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外媒争相报道,中国和俄罗斯公布了建立联合月球空间站的宏伟计划!
中国加快了自己在太空事业上的步伐,俄罗斯则试图重拾苏联时代太空先锋的荣耀。
尽管苏联/俄罗斯曾经是航天科技的先锋(苏联率先将送入太空),但由于资金不足和技术上的停滞,它的宇宙雄心已经暗淡下来。
中国和美国近年来都在太空探索和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胜利,俄罗斯显然不甘于长期落在黯然失色的困境之中。在本周二,俄罗斯航天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它与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开发“在月球表面和/或轨道上建立的综合实验研究设施”。
中国国家航天局方面几乎同步宣布,该项目“向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和国际合作伙伴开放”。专家称,这将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国际空间合作项目,也是俄罗斯最大的相关项目,规模将超越ISS国际空间站。
俄罗斯希望能够借助中国的合作,在太空竞赛中重新取得领先地位。今年是俄罗斯首次载人太空飞行60周年。1961年,俄罗斯将尤里·加加林送入太空,两年后又将第一位女性捷列什科娃送入太空。
但近年来,俄罗斯在月球和火星探索方面落后于华盛顿和北京,这可能促使俄罗斯急于推动与中国的合作。今年中国将连续进行多次重大发射任务,包括发射新型空间站的核心部分,并将多批宇航员送至该空间站,这给俄罗斯参与中国合作项目提供了又一个渠道。
与此同时,寻求与莫斯科建立更紧密的航天科技伙伴关系的中国,已经与俄罗斯有多样化的太空合作,因此顺理成章的也启动了与俄罗斯的更进一步的合作太项目。
去年,中国取得了若干重大航天技术突破,包括在此前嫦娥五号完成月球背面取样任务后,发射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该探测器目前正在绕火星运行,即将进行着陆探测。嫦娥五号成功地从月球带回岩石和土壤样本,这是40多年来首次执行此类任务。而火星任务则是中国第一次主导的火星着陆探测任务,过去中国曾经依靠俄罗斯火箭发射“萤火”火星轨道探测器,但发射后探测器未能进入预定轨道,项目失败。
专门研究中国太空计划的美国航天分析专家表示,中俄联合月球空间站是“一件大事”。他说:“这将是中国最大的国际空间合作项目,意义重大。”
俄罗斯航天局局长德米特里·罗戈津(Dmitry Rogozin)在推特上写道,他邀请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建参加俄罗斯首个现代月球着陆探测器“月球25号”的发射仪式。该着陆器定于10月1日发射,这是俄罗斯自1976年以来发射的首个月球着陆器。
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早已将目光投向了火星,也取得了全球最为领先的火星科考成就。上周,他们的“毅力”号火星车在火星上成功着陆之后,进行了首次行驶测试。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终打算实施一项人类飞往火星的任务,该计划仍处于初步阶段,NASA很可能与私营企业SpaceX公司紧密合作,实现这一难度极大的任务。
暂时而言,俄罗斯和美国还在太空领域进行合作,包括了国际空间站和一些人员、货物发射任务,这是两个对手国家之间仅有的几个合作领域之一。
然而,俄罗斯去年并没有同意正式参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牵头的月球探索计划,该计划的参与国已经签署了一份文件,加入以美国为首的“阿尔忒弥斯”月球计划。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他的任期内宣布正式启动阿尔忒弥斯计划,目的是由NASA主导,在2024年将首位女性和下一位男性送上月球,但俄罗斯选择了暂时不参与该计划。
去年,在美国航天公司SpaceX首次成功完成载人发射任务后,俄罗斯航天局失去了垄断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人员的的地位,这是俄罗斯航天产业遭受的又一次打击,他们的一大收入来源因为SpaceX的竞争而将显著下降。今年,SpaceX公司多次试射未来将用于火星任务的星舰飞船原型机,并第一次成功完成了降落测试,这也对俄罗斯航天发射业务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中国和俄罗斯选择走到一起,推动双边合作的月球探测基地项目,意义非常重大。特别是在美国与这两个国家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如果中国、俄罗斯能够取得航天方面合作上的重大突破,将对美国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