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段子,你听了,笑得出来吗?掌声在哪里?
茅以升造的钱塘江大桥
造出最结实的桥
桥梁学家、土木工程学家茅以升从小好学上进,善于独立思考。他 10 岁那年,过端午节,家乡举行龙舟比赛,看比赛的人都站在文德桥上,由于人太多把桥压塌了,砸死、 淹死不少人。这一不幸事件沉重地压在茅以升心里。他暗下决心:长大了一 定要造出最结实的桥。从此,茅以升只要看到桥,不管它是石桥还是木桥, 他总是从桥面到桥柱看个够。茅以升上学读书后,从书本上看到有关桥的文 章、段落,就把它抄在本子上,遇到有关桥的图画就剪贴起来,时间长了, 足足积攒了厚厚的几大本子。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强”先要立大志,并为之奋斗!
生物学家秉志的“六律”“六省”
1965 年2月 20 日,80 高龄的秉志上午还在实验室里工作,下午外出开 会,晚上,因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突然发作,送到医院抢救无效,不幸在第二天凌晨与世长辞。秉志的遗物中,一张发了黄的卡片上右侧书写着“工作六律”:“身体强健,心境干净,实验谨慎,观察深入,参考广博,手术精练。” 下写“努力努力,勿懈勿懈。”左侧书写“日省六则”:“心术忠厚,度量宽 宏,思想纯正,眼光远大,性情平和,品格清高。”下写“切记切记,勿违勿违”。
——这样的座右铭,正是秉志一生的真实写照。
天才和勤奋
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侯德榜学识渊博,硕果累累,在国内外声誉卓越的侯德榜直到晚年还在孜孜不 倦地学习。有一天,他的女儿和他议论天才和勤奋的问题,侯德榜说:“就 天赋而论,我不算聪明。但我深知‘勤能补拙’的道理,我一生所以有些许 成就,除了许多客观条件外,主观上要归功于勤奋。”确实,勤奋在侯德榜一生治学和工作中贯穿始终。
——简单的道理落实到行动,成就了的不简单的科学家!
比命重要的是谷种
我国稻作科学之父丁颖,被亲切地叫作“谷种佬”。1938 年日军侵入广 州前夕,中山大学决定内迁。最后一只船就要开了,一个农民模样的人气喘 吁吁地赶到码头,他就是丁颖,身上背了几个大包。“丁老师,命都不要了, 收拾了些什么宝贝啊?”几个同事打开包裹一看,哪里有什么金银细软,除 了谷种还是谷种。面对惊愕的目光,丁颖说:“我就是‘谷种佬’啊,谷种当 然比我的命还重要。”
——谷种比生命重要,科学精神就是丁颖的生命内涵!
武侠小说家金庸
“金庸迷”气象学家
我国气象学家黄荣辉的业余生活也充满了“科学味”。他是个“金庸迷”,并认定看武 侠小说跟工作有关系:“看这些,我可以松懈一下脑筋,但这是次要的,而 更重要的是对我工作的启发。你看见小说里一个很好的侠士经历了一番周 折,已经是死定了,却会因为某种际遇一下子从困境中出来了,就是绝路逢 生。这个东西对我很有启发。做研究工作的时候,常常想了半天,觉得不行 了,不行了,然后忽然一下子想法就出来了,这个也是绝路逢生。”
——这个故事,体现了黄荣辉的科学品质。
科学砸不烂
1963年,心理学家潘菽66岁,突发心肌梗塞病,几濒于危。出院后养病期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心理学被诬称为“伪科学”,要“彻底砸烂”,心理研究所和大学 的心理学专业也被取消。虽年事已高,且身患重病,他仍遭到各种迫害。在 一次批斗会后,他对自己的夫人说:“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砸不烂的,也 是取消不了的,前途是光明的。”他偷偷地写下了50多万字的《心理学简 札》初稿。通过写《心理学简札》这项工作,他明确了不少心理学中的问题, 更加坚信我国心理学必须自强自立,决不能再一味仰望于任何国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相信科学,深入科学研究,必须有坚定的科学精神!
没有笑声,可有掌声、赞叹声?请用尊贵的双手,给点掌声,给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