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对糖尿病患者到底是有利,还是不利呢?医生一文说清楚

2021年01月13日18:12:03 健康 1447

红薯,也称番薯,是较为健康的食物之一。本文将从如下方面来谈谈吃红薯对血糖的影响,注意事项等等。

目录包括:1、红薯富含哪些营养素?;2、红薯适合糖尿病患者吃吗?;3、了解一下什么是血糖指数(GI)?;4、吃红薯有哪些好处?;5、每天吃多少红薯对糖尿病患者安全?;6、吃红薯也有可能出现以下两种不良反应?;7、红薯是生吃好,还是熟吃好?;8、对于中老年人建议晚餐吃红薯代替米饭;9、总结。请大家耐心看完,一定会有所收获。

一、红薯富含一些营养素,包括:

  • β-胡萝卜素
  • 纤维
  • 蛋白质
  • 维生素C
  • 维生素B6
  • 维生素D
  • 叶酸
  • 维生素K

红薯对糖尿病患者到底是有利,还是不利呢?医生一文说清楚 - 天天要闻

二、红薯适合糖尿病患者吃吗?

  • 很多糖尿病患者担心吃红薯会升高血糖,所以拒绝吃红薯。
  • 事实上,红薯的血糖指数很低,适量摄取不会升高血糖。

红薯对糖尿病患者到底是有利,还是不利呢?医生一文说清楚 - 天天要闻

三、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血糖指数(GI)?

1、碳水化合物存在于面包,谷物,水果,蔬菜和乳制品中,它们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2、血糖指数(GI),也称为血糖生成指数,是指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摄入后血糖水平的变化程度,血糖指数越高,越容易升高血糖

3、以纯葡萄糖用作参考,血糖指数(GI)为100,GI等级分为三种是:

  • 低: 55以下,包括红薯、牛奶、苹果、菠菜、黄瓜、番茄、豌豆
  • 中: 56~69,包括全麦面包、面条、燕麦
  • 高: 70以上,包括葡萄糖、面包、蜂蜜、米饭

4、低GI值的食物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它们被缓慢地消化和吸收,从而有助于血糖​水平的缓慢降低。

5、另一方面,应该限制高GI值的食物,它们被迅速消化和吸收,导致血糖水平快速升高。

6、要注意是,只有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才会设定GI值。因此,不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将不在GI列表中。这些食物的包括:

  • 牛肉
  • 鸡肉
  • 鱼类
  • 蛋类

7、美国营养学会建议将豆类,绿叶蔬菜,鱼,红薯,番茄,柑橘类水果和坚果等食物作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食物。

8、红薯的GI值为53,属于低GI食物,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摄入后引起血糖的波动较小,消化速度也会减慢,增加饱腹感,对糖尿病患者有利。

红薯对糖尿病患者到底是有利,还是不利呢?医生一文说清楚 - 天天要闻

四、吃红薯有哪些好处?

  • 稳定血糖:研究表明,红薯可以通过降低对胰岛素的抵抗来稳定血糖水平。
  • 降血脂:也有研究表明,红薯含有大量的纤维,这有助于降低体内“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 眼睛健康:红薯含有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重要来源,有助于促进眼睛健康,预防夜盲症。
  • 提高免疫力:红薯等植物性食物富含大量的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有助于减缓器官老化,提高免疫力。
  • 促进红细胞合成:红薯是铁的良好来源之一,有助于合成红细胞,并携带氧气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组织。
  • 辅助降血压:研究表明,低钠和高钾饮食有助于降低血压。红薯含钠量低,含中等量的钾,每100克红薯,含有130毫克的钾,所以,常吃红薯可以补充钾,促进血液排泄掉多余的钾,起到辅助降低血压的作用。一项研究表明,对于非肾病的人群,大量摄入含钾食物可以降低各种原因导致的20%死亡风险。
  • 减肥:红薯是植物蛋白,为人体提供较长时间的热量供应,并促进体重减轻,从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红薯也是纤维的重要来源,也可以促进饱腹感,减少热量的摄入,保持健康体重。
  • 预防便秘红薯富含大量膳食纤维,能刺激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功能健康,预防便秘。
  • 可能有助于提高生育能力:研究表明,从植物中(包括红薯)摄取大量的铁似乎会促进生育,适用于育龄妇女。红薯中发现的维生素A(以β-胡萝卜素存在于红薯内)对怀孕和哺乳期激素的合成也至关重要。
  • 抗压:红薯也是镁的良好来源,镁是放松和抗压力的矿物质。

红薯对糖尿病患者到底是有利,还是不利呢?医生一文说清楚 - 天天要闻

五、每天吃多少红薯对糖尿病患者安全?

  • 红薯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物之一。然而,要注意的是,红薯仍然含有一些碳水化合物,适量摄入才是控制血糖的关键。
  • 根据美国营养协会的说法,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建议每天可摄入100~150克,约含有15~25克的碳水化合物。
  • 对于非糖尿病人群,建议每天可摄入200~300克的红薯。

红薯对糖尿病患者到底是有利,还是不利呢?医生一文说清楚 - 天天要闻

六、吃红薯也有可能出现以下两种不良反应?

  • 红薯含有一种氧化酶成分,在胃肠道里会产生二氧化碳,如果吃太多红薯,就有可能引起腹胀、排气(放屁)、打嗝等不良反应。
  • 吃太多红薯也有可能会刺激胃部产生大量的胃酸,胃酸过多容易出现胃灼热,“烧心”的感觉,有的会出现吐酸水。

红薯对糖尿病患者到底是有利,还是不利呢?医生一文说清楚 - 天天要闻

七、红薯是生吃好,还是熟吃好?

  • 红薯不建议生吃或空腹吃,因为红薯大量膳食纤维,生吃的话不容易消化,容易出现腹胀不适。
  • 而蒸熟的红薯有利于纤维的消化,红薯可以单独蒸着吃,也可以与米饭一起煮饭吃,或者红薯熬粥也是不错的选择。

红薯对糖尿病患者到底是有利,还是不利呢?医生一文说清楚 - 天天要闻

八、对于中老年人建议晚餐吃红薯代替米饭

  • 研究发现,100克红薯其热量仅是相同量大米的1/3,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低于米、面,因此适当多吃些红薯,尤其是中老年人,增加饱腹感,不易产生饥饿,热量和脂肪也不容易超标。
  • 此外,红薯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食物中的脂肪、糖的排出。

红薯对糖尿病患者到底是有利,还是不利呢?医生一文说清楚 - 天天要闻

九、总结

  • 对于糖尿病患者,吃红薯是有益健康的,红薯血糖指数低,适量摄入是不会升高血糖的。
  • 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建议每天可摄入100~150克。
  • 建议中老年人可以选择红薯代替晚餐的主食(米饭、面条或馒头)。
  • 红薯熟吃有益健康,尽量不要生吃。

作者言:大家好,我是致力于用简洁、易懂的语言科普医学知识的魏医生。码字不易,本文内容是参考权威资料并结合个人从医经验而成,如果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请帮忙● 点个关注或点个赞● 吧,如果您的家人朋友也有这方面知识的需要,请● 收藏● 转发●给需要的人。

如果有关疾病的问题,可以在● 评论区● 给我留言,我看到后会第一时间回复,您的支持,就是我创作的最大的动力,谢谢了!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年过70岁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么,这6点千万要做到 - 天天要闻

年过70岁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么,这6点千万要做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人们常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已经越来越不符合现代人的生存标准了。现在中国14亿人口,超过70岁以上的人有1亿3139万之多,未来20年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虽然这些高龄老人想通过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但是绝大多数体育运动已经不适合他们了。基本上各类体育场...
男子抱冬瓜睡觉能降温?《黄帝内经》里的消暑密码大公开! - 天天要闻

男子抱冬瓜睡觉能降温?《黄帝内经》里的消暑密码大公开!

最近,全国多地高温“爆表”,空调、风扇全力运转都难以驱散周身暑气。这时,一条“男子抱冬瓜睡觉降温”的新闻迅速走红网络,不少人纷纷效仿,把冬瓜从厨房“请”上了床。那么,抱冬瓜睡觉真能有效降温吗?从古老的《黄帝内经》智慧中,又能找到哪些夏日养生
重磅通知 | 第三届“医学科普创新之星”推荐活动启动 - 天天要闻

重磅通知 | 第三届“医学科普创新之星”推荐活动启动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578 篇文章创新之星由上海市工程管理学会、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万方医学网、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共同发起,光明网、中国医学传播学教学联盟、医学传播学创新实践基地共同支持的第三届“医学科普创新之星”推荐遴选活动正式启动。附:推荐表格第...
最高收费21万元,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叫停背后:借“创新治疗”之名收费 - 天天要闻

最高收费21万元,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叫停背后:借“创新治疗”之名收费

每经记者:陈星 每经编辑:魏文艺7月8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了一则通知,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LVA)”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在医疗界人士看来,这一喊停并不突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内某知名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处了解到,早在国家卫健委通知正式出台前,该主任医师所在医疗机构所在地的...
如何识别山洪前兆?请掌握 - 天天要闻

如何识别山洪前兆?请掌握

微美芒市—芒市具有影响力的公众号如何识别山洪前兆请掌握来源: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中国应急管理报社责编:雷斑努 虞有琪审核:张崇喜 们文杰往期回顾收藏!2025年芒市公交漫游指南面对暴雨,这些知识要牢记“马路市场”退市 芒市山货交易有了“新家”“700开头” 15位电话号码要来了!@芒市创业者,市妇联2025年...
互联网掀起“抱冬瓜”消暑热潮?中医专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适合这些人群 - 天天要闻

互联网掀起“抱冬瓜”消暑热潮?中医专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适合这些人群

要问最近菜市场什么最火,无疑是冬瓜了。不仅是夏天家家户户必吃的一道菜,冬瓜“本瓜”还有消暑功效。近日,不少网友购入整个冬瓜,清洗后交给孩子或自己抱着用来消暑。抱着冬瓜真的能降温吗?湖南省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熊暑霖介绍,冬瓜含水量高达95%以上,当人体接触冬瓜时,它能快速吸...
调查发现:每天都喝酒,多数到了75岁以后,身体或变成这样 - 天天要闻

调查发现:每天都喝酒,多数到了75岁以后,身体或变成这样

王大爷年轻的时候是一名资深销售,年轻时候为了跑业务,不得不参加各种酒局,经常把自己灌得烂醉。一来二去这种“不得不”就变成了习惯,退休之后每天不喝两口酒就感觉浑身不舒服,身边人常常劝他戒酒,他反倒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