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重:塑“身”先塑“心”

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很重要。多年以来,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李永进一直在帮助患者同肥胖战斗。在他看来,减肥成功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否则,即便体重一时达到理想状态,反弹也只是时间问题。理性减肥,心态为王。我们应根据自身状况和需求,制订科学合理的减肥计划,逐步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这才是减肥取得长期效果的关键。

2024年4月是第36个爱国卫生月。全国爱卫办决定开展第36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主题是“健康城镇 健康体重”。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傅卫介绍,将开展为期3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促进公众了解自身体重变化,主动调整饮食,加强运动和锻炼。

减重服务需求大

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临床营养科最近更忙了。为满足肥胖患者需求,近日他们新开设了中西医联合减重门诊,提前7天放号,几乎是一放号就“秒没”。李永进本人出的体重管理专家门诊,也是放号即约满状态。科室每周门诊接诊的40名患者中,70%以上有减肥诉求。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4.3%、16.4%,且居民肥胖率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我国6岁以下儿童肥胖率为3.6%,6至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为7.9%;而在1982年,我国7至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仅为0.2%。

在3月23日李永进门诊接诊的患者中,有一名14岁的初中生。患者身高170厘米,体重90千克。因去年体育考试被扣了分,家长比较着急,带他过来减重。“孩子的父亲身高176厘米,母亲身高162厘米,从遗传学角度推测,孩子的身高应该在175厘米以上。”李永进表示,但是孩子已经进入第二性征发育周期,身高基本停止发育,导致孩子身高达不到遗传身高的原因就是自幼肥胖。

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肥胖是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运动能力、骨骼肌肉发育和认知发展,还会对他们的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儿童青少年肥胖可持续至成年期,增加多种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加重医疗及社会经济负担。

对成人来说,肥胖不但可能导致较高的过早死亡风险,还与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相关,包括2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骨关节炎和胆结石等。肥胖甚至还与多种肿瘤的发生相关。2019年全国11.98%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归因于身体质量指数(BMI)过高,死亡人数为54.95万。

前不久,李永进接诊了一位男性肥胖患者。患者是一名口腔医生,平时喜欢吃肉,体育运动很少。他身高175厘米,体重却达到111.5千克。过度肥胖,导致患者尿酸、血糖、血脂都高,过重的体重值,加上为患者做手术总保持一个体位,使他患上腰椎间盘突出

这位口腔医生的父母都患有高血压,尤其是母亲,曾经出现脑出血。患者很清楚肥胖可能会对自己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

李永进为这位患者制定减肥方案,目标在7个月里减重30千克,平均每周需要减重约1千克。患者减肥的决心很大,也很仔细认真。他记录着每天的饮食和运动量,对吃下的每一种食物,记录的重量都精确到克。复诊时,他会把记录给李永进看。减肥第一天,他的早餐为黄发糕86克、黄瓜91克、菠菜55克、水果193克、鸡蛋一个、牛奶260克。尽管每天的能量摄入减少了,但他没有出现明显的饥饿感,体重也在慢慢减少。

三分靠动,七分靠吃

身体质量指数(BMI)和腰围是常用来判断超重和肥胖程度的指标。身体质量指数通过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计算得来,这个公式所得比值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人体密度。

李永进介绍,身体质量指数大于28,为肥胖;在24至28之间,属于超重;在18.5至24之间属于正常,小于18.5为体重过低。成年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成年女性腰围超过85厘米,可判断为中心型肥胖。

根据肥胖病因及发病机制,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病病因可寻者为单纯性肥胖;继发于神经—内分泌—代谢紊乱基础上的肥胖症为继发性肥胖。

儿童青少年肥胖以单纯性肥胖为主,主要与膳食营养、身体活动、遗传等因素有关,其中膳食营养是关键因素。儿童青少年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不健康、婴幼儿期喂养不当,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原因。

肥胖的发生虽然受遗传、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共同影响,但根本原因是机体的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从而导致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贮存。膳食营养和身体活动是肥胖防治的两大重要影响因素,而减肥关键是三分靠动,七分靠吃。

“极少有患者要求打针吃药减肥,现在大家都知道减肥要靠营养控制,靠心理支持,靠吃动平衡。”李永进表示,肥胖减重药物的使用,有严格的适应证。

近日接诊的肥胖患者中,有一位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肥胖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互为因果,肥胖会加重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则会使雄性激素分泌增加,进一步导致肥胖。”李永进介绍,患者表现出胰岛素抵抗、高血糖、高血脂。

“这位患者急于减重,采用了不合理的减重方式——不吃主食。她认为吃主食跟胰岛素抵抗有直接的关系。”李永进表示,“其实不是这样,我们向患者解释,改变她的生活方式,给她设定减重目标是减掉12千克,执行3个月。”鉴于患者以往也有跳绳减肥的经历,李永进为她进行了运动安排,每天30分钟的快走、30分钟的力量锻炼,最终能使她改善腹部肥胖,减轻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

李永进表示,极度饥饿会使身体内的营养重新分配。人体是一个奥妙的智能系统,能量营养跟不上,身体就会把营养资源用到大脑、肝、肾等重要器官,以保证身体运行。像指甲、头发这样,对人体来说相对没那么重要的地方就被忽视了。

“在减肥的过程中,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切勿为了短暂的瘦身效果而牺牲身体的长远健康。要选择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让减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非一时的狂热。”李永进说。

耐心与自信很重要

肥胖,伤害的不止个人。肥胖的流行以其高昂的医疗费用为国民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有研究预测,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可达65.3%,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医疗费用可能为4180亿元,约占全国医疗费用总额的21.5%,未来中国城乡居民超重肥胖率及其所造成的经济负担将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完善肥胖防控政策体系,先后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对居民超重肥胖防控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凭借多年的门诊经验,李永进发现,有些人很容易陷入“减肥怪圈”——不断尝试各种减肥方法,但最终失败或反弹。比如,快速瘦身怪圈:过分追求速效性,采用极端、不健康的减肥方式,在短期内瘦下来,极度节食,但难以长期保持。

“其实,只要掌握了科学方法,掌握到减肥的生物学、生理学规律,减肥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李永进介绍,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临床营养科总结出“五阶精准管理减肥法”,通过评尝期、过渡期、强化期、巩固期、固化期五个阶段,帮助减肥者逐步改变饮食与生活习惯,实现健康持久的瘦身效果。“无论患者选择轻食减肥、代餐减肥,还是其他减肥模式,要想真正达到减肥不反弹的目标,都需要遵循这五个阶段或部分阶段的指导。”李永进说。

同时,李永进提醒,肥胖需要控制,过于瘦弱也不行。在近日的儿童营养中医消化联合门诊中,他一上午接诊了8个儿童,其中有6个是消瘦。家长在孩子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没有培养好的喂养习惯,导致孩子瘦小,体重和身高都在低位。

“减肥是一个需要耐心和坚持的过程。面对短期内的效果不明显,我们不应灰心丧气,而应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努力终将得到回报。只有保持耐心和自信,才能克服减肥路上的种种困难,最终实现瘦身的目标。”李永进说。

来源:中国人口报

文:记者 牛煜辉

策划:李冰

编辑:严少卫 管仲瑶

校对:李诗尧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