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能活多久?”确诊时他不敢想象,81岁还能下地干活

2025年05月28日10:43:10 健康 1134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茜 通讯员 金南星

开栏语:浙江再次走在了前列。为深入落实人才强省首位战略,以人才助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联合启动实施浙江省“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最近,首批92个省级“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名单正式出炉,聚焦浙江省内常见、高发和疑难疾病,集结顶尖人才,开设专病门诊,协同攻关,提升诊疗水平,打造特色医疗品牌。通过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这些团队将更好地满足百姓就医需求,让优质医疗资源和创新成果惠及更多人。

潮新闻·钱江晚报特推出“解码浙江医疗‘小而强’”系列报道,本期关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结直肠癌肝转移临床创新团队。

结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据报道,50%以上的结直肠癌最终会发生肝转移,80%~90%的肝转移灶初始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未经治疗的肝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6.9个月,无法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5%。

研究表明,通过高效多学科会诊(MDT)实施有效综合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存至关重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结直肠癌肝转移临床创新团队,致力于解决结直肠癌治疗难题,以多学科诊疗的模式为患者提供规范、全面、个体化和动态的诊疗策略,为更多患者带去新方案和新希望

“我还能活多久?”确诊时他不敢想象,81岁还能下地干活 - 天天要闻

医院供图

排便不畅确诊直肠癌肝转移

多学科会诊让老人起死回生

“严主任,这是我自己包的蜜枣粽,你尝尝。”

临近端午节,门诊中,朴实的老太太将几只粽子塑料袋严严实实地裹了两层,摆在了普外科主任医师严秋亮的桌上。医生见状连忙拒绝。

坐在一旁的老叶很直爽:“这次我们来不是为了复诊,专门来感谢的。要不是你们,我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现在呢。”

半年多过去了,看到81岁的老叶精神抖擞,甚至还能下地干活,严秋亮打从心底里为他高兴。

老叶是义乌人,忍受了几月的排便不畅,在浙大四院确诊为直肠癌,肝脏上也发现了两个病灶,考虑直肠癌肝转移。

“我还能活多久?”得知这一噩耗,老叶还算冷静。

“老爷子,还没到这个地步。你这个病还有的治。”当时接诊的严秋亮这样安抚,但是他知道,这又是一个棘手的病例。

为进行更加精准、规范、高效的诊治,严秋亮立刻启动浙大四院结直肠癌肝转移临床创新团队疑难病例讨论流程。该团队汇聚肛肠外科、肝胆外科、肿瘤科放射科、病理科、消化科等多学科顶级专家力量。

在浙大四院院长、结直肠癌肝转移临床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吴李鸣的带领下,各科专家针对老叶特殊的病情开展分析和讨论。

直肠肿瘤和肝脏病灶的切除,是一先一后还是双管齐下?

“虽然老叶比较瘦弱,但是目前直肠肿瘤和肝脏肿瘤都可以在微创下完成手术,以他的身体状况应该可以耐受,如果能同时完成手术,其实对他的伤害会更小一点。”经过讨论,专家团队这样建议。

4个多小时的手术,一点都不耽误,严秋亮使用射频消融术将肝脏中位置较隐蔽的一颗病灶去除,再用腹腔镜将直肠肿瘤切除,然后争分夺秒地又通过腹腔镜将肝脏中的另一个病灶切除。

经历过手术“生死之战”,术后又经过规范化的治疗,现在老叶不仅活了下来,还过上了正常人一样生活。

开通线上初诊便捷外省患者

打造国内一流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治中心

“年龄并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科学的评估和精准的治疗能让高龄患者重获生机。”结直肠癌肝转移临床创新团队一直遵循着这样的宗旨。

近年来,浙大四院结直肠癌肝转移临床创新团队已完成多例90岁以上高龄患者复杂手术,为区域内的老年患者带来了希望与福音。

一次次成功的案例,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患者,最远的还有来自新疆的患者。今年第一季度的接诊量就远远超过了往年。为了更便捷地服务外省患者,团队已经开通线上初诊服务。

趁着工作间隙,严秋亮进入了浙大四院“互联网医院”,一条条问诊消息涌入。

“父亲在2023年确诊结肠癌肝转移,去年一整年都在治疗,但是效果不好,病情还在慢慢地进展。您这里有没有更优的办法?”面对四处求医的患者家属,严秋亮很难说不。他细心联系了这位家属,并详细了解了老人的情况,建议老人参加该团队目前正在开展的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

针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发现晚、根治性切除率低、术后复发率高、预后差”等临床难题,医院发挥临床实力雄厚、人才队伍完善的优势,汇聚相关学科专家和学者,并聘请该领域国内顶级专家组成指导团队,组建了多学科合作、临床基础融合的团队。在一次又一次的头脑风暴中,团队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延长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形成“浙四经验”。

此番入选全省首批“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吴李鸣院长表示,作为浙江大学附属医院,浙大四院聚焦一流专科建设,始终围绕疑难杂症,全力打造高水平临床创新人才队伍,更着眼于诊疗技术创新和临床成果转化,开展高水平临床技术攻关,以多学科诊疗的模式为患者提供规范、全面、个体化和动态的诊疗策略,积极建设国内一流的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治中心。

团队主要成员门诊信息

吴李鸣 主任医师专家门诊 周三上午

严秋亮 主任医师专家门诊 周一上午

王建伟 主任医师特需门诊 周二上午

李德智 主任医师专家门诊 周三上午

洪强 副主任医师专家门诊 周一上午

徐江锋 副主任医师专家门诊 周四上午

宣奇佳 副主任医师专家门诊 周五上午

“我还能活多久?”确诊时他不敢想象,81岁还能下地干活 - 天天要闻

“转载请注明出处”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想补维他命C要吃对时机!建议早餐吃“这2样”最有效 - 天天要闻

想补维他命C要吃对时机!建议早餐吃“这2样”最有效

你今天吃水果了吗?维生素 C 有助于抗发炎、助排毒、改善心血管等,能提升身体的防御能力,其来源主要为各种蔬菜水果,尤其是芭乐、奇异果。水果中的水溶性纤维与维生素 C,有助于学童学习力,想达到每日两份水果摄取建议量,可从早餐多吃 1 份水果开
艾叶用得好,疾病不来找!掌握艾叶的用法,大人小孩都受益 - 天天要闻

艾叶用得好,疾病不来找!掌握艾叶的用法,大人小孩都受益

“妈,你这两天怎么又贴膏药了?”“唉,老毛病了,腰又酸又冷,晚上都睡不踏实。”56岁的林阿姨和女儿的对话像极了我们身边的日常。年轻时忙事业、操家务,如今身体反应来了:腰酸、膝冷、怕风、胃寒……什么都往“冷”里靠。跑了几趟医院,医生说是“寒湿
东京大学研究:一旦打上胰岛素,4件事就不要做了,别害了自己 - 天天要闻

东京大学研究:一旦打上胰岛素,4件事就不要做了,别害了自己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房间,李阿姨轻轻叹了口气,拿起桌上的胰岛素笔,熟练地注射完毕。这已是她患糖尿病后的第三个年头,胰岛素注射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就在上周的复诊中,医生严肃地告诉她:"您用胰岛素后的生活习惯需要调整,有些
一图解读丨膝盖最怕的“运动” 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出现这些信号要警惕 - 天天要闻

一图解读丨膝盖最怕的“运动” 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出现这些信号要警惕

夏日炎炎大家又开始把减肥计划提上日程减重既要“管住嘴”还要“迈开腿” 但有些看似健康的运动方式可能正悄悄伤害你的膝盖如何避免关节损伤又能有效健身呢?一图带你解锁夏日健身的正确打开方式你是否get了既减脂又不伤身适合自己的运动?正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天气渐热快快根据自己的运动计划动起来吧! 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