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手术颈不留痕!广东医生与“达芬奇”同操刀,走这一隐秘通道

2021年09月01日23:43:35 科学 1610

甲状腺癌手术颈不留痕!广东医生与“达芬奇”同操刀,走这一隐秘通道 - 天天要闻


按照传统的手术方式和路径,甲状腺相关手术的患者,被“割颈”是常态。留下显眼的疤痕,不仅影响美观,更时刻提醒患者曾得过一场病,经历过手术这一劫,满满的心理负担。


随着医学的进步,这些不愉快的“伤疤”其实也可以“藏”在不显眼的地方,令人遗忘。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科刘学奎教授团队就通过达芬奇机器人,寻找了一条最恰当的秘密通道,为两名甲状腺癌女性患者顺利完成了手术,她们的脖子上毫无手术痕迹。


甲状腺癌手术颈不留痕!广东医生与“达芬奇”同操刀,走这一隐秘通道 - 天天要闻


如何颈部不留痕切除甲状腺癌?

两位女士同为乳腺癌术后患者,近期体检又发现甲状腺癌。曾挨过刀的她们,实在不愿意在显眼的脖子上留疤痕,于是找到刘学奎教授团队治疗。


治疗甲状腺癌能不手术吗?刘学奎教授团队经讨论后还是建议手术。“与其他癌症相比,甲状腺癌具有发展缓慢、无明显伴随症状、恶性程度较低等特点,其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刘学奎教授解释。


除了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治疗甲状腺癌还有更新的微创手术。刘学奎教授团队决定启用达芬奇机器人或腔镜辅助手术,并通过寻找一条“隐秘通道”实现颈不留痕。


甲状腺癌手术颈不留痕!广东医生与“达芬奇”同操刀,走这一隐秘通道 - 天天要闻

▲刘学奎教授建立手术腔道



经腋窝入路清扫病灶

患者三天可出院

入院后,经完善相关检查,专家团队发现两位女士的病情类似,高度怀疑恶性甲状腺病症与之前乳腺癌病灶为同一侧,且甲状腺对侧还具有可疑良性结节。


患者复杂病情,如开放式手术,术后留下长条疤痕在所难免。为了降低对患者的创伤,刘学奎教授操作达芬奇机器人,为两位患者实施“经腋窝入路甲状腺一侧叶全切及另一侧叶部分切除+VI区淋巴结清扫术”。


甲状腺癌手术颈不留痕!广东医生与“达芬奇”同操刀,走这一隐秘通道 - 天天要闻

▲刘学奎教授操作机器人主控台


“机器人可将手术野放大至少10倍,让手术更精细、更精准。”刘学奎教授介绍,此次手术并没有给患者新增伤口,甲状腺癌手术的伤口仍是患者此前乳腺癌手术的切口。


在放大的高清视野和灵活的机械臂辅助下,刘学奎教授团队先后迅速成功地为两位患者实施甲状腺癌根治术,并切除了对侧甲状腺的良性结节。


甲状腺癌手术颈不留痕!广东医生与“达芬奇”同操刀,走这一隐秘通道 - 天天要闻

▲达芬奇机器人的机械臂辅助完成手术


术后当天,两位女士就可正常饮食,次日则可下地行走,说话声音正常,没有出现甲状腺手术的相关并发症,颈部依旧完美,术后第三天就可拔出引流管并出院。


甲状腺癌手术颈不留痕!广东医生与“达芬奇”同操刀,走这一隐秘通道 - 天天要闻

▲按患者的原腋窝手术切口进行手术,患者颈部无手术切口


据刘学奎教授介绍,随着医学的进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的不断提高、精准治疗理念的不断推广,通过手术治疗甲状腺相关疾病,已由最初仅追求疗效,逐渐发展到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兼顾术后的美学效果。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埔院区拥有广州最新一代的手术机器人,针对患者的需求,将手术切口转移到身体其他隐蔽的部位,通过建立手术腔道,在内镜辅助下完成手术,可确保甲状腺癌得到根治,同时保证患者颈部无疤痕,在医学和美学之间达到完美的平衡。




记者 | 陈乐

编辑 | 尹蓁 责编 | 张秀丽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地质队日记:塔克拉玛干腹地,沙丘下出现巨大的圆形结构 - 天天要闻

地质队日记:塔克拉玛干腹地,沙丘下出现巨大的圆形结构

记录人:刘哲,西部油气地质勘查第六分队 / 塔里木盆地沙地浅层剖面组成员时间:2023年5月10日地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库车–民丰剖面中段那是一次平常不过的地震波剖面测线任务,我们团队负责在塔克拉玛干腹地沿一条南北走向布点,配合卫星图像
电机基础标准:GB/T 14711 标准状态及修订情况 - 天天要闻

电机基础标准:GB/T 14711 标准状态及修订情况

在电气设备领域,中小型旋转电机作为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场景的重要动力设备,其安全性能至关重要。随着电机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应用于电机生产;同时,电机的应用场景也日益多样化,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
月球内部“异常贫瘠”?嫦娥六号月球背面岩石有望揭示谜底 - 天天要闻

月球内部“异常贫瘠”?嫦娥六号月球背面岩石有望揭示谜底

月球正反面为何大不同?月球演化都有哪些关键谜题?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日前正式发表了中国嫦娥六号月球背面采样任务的又一重大科学成果。该成果为全面了解月球早期的壳-幔演化历史提供了关键信息。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同完成。科研团队对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带...
嫦娥七号明年前后将发射,还会带这个仪器上月球 - 天天要闻

嫦娥七号明年前后将发射,还会带这个仪器上月球

月球背面样品返回一年来,我国科学家围绕这些样品已经取得丰硕的科学研究成果,彰显了我国行星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也为下一阶段开展月球的形成和演化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一年来我国科学家对嫦娥六号返回样品的研究取得了多个首创性的关键进展,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
光子器件,接连获突破 - 天天要闻

光子器件,接连获突破

新型光子设备已可以兼顾灵敏与耐用。长期以来,先进光子器件因制造困难而发展受限。近日,多所大学在光学设备制造领域取得了关键突破,解决了包括设备的可扩展制造、灵敏与耐久度兼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