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肿瘤专科医生潘战和。
现在大家都重视体检。
癌症已经是常见病多发病
加上恐癌心理
体检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想筛查肿瘤
很多癌症都有相对比较有效的筛查手段
可以有效的早发现从而早治疗
但有的癌症很难早期发现
以下几类癌症
目前还没有很有效的早筛手段
很难做到早发现
当然也并不等于一定不能早期发现
目的不是要大家恐慌担心
而是更重视
1 胰腺癌
基本上一发现多数就是晚期,不过对于胰腺癌高危人群还是要尽可能主动做一些必要的检查。
所谓高危人群,主要是指:
40岁特别是50岁以上,有胰腺癌家族史或已证实携带胰腺癌易感基因者,无家族遗传史的新近突发糖尿病、反复发作的慢性胰腺炎、胰腺囊性肿瘤,长期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史等)。
筛查建议:抽血检测cea、ca19-9、ca125等肿瘤标志物;腹部ct、磁共振,视情况b超;每年1次,发现异常视情况进一步检查或复查。
一旦有腹痛、腰背酸痛、上腹饱胀、厌油厌食、腹泻、消瘦、黄疸等任何异常者,要及时专科就诊。
2 胆管癌、胆囊癌
基本上和胰腺癌差不多,很难早发现,多数一发现就是晚期,但对高危人群还是要尽可能主动做一些必要的检查。
所谓高危人群主要是指:
有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cm特别是单发、宽蒂息肉,瓷化胆囊或胆囊萎缩者,胆胰管汇合异常或先天性胆管囊肿、胆囊腺肌症、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炎症性肠病患者。
筛查建议:考虑每6个月抽血检测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肝胆b超检查;其他一般人群不特别推荐筛查,可考虑每年一次,尤其是女性。
如果有腹痛、黄疸等任何异常表现者,请及时到专科就诊。
3 卵巢癌
卵巢癌也较难早期发现,多数人一发现就是晚期。
对卵巢癌高危人群还是要主动做一些筛查,尽管效果并不理想。
所谓高危人群主要是指: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患者,携带某些胚系缺陷基因者,林奇综合征患者;一级亲属确诊遗传性肿瘤综合征;有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家族史或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及其他林奇综合征相关肿瘤家族史。
筛查建议:不推荐对无症状、非高危女性进行卵巢癌筛查。高危人群可从30~35岁起进行血清ca125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每3个月~每年1次。
如果有腹痛、腹胀、腹部包块等任何异常表现者,及时到专科就诊。
4 骨与软组织肿瘤
目前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没有异常症状表现的人一般不建议主动做相关检查。
对于有不明原因骨关节疼痛等症状,无外伤病理性骨折,及时就诊。
5 神经内分泌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是一类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实体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可以发生在体内任何部位,最常见的是胃、肠、胰腺等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约占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2/3),其次是肺支气管神经内分泌肿瘤(约20%-30%左右),另有少数发生在肾上腺、胸腺、甲状腺等部位。
由于神经内分泌肿瘤遍布全身,复杂多变,很容易误诊/漏诊,目前没有早筛手段,发现异常及时就诊检查。
涉及科室:涉及到很多科室,最可能涉及的科室有消化内科、肝胆胰外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肿瘤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