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的目光看待昆仑死亡谷之谜

2021年04月20日23:27:12 科学 1844

昆仑死亡谷,又称那棱格勒峡谷,号称昆仑山的地狱之门”。位于青藏高原昆仑山区,东起青海布伦台,北起布伦台,西至沙山,全长105公里,宽约33公里 ,面积约3500平方公里,海拔3200-4000米。

昆仑山是我国最著名的山脉之一,这里不仅有优美的风景,还有超级恐怖的地狱之门。昆仑山地狱之门被认为是世界十大秘境之一,在昆仑山地狱之门中还会有各种各样的诡异事件发生。

用科学的目光看待昆仑死亡谷之谜 - 天天要闻


相传在昆仑山生活的牧羊人宁愿让牛羊因没有肥草吃而饿死在戈壁滩上,也不敢让其进入昆仑山那个牧草繁茂、古老而沉寂的深谷。谷里四处布满了狼的皮毛、熊的骨骸、猎人的钢枪及荒丘孤坟,向世人传递着一股阴森慑人的死亡气息。

1983年有一群青海省阿拉尔牧场的马因贪吃谷中的肥草而误入死亡谷。一位牧民冒险进入谷地寻马。几天过去后,人没有出现,而马群却出现了。后来他的尸体在一座小山上被发现。衣服破碎,光着双脚,怒目圆睁,嘴巴张大,猎枪还握在手中,样子极为可怖。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的身上并没有发现外伤。而这起事件发生不久后,在附近工作的地质队也遭到了死亡谷的袭击。

用科学的目光看待昆仑死亡谷之谜 - 天天要闻


1983年7月,正是酷热难当的时候,死亡谷附近却突然下起了暴风雪。一声雷声伴随着暴风雪突然袭击了考察队,根据炊事员回忆,他当时一听到雷响,顿时感到全身麻木,两眼发黑,接着就昏迷了。第二天队员们出外工作时,惊诧地发现原来的黄土已变成黑土,如同被火烧过一样,动植物已全部死亡。

用科学的目光看待昆仑死亡谷之谜 - 天天要闻


地质队迅速组织起来考察谷地。考察后发现该地区的磁场异常,而且分布范围很广,越深入谷地,磁的异常值越高。在电磁效应作用下,云层中的电荷受死亡谷的磁场作用,导致云层放电,就像尖端放电一样,使这里成为雷区密集区。

科考队的调查进行了整整一个夏天,结果查明了以下事实:

首先,这种现象仅出现在那棱格勒河中游的谷地,据测定,在这一带靠近山顶的地方有1000—3000高斯(单位)的强磁性。

其次,河流中游的地层是由三叠纪的火山活动形成的,其主要成分是强磁性的玄武岩,而且中游大部分地区都有这样的玄武岩。为此,科考队将其原因归结于强地磁的反应,这个原因导致局部雷击密集。

再者,那棱格勒河的中游,夏季的湿气流容易被昆仑山阻挡,由于上空带电的对流云,这个地区地面的大气电场增强,经常引起与圣埃尔摩火同样的尖端放电现象。

反复打雷使得这一带缺少高大的树木。但是由于这里牧草茂盛,所以牛马喜欢前来觅食,而一旦引起放电现象,牛马和人自然成了雷击的目标。

至于尸体消失,或许与这一带覆盖着的季节冻土有关。几米的冻土层足以成为巨大的蓄水池,一旦到了夏天气温上升,则瞬间变为沼泽。而沼泽会把尸体淹没,隐藏起来。自然尸体也就消失了。

用科学的目光看待昆仑死亡谷之谜 - 天天要闻


这种推测是对连续发生的几个事件的最好解释。地质学家通过详细考察还发现,有一条暗河隐身于死亡谷底部沼泽地下。人一旦踏在沼泽地上,立刻会被暗河的极大引力拉入地下河中。只要地面上有缺口,生物就很难逃脱出来。

用科学的目光看待昆仑死亡谷之谜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 天天要闻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今天我们迎来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标志着盛夏的登场俗话说:“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启“蒸煮模式”这一时节,暑气蒸腾全国从南到北,正是荷花竞相盛放之时偶有清风拂过,满塘荷香给炎热的夏季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 天天要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热工专业创始人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严家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7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4岁。严家騄同志1931年1月出生于江苏南通,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同年进入哈工大读研,1985年任教授。历任哈工大热工教研室主任、工程热物理研究室主任。曾...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 天天要闻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今年第 4 号台风 “丹娜丝”备受关注。最新消息显示,截至 7 月 7 日 17时,“丹娜丝” 为热带风暴级,台风中心位于距离浙江省温岭市偏南方向约 190公里的东海西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 9 级(23 米 / 秒,约 83 公里 / 小时)。“丹娜丝”将先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8日早晨起逐渐转向偏西方向...
相比AI,我们更期待人类的回复;生活方式工业化与炎症性衰老相关?埃及祖先的新线索 | 一周论文新鲜读 - 天天要闻

相比AI,我们更期待人类的回复;生活方式工业化与炎症性衰老相关?埃及祖先的新线索 | 一周论文新鲜读

关注+星标,好搭档不错过7.7本周值得读来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发表,我们为您精选呈现。1.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2. 并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与慢性炎症相关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拟态是否成功取决于观察者的视角心理学 |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全新影响因子!科研人必备《期刊手册》 - 天天要闻

全新影响因子!科研人必备《期刊手册》

开放科学(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赖、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复使用并借鉴的科学,它能带来更快、更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以及更为广泛的益处,而开放获取(Open Access)是这一切的基础。以OA形式发表研究,也能为研究人员和作者带来影响力和可见度等诸多益处: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优势,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广的影响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