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疾控中心:规范暴露后处置并全程接种是预防狂犬病有效手段

齐鲁壹点记者 马雪平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都会养一只或多只小动物,当人被家养动物咬(抓)伤后,需要打狂犬病疫苗吗?被可疑动物致伤应该怎么处理?2022年9月28日是第16个世界狂犬病日,关于人被动物咬(抓)伤后的处置,德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给你划出重点!

先别急着找宠物的“麻烦”,及时进行暴露后处置才是关键!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大部分病例发病后表现为极度神经兴奋乃至狂躁,以烦躁、怕风、恐水、畏光、痉挛抽搐为主,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无论是被家养的还是流浪的狗和猫咬伤,都需要尽快去到就近的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进行伤口处理,并接种狂犬病疫苗,因为我国狂犬病主要传染源就是狗和猫,其中狗占95%以上。”德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张京京介绍,兔子、仓鼠等啮齿类的动物传播狂犬病的风险较低,被这类动物咬伤后,一般不需要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禽类(鸡、鸭、鹅等)、蜥蜴、昆虫、鱼等是不感染和传播狂犬病毒的,所以被这类动物咬伤后,不需要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一旦被可疑动物致伤,应尽快用肥皂水和大量流动的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并在第一时间前往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进行规范处置,按照程序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并根据伤口的情况,判断是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另外,从事狂犬病研究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接触狂犬病病人的人员、兽医以及前往受狂犬病影响的偏僻地区并计划在户外长时间活动(如探察洞穴或爬山)的旅行者等狂犬病高暴露风险者应当进行暴露前免疫。

很多市民朋友疑问,如果全程接种过狂犬病疫苗,再次被咬伤后还需要接种吗?对此,张京京给出了答案:全程接种超过3个月的,是需要进行加强接种的。

狂犬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一旦发病几乎百分百的病人都会死亡,德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此提醒广大的市民朋友们,一旦被咬伤要立即到就近的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规范处置伤口并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