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网友都在“抱冬瓜睡觉”,医生紧急提醒

2025年07月10日13:52:05 健康 1398

奇怪!

为什么最近“人手一根冬瓜”?

7月以来

我国出现今年来最强高温过程

不少地方热到直接破纪录

最近

网上流行起“抱着冬瓜睡觉”

据说可以有效防暑降温

保质期长,还不贵

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一夜之间,网友都在“抱冬瓜睡觉”,医生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无论男女老少

还是猫猫狗狗

都可以拥有一根属于自己的冬瓜

但也有很多人有疑问

外面热成这样

一根冬瓜真能管用?

答案是——真!能!

抱冬瓜睡觉这种方法在古代就已出现。曾有《夏夜抱瓜眠》一诗为证,诗中提及“暑夜难安寝,冬瓜抱入怀。”可见,其清凉助眠的效果结合了物理属性和中医理论。

冬瓜含水量高达95%以上,类似“天然水枕”。当人体接触冬瓜时,它能快速吸收体表热量。

不仅如此,从中医理论上看,冬瓜皮作为一种中药材水煎内服,它还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与作用等。

哪些人可以用冬瓜助眠?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中医康复科主任杨祖福接受采访时提醒,一般推荐不便开空调、风扇的老人、幼儿、孕妇可以尝试。

但对脾胃虚寒、阳虚体质人群来说,冬瓜的物理降温可能加重腹痛、腹泻;体弱畏寒的老人、儿童可以用薄棉布包裹间接接触,或放枕边局部降温。

而且,冬瓜升温后,可以浸冷水擦干,还能重复使用。

用冬瓜助眠需要注意什么?

冬瓜表皮有白色毛刺,不小心会刺伤皮肤,因此使用前需要洗净冬瓜表面的白毛,保留冬瓜外皮。

睡觉时,采用抱着或搂着的方式,着重为四肢降温,避免腹部直接接触。

更多防暑降温小贴士,请收好

①穿宽松、浅色的棉麻/真丝衣物,利于散热吸汗。要注意关键部位防护,戴宽檐帽或遮阳伞避免头部暴晒,午后紫外线强时,可以穿薄纱披肩护住后颈。而且,出汗后千万不要立即脱衣吹风,避免毛孔骤开引寒湿入体。

②夏季进食应秉承清热生津,健脾化湿的原则。可以多吃冬瓜、丝瓜、苦瓜等当季瓜果,以及杨梅、乌梅、柠檬等水果,从而起到清热利湿、敛汗生津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冰镇冷饮会伤脾胃阳气,辛辣食物会加重湿热,最好不要吃太多。

③早晚可以开窗通风,午后拉窗帘遮阳。可以在室内摆放薄荷、茉莉,能起到绿化环境、降温的作用。

④如果想要活动,可以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避免烈日曝晒。可选择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比较柔和的运动,并需秉承适度原则,出微汗即可停止,切忌剧烈运动。运动后及时饮用淡盐水或酸梅汤,以补充电解质。

综合: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重庆日报、钱江视频

来源: 山西晚报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互联网掀起“抱冬瓜”消暑热潮?中医专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适合这些人群 - 天天要闻

互联网掀起“抱冬瓜”消暑热潮?中医专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适合这些人群

要问最近菜市场什么最火,无疑是冬瓜了。不仅是夏天家家户户必吃的一道菜,冬瓜“本瓜”还有消暑功效。近日,不少网友购入整个冬瓜,清洗后交给孩子或自己抱着用来消暑。抱着冬瓜真的能降温吗?湖南省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熊暑霖介绍,冬瓜含水量高达95%以上,当人体接触冬瓜时,它能快速吸...
调查发现:每天都喝酒,多数到了75岁以后,身体或变成这样 - 天天要闻

调查发现:每天都喝酒,多数到了75岁以后,身体或变成这样

王大爷年轻的时候是一名资深销售,年轻时候为了跑业务,不得不参加各种酒局,经常把自己灌得烂醉。一来二去这种“不得不”就变成了习惯,退休之后每天不喝两口酒就感觉浑身不舒服,身边人常常劝他戒酒,他反倒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长期吃硝苯地平,5大问题要清楚,对降压和预防副作用都很重要 - 天天要闻

长期吃硝苯地平,5大问题要清楚,对降压和预防副作用都很重要

长期服用硝苯地平,确实能帮助维持血压稳定,但这不是一劳永逸的事。高血压是个慢性过程,药物控制只是其中一环,很多人忽略了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用药知识的重要性。吃药不能光靠医生开,自己也得明白点门道,尤其以下5个问题,搞不清楚,药吃再久也可能白
中医认为,天气越热,越要“以热养生” - 天天要闻

中医认为,天气越热,越要“以热养生”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_养生保健】夏季人体阳气浮越于外,此时,脏腑相对处在虚寒的环境中,脾胃运化功能也比其他季节要弱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吃冰棍、喝冷饮,就会导致脾胃不适,出现大便清稀、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者会寒湿困体,引发更
幽门螺杆菌根除是把“双刃剑”?在胃癌预防与反流性食管炎风险之间寻找平衡 - 天天要闻

幽门螺杆菌根除是把“双刃剑”?在胃癌预防与反流性食管炎风险之间寻找平衡

导读“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值此夏至时节,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白昼达到全年最长,草木葱茏,蝉鸣阵阵,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与热情。然而,健康领域的挑战依然严峻。全球50%以上人口已感染幽门螺杆菌。随着饮食结构变化和肥胖率上升,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近期,来自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
什么样的糖尿病最危险?医生呼吁:这5种血糖情况要留意了! - 天天要闻

什么样的糖尿病最危险?医生呼吁:这5种血糖情况要留意了!

昨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遇到位老邻居,他刚做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笑呵呵地说:"才6.2%,比去年好多了,看来我这糖尿病不严重。"我本想祝贺他,却看见报告单上其他几项数据都在飙红。这位65岁的退休教师,正站在一个他完全没察觉的危险悬崖边缘。
杨志旭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落户邯郸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天天要闻

杨志旭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落户邯郸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7月7日,杨志旭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揭牌暨拜师仪式在邯郸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举行。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杨志旭教授,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编辑出版分会会长贾守凯,邯郸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宋利宏、纪委书记周杰、副院长胡新磊、副院长胡成栋以及各职能科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