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台!光子计数CT来了,辐射剂量大幅度下降

近日,全国首台naeotom alpha双源光子计数ct(光子ct)落户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本台光子ct首次将半导体作为探测器材料应用于医学成像,实现检查辐射剂量大幅降低,分辨率达到微米级,为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影像依据,推动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实现巨大飞跃。

辐射剂量大幅降低,仅相当于坐了次飞机

“今年感冒了好几次,每次都不停地咳嗽,连觉都睡不好。已经拍过一次ct了,现在还想复查一下,但又担心反复拍ct辐射太大了……”今年65岁的郑爷爷叹气道。

以往,很多患者都和郑爷爷一样,觉得ct检查辐射大,但又碍于疾病诊断的需要,常常陷入“做还是不做”的两难境地。“使用光子ct进行检查,一次肺部筛查平扫的辐射量低至0.03msv(毫西弗),是普通ct辐射量的1/100,相当于乘坐了一趟由南京飞往北京的航班所接受的辐射剂量。”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影像中心主任金东生说。“光子ct革命性地实现了辐射剂量大幅降低。一次鼻窦扫描的辐射剂量大约为0.001 msv,相当于晒两个小时太阳。而心脏ct检查的平均辐射剂量也低于0.08msv,较常规ct辐射剂量降低90%,远远低于每个人每年平均接受的天然辐射剂量——2.4msv。”

110微米空间分辨率,提供更加精准的影像诊断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引起的心脏病,是最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以往,在评估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尤其是评估严重的钙化狭窄时,传统ct常常因分辨率不足,会出现晕状伪影,导致对实际狭窄程度的判断不准确,患者往往需要接受冠脉造影进行有创介入检查才能确定冠状动脉的狭窄情况。

金东生介绍,光子ct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革命性的半导体材料——碲化镉(cdte)直接将x线信号转换成电脉冲,能有效避免信号串扰和能量损失问题,去除电子噪声,使空间分辨率达到110微米级别,从而获得数倍于传统ct的诊断信息。实际来看,通过光子ct进行冠脉狭窄的评估,与在导管室中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的结果几乎一致。不仅如此,光子ct在评估严重钙化、弥漫性钙化狭窄,分析高危斑块等方面也有显著优势。这能够极大减少患者重复接受有创介入检查的次数,真正为患者带来好处。

全方位升级改进,极大提升检查舒适度

提到影像检查,大家往往会想到窄小的空间、刺耳的噪声、漫长的扫描过程等让很多被检查者觉得不舒适的体验。金东生介绍,这台光子ct是在兼具以往双源ct各项优势基础上的全面升级,肺部筛查只要0.5秒,心脏检查0.13秒,全身大血管检查也仅需1秒。因为检查速度很快,检查过程中受检查者完全无需控制心率、无需屏气,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或部分老年人来说,在检查中更具优势。加上该设备采用了82cm大孔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轻受检者的幽闭恐惧,从而使患者能更放松地完成检查。

目前,光子ct已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影像中心正式启用,金东生介绍,“该设备的投入使用,不仅能让周边群众就近获得全球最高端设备的检查诊断,同时也对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影像技术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该设备每日可以满足近百名患者的就诊检查需求,市民可以根据医嘱按需预约。”

通讯员 张婷 穆婷婷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