上是关于这种细菌体型能够如此之大的内在原因,而从外界来看,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外界环境,从而为其提供充足的能量和物质来源。经检测,这种巨型细菌的基因中,含有可以进行硫磺氧化和碳固定的生物化学反应基因,也就是说从周围环境中摄取一些无机化学物质,通过机体的生理化学反应,转化为能量来满足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以及繁殖的需要。

从科学家们的分析来看,这种巨型细菌不但可以固定碳、使用糖,还能够在各种基质和相应自然环境下生长,另外还可以进行彼此的“交流”,甚至能发出信号,说明这些巨型细菌不仅具有超出一般细菌的复杂机制,还存在着一定的“社会行为能力”,这绝对又一次颠覆了我们对简单微生物特征的认知。

科学家发现有史以来最大细菌,长度达2厘米!还属于微生物吗? - 天天要闻


还是那句话,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世界上的一些角落里,肯定还存在着我们前所未知的生物和现象,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破解。

#美国科研团队发现2厘米长巨大细菌#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世界易危物种!龙陵首次拍到华西蝴蝶兰 - 天天要闻

世界易危物种!龙陵首次拍到华西蝴蝶兰

在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当地保护区工作人员在一棵高大乔木树上拍到一种粉红色的小野花经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谭运洪鉴定为兰科蝴蝶兰属植物华西蝴蝶兰华西蝴蝶兰(5月10日摄)。吴乃局 摄华西蝴蝶兰(5月10日摄)。
“扎实把本事亮出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喊话科学家加入 - 天天要闻

“扎实把本事亮出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喊话科学家加入

2024年是位于东莞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立6周年的重要节点。6年时光,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前沿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创新样板工厂、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四大核心板块取得了多项重大进展。 5月16日,南都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东莞,探访“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优才生”——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我国又发现一新物种,仅25只!而且它们竟然是盲的 - 天天要闻

我国又发现一新物种,仅25只!而且它们竟然是盲的

科研人员在长江上游乌江流域一溶洞地下河进行野外调查时,发现一鱼类新物种,并以其发现地将其命名为“贵阳金线鲃(bā)”。这一新发现5月14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动物系统学与演化》上。这是科研工作者拍摄的“贵阳金线鲃”。(周佳俊 摄)新物种的主要研究人员之一、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生物多样性监测所工程师周佳...
真空镀膜的原理揭秘:技术基础、工艺流程与行业应用 - 天天要闻

真空镀膜的原理揭秘:技术基础、工艺流程与行业应用

真空镀膜的定义和重要性真空镀膜是一种在低压环境下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材料沉积到基底表面形成薄膜的工艺。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实现高纯度、高精度的薄膜沉积,使其具有特定的光学、电学、机械等性能。因此,真空镀膜在现代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禽流感病毒的遗传分析:揭示其进化和潜力 - 天天要闻

禽流感病毒的遗传分析:揭示其进化和潜力

禽流感病毒(AIV)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对全球家禽产业和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禽流感病毒的遗传分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探讨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特征、进化途径以及其对未来的潜在影响。一、禽流感病毒概述禽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
《科普时报》版:全息技术:超越现实感的三维成像 - 天天要闻

《科普时报》版:全息技术:超越现实感的三维成像

当下,全息技术在医学影像学、工程设计以及娱乐领域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但要实现更广泛的应用仍需克服一些挑战。例如,高成本是制约全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进一步降低设备价格以及制作成本。
山东发布《黄河三角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 - 天天要闻

山东发布《黄河三角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

5月16日,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在山东省济宁微山县微山湖举办。活动现场发布了《黄河三角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黄河三角洲位于黄河入海口,是我国近原生态大河河口,保存了完整的陆、海、河三角洲生态系统,拥有中国乃至世界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黄河流域生态健康的“晴雨表”...
NVIDIA Omniverse:引领 AI 和元宇宙的未来 - 天天要闻

NVIDIA Omniverse:引领 AI 和元宇宙的未来

导读:不久前的 CadenceLIVE Silicon Valley 2024 大会上,黄仁勋曾公开表示,AI 将为数据中心、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生命科学三大领域带来革命性颠覆。人型机器人降至1万至2万美元将是未来必定的趋势,因为全球科技企业都在加大该方面的投入,包括 NVIDIA 也成立了机器人实验室。“我们需要一个模拟引擎,以数字的方式为机器...
“燃烧之路”展探索人类连通技术与精神的可能性 - 天天要闻

“燃烧之路”展探索人类连通技术与精神的可能性

展览“燃烧之路”正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展出。“燃烧之路”是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第三届获奖策展小组甘莹莹和周一辰的展览项目,将展至6月16日。 策展人甘莹莹和周一辰在展览“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