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共产主义的优势破解人类自我毁灭的困局

2021年05月09日22:09:06 科学 1750


如何利用共产主义的优势破解人类自我毁灭的困局 - 天天要闻

地球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尘埃

人类是大自然进化的产物。大自然中,生物要想生存必须占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和食物资源。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分工协作越来越复杂,进一步延伸出许多关乎生存发展的生产资源。

人类在生存延续的漫长进化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私心和占有欲,人们的思维也逐渐一切以私利为出发点、为人性去考虑问题。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人类出生成活率提高、寿命延长,人类的数量已经开始达到地球资源的承载极限,加上人类的破坏式和争抢式开发,大量低效的资源、能源利用进一步加剧了地球热量的积聚,温度上升,使地球原本脆弱的生态和承载能力受到严重影响,人类即使不是在世界大战中相互毁灭,也会在地球生态崩溃的情况下走向毁灭。

我们分析这两个人类毁灭的情况,不难发现是人类过度自私自利导致的信任危机而引发。信任危机下的生存竞争不仅浪费了发展资源而且制造了大量毁灭人类和地球生存环境的武器,这也是人类可能要付出的代价。问题是人类大部分人仍然没有觉醒,还沉浸在意识形态的对抗中不能自拔。

有没有一个好的办法让人类从真正的毁灭危机中醒悟过来,共同争分夺秒的解决病毒、星球碰撞、星系碰撞等毁灭人类的危急困局?

我想,答案肯定是有的。就从认识人类的缺陷和危机开始吧!人类因为自私导致的不信任和对资源的破坏性开发消耗了地球这个人类摇篮大量的哺育能力,人类必须团结一致,认识清楚真正面临的危险和困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旗下,建立一整套维持全世界人民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社会模型和治理模型。

共产主义在现在这个阶段真的可以担起这个重担!

首先,人类科技文明已经发展到5G甚至6G时代,万物互联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可以很好的解决人类的生存生产需求,只要人类不把大量资源用在相互制约、毁灭的技术、武器的重复研发和无用生产上,再加上在全球范围内实行人口计划生育,地球总人数可以很好的维持在30-50亿之间,地球的承载能力也可以很好的长久维持下去。

解决了地球承载能力问题、机械化、智能化生产问题,人类就可以解放出来专心研究宇宙、自然科技、生命科技等亟需发展探索的未知领域,专心维护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专心做好各国各地区协调发展平衡互补的问题,专心做好各类研究型、制造型、维护型、管理型、保障型等人群的服务工作,人类生活在一个祥和发展,分工合作的最佳环境。

那么这种情况可能吗?怎么实现?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利用5G,大数据,超算,云存储等高科技建立一个首先立足我国社会经济的大型平台,当然这个平台要预留好架构,以后能扩展到全球各国。这个平台以每个人的身份证为索引为基础建立数据库,包含需求信息,个人职业,能力等各种数据,然后就形成个人、村、镇、县、市、省、国的不同级别的需求数据和供应数据,在特定模型的算法基础上通过超算的分析给各级主体发出供应任务清单和需求满足计划、产能不足或过剩预警和调整指使。因为大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这个调整会及时准确反馈给每一个级别的责任主体,每一个主体的生产供应情况和需求变化情况也会及时准确的在系统上反馈并通过系统计算调整后分发指令给需要调整的主体,达到实时动态调节和平衡。

这样,每一个人和群体都会把各自资源充分发挥利用出来,防止了盲目生产,以及由此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社会财富损失。

只要全民有机协调,适度生产发展,社会就会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其他国家也会自愿加入这样的体系,资本主义国家也完全没有必要以自我毁灭为代价抗衡抵制这个系统,也会加入这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生产系统中来。以技术进步进行一场没有流血的社会进步变革,就像网购平台在那些不思进取只想捞取高额利润的实体店面前就是一场还没看到是谁就被摧枯拉朽卷走的飓风。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婺城人,发现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 天天要闻

@婺城人,发现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金华山风光秀丽,岩溶地质景观丰富。近日,专家经过调查,发现金华山上还有丰富的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罗店镇鹿田村公路旁,竖立着一块“腕足类化石点”的牌子,在这附近山体上,地质专家发现了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腕足动物是一类古老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它们在古生代海洋中非常繁盛。“这套地层主要是二叠纪早期,距今2.8...
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5月13日隆重开幕:科技赋能应急,创新驱动未来 - 天天要闻

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5月13日隆重开幕:科技赋能应急,创新驱动未来

5月13日,作为“长三角地区5·12防灾减灾宣传周”重量级品牌活动之一,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出席并致辞。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尚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上海新时代城市安全与应急...
应急科普丨遇到地震怎么办?这些知识get一下 - 天天要闻

应急科普丨遇到地震怎么办?这些知识get一下

编者按 地震、暴雨、洪水……灾害无情,但正确的逃生避险方法是我们的有力武器。当灾害来临时,你知道应该怎么做吗?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云南网推出应急科普专栏,和大家一起学习应急避险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防灾避险能力。 突如其来的地震往往使人猝不及防时间就是生命,自救至关重要发生地震如何自救?一旦...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 天天要闻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胃肠外科暨胃肠手术功能保护研究中心新技术应用沙龙上,一款名为DeepGuide的手术导航系统对外发布。该系统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使胃肠肿瘤手术的系膜完整率从75%升至98%。中山三院新技术应用沙龙现场。甄晓洲...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 天天要闻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中新网嘉兴5月13日电(记者 王逸飞)13日,在浙江嘉善举行的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这也是长三角首张跨域“生物多样性图谱”。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现场。浙江省生态...
11000年前的冒险,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类北迁传奇 - 天天要闻

11000年前的冒险,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类北迁传奇

在苏格兰斯凯岛发现的水下石圈和石器时代工具显示,约11000年前,人类已踏足如今的苏格兰北部。 这一发现表明,史前人类勇敢穿越苏格兰北部冰川肆虐、海岸线变幻莫测的险境,向北迁徙的距离远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