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急诊医学的学科发展,完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体系,不断提升医院医疗水平,经过数月的扩建、修整,今日(10月11日)上午,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急诊科二区新诊疗区正式迎来启用,并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上于诊疗大厅内举行了简短的启用仪式。
启用仪式由急诊科二区主任李玉峰主持,东直门医院副院长龚燕冰、高淑瑞,通州院区院长助理马洪明出席仪式现场并发言,相关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仪式。
启用仪式上,东直门医院的领导们对急诊科二区新诊疗区的顺利启用致以热烈祝贺,对急诊科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病区医护人员在前期准备工作中所付出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急诊科建设提出殷殷期望。
以新区启用为契机
推动院区急救体系建设、医疗服务提升
“医院高度重视全院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新急诊的全新升级改造,将有效提升对重大、疑难疾病和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同时也是医院急诊科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建设和发展的新阶段。” 通州院区院长助理马洪明介绍说,接下来,医院将积极推进胸痛、卒中、创伤等急救中心的建设,以大急诊理念为引领,让更多患者得到最快最好的救治,为患者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助力医院综合诊疗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这样保障患者送到医院急诊之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治,这样患者也会越来越认可和信赖,聚焦‘医、教、研’,通州院区将从急救体系建设出发,带动整个院区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服务好每一位患者。”马洪明说道。
新急诊区接待力提3倍
开放四大绿色通道,筑牢院区急救防线
记者现场看到,急诊科二区新诊疗区位于院区一期大楼一层,与之毗邻的还有第三导管室,可为心脏急危重症患者实行一站式、无中转的急救医疗服务,最大限度地为患者赢得救治时间。
诊疗大厅有适应年轻人手机支付习惯的挂号、预约、缴费等功能一机操作完成的自助一体机,也有为老年人准备的人工窗口,智慧医疗与人性化相结合,凸显以人为本理念。
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急诊科二区主任李玉峰介绍,急诊科二区开诊后,急诊接待能力将提升3倍之多,“新诊疗区有13张床位,诊室环境以及接待流程与以前相比也更加的方便、顺畅、高效,更便于患者就诊。”
目前急救科已开放两大绿色通道,分别是胸痛绿色通道、卒中绿色通道,针对胸痛患者、突发脑卒中(中风)患者可以最快速度进入救治流程,并及时开展有效治疗。同时还将继续开放房颤绿色通道和心衰绿色通道,让这四大绿色通道筑牢院区急救科第一防线,守护副中心百姓健康。
新诊疗区良好的环境也让急诊科的医护们兴奋不已,急诊科二区护士长曹艳明感慨道:“ 新急诊根据原有布局因地制宜改造,设有抢救室、留观室、输液室、诊室、治疗室、换药室等多个功能区。升级后的监护室干净明亮,医护室整齐清洁。同时,做为医院急诊、胸痛、卒中三大中心融合的病区,配备了有创、无创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洗胃机、心电图机、多功能抢救床、自动心肺复苏仪,静脉输液泵,静脉推注泵等国内先进的抢救仪器设备,进一步提高了急危重症、急性胸痛、卒中患者的救治能力,从而大大减轻此类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及社会负担。"
今日上午,急诊二区新诊疗区已经完全进入了工作状态,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
急诊是一个与生命赛跑的地方,急诊科二区新诊疗区启用后,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将进一步推动急诊科规范化建设、开启24小时急诊预检分诊,实现有效引导、分级就诊,提高患者分诊准确率、保障医疗安全急诊,守护副中心百姓的生命安全。
据介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将快速推进三期工程项目,建设现代化中医急诊医学模式,努力成为立足城市副中心、辐射京津冀、引领行业发展的中医重症医学学科标杆和国内国际首善典范。
服务信息
医院地址:北京市通州区翠屏西路116号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位置:北京市通州区翠屏西路116号
乘车路线:
1、八通线:果园地铁站下车后往南走800米左右即到。
2、公交车:可乘坐807、924、669、552、317、通19等公交车到医院站即可。
图、文/北青社区报记者 青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