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我今儿在公园遛弯的时候,碰见谁了?”
老刘坐在沙发上,一边脱鞋一边冲着厨房里的老伴喊。
“还能是谁?那帮老哥们呗。”张姨正擀着饺子皮,头也不抬地回了一句。
“嘿,还真不是,是老冯头!你记得吧?前年心梗住院那个。他现在整个人都精神了,还说是他媳妇给他换了菜谱,每天早饭吃荠菜包子,晚饭喝荠菜汤,连血压都稳了!”
“荠菜?”张姨手里的动作顿了一下,“那不是小时候上山挖的野菜嘛?我还以为现在谁还吃那个?”
“你落伍啦,现在这荠菜可是宝贝,网上都说是‘野菜里的黄金’,啥营养都有,还能护心护血管!”
这不起眼的小荠菜,真有那么多讲究和好处吗?一起往下看吧!
一、“野菜”中的珍品:荠菜
荠菜,别名护生草、鸡心菜,是常见的一种野菜。
虽说“野”,其实早就登上了餐桌,甚至还成了营养学界关注的对象。别看它不起眼,营养可不含糊。
✅富含膳食纤维:荠菜膳食纤维高,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尤其适合年纪大、肠胃蠕动慢的人。
✅钙含量丰富:你可能不知道,荠菜里的钙含量比牛奶还高。
100克荠菜大概含钙250毫克,而牛奶大概是100毫克左右,差不多翻一倍,对预防骨质疏松有帮助。
✅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都不少:这俩是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的好帮手。尤其是换季的时候,感冒多发,吃点荠菜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含有丰富植物蛋白和铁:中老年人常有贫血问题,荠菜中的铁含量不错,加上它的植物蛋白,对补血也有一定帮助。
✅含有黄酮类和多种抗氧化物质:研究表明,荠菜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有助于抗炎、保护血管、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所以说,这“野菜”其实一点都不“野”,要真把它当成宝来吃,或许还真能吃出健康来。
二、学会4招,健康吃荠菜
不过话说回来,吃荠菜也是讲究方式方法的,不然再好的东西也可能适得其反。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以下这4点:
1.焯水处理,去除草酸
荠菜属于草酸含量偏高的蔬菜,吃多了容易影响钙吸收,还可能导致肾结石。
正确做法是:吃前先用开水焯一下,焯水1-2分钟,能有效去除草酸。焯好后再拿来包饺子、炒鸡蛋、煮汤,味道也更清爽。
2.别和高钙补品同时吃
虽然荠菜含钙高,但因为有草酸,和钙结合后会形成草酸钙,不容易被吸收,还可能增加肾结石风险。
建议吃荠菜的同时不要配牛奶、钙片或者芝麻糊之类的高钙食品。
3.新鲜为主,别吃太老的
荠菜采摘时间很关键。春天的荠菜最嫩、营养最好。等到天气热了,叶子老了,纤维变粗,不但口感差,营养也会流失。尽量选嫩的、颜色深绿的。
4.不宜天天吃、过量吃
虽然荠菜好,但任何食物吃多了都不好。建议一周吃2-3次,每次控制在100克左右,既能补营养,又不至于上火或引起消化负担。
三、荠菜这么吃,包子饺子都香,身体也跟着轻松了
说到底,咱们吃东西图的就是一个“顺口、顺气、顺心”。
荠菜这种野菜,简单一焯、拌点鸡蛋或者粉丝,立马就是一道清新爽口的凉拌菜。
拿来和猪肉一起剁馅,包成饺子或包子,不但香味浓郁,而且不腻口,特别适合口味清淡的中老年人。
再一个,荠菜汤也是好选择。切碎煮个蛋花汤,暖胃又润肠。胃不好的老人,可以加几颗红枣或者煮点小米粥里头,喝起来暖暖的,舒服极了。
而且,它的“低热量、高营养”也特别适合想控制血糖、血脂的人群。饭量不用多,一点点荠菜就能让你吃出满足感,不容易饿,还不怕发胖。
平时吃多了肉,来点荠菜调调口,既清淡又养人,肠胃也轻松不少。很多老年人常年便秘,换着法子吃点荠菜,反而成了天然“润肠剂”。
你看,这样既能吃得开心,又能吃得健康,何乐而不为?
总结
别小看了身边这不起眼的小野菜,荠菜吃对了,真能给身体添把劲儿。不用花大钱,不用吃补药,懂得吃,就是最好的养生。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来源:青岛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