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夜无眠到一夜好眠,专家:这些改善睡眠的方法你知道吗

2025年05月24日05:42:10 健康 1622

深夜11点,你第N次翻过身,手机屏幕在黑暗中亮得刺眼,朋友圈里有人晒出“早睡打卡”,而你连眼皮都开始打架了,脑子却像在开深夜茶话会——白天没做完的PPT、下周的KPI、闺蜜吐槽的八卦……全挤在脑仁里蹦迪。别慌,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叶霈智医生直言:“失眠是当代人的‘时代病’,但解药就藏在你的生活里。”

从深夜无眠到一夜好眠,专家:这些改善睡眠的方法你知道吗 - 天天要闻


一、为啥你总在深夜“数羊”?三大元凶在作祟

1. 卧室变“战场”:光污染+噪音=失眠催化剂
你的卧室可能正在“谋杀”你的睡眠!郑州大学李东瑞医生指出,理想睡眠环境需要“三无”——无光(遮光窗帘+眼罩)、无声(耳塞/白噪音机)、无干扰(手机静音!)。科学研究发现,黑暗环境能刺激大脑分泌褪黑素,而蓝光(手机、电脑屏幕)会“截胡”这种激素,让你越刷越清醒。行动指南:睡前1小时把手机扔出卧室,点一盏暖黄小夜灯,给大脑一个“该关机了”的信号。

2. 身体在“加班”:咖啡因+晚餐=失眠双人组

从深夜无眠到一夜好眠,专家:这些改善睡眠的方法你知道吗 - 天天要闻


下午三点那杯冰美式,可能正在你血液里开派对!咖啡因的半衰期长达5小时,晚上10点还在你体内蹦迪。首都医科大学王梦阳医生提醒:“睡前3小时别碰咖啡、浓茶、酒精,它们是大脑的‘兴奋剂’。”更扎心的是,晚餐吃太饱或太辣,肠胃会“抗议”到深夜——行动指南:晚餐7分饱,睡前2小时喝杯温牛奶(牛奶中的色氨酸能助眠),或者泡个脚,让身体“提前下班”。

3. 脑子在“蹦迪”:焦虑+压力=失眠永动机
你试过“越想睡越清醒”吗?这其实是大脑的“生存本能”——原始人类在危险中需要保持警惕,现代人却把这种机制用在了“明天要交方案”上。行动指南:试试“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或者想象自己躺在一片薰衣草田里(别笑,心理暗示真的有用!)。

二、专家私藏的“睡眠急救包”,亲测有效

从深夜无眠到一夜好眠,专家:这些改善睡眠的方法你知道吗 - 天天要闻


1. 打造“睡眠结界”:温度+床品=黄金组合
科学家发现,18-22℃是人体最易入睡的温度。大庆市中医医院刘月姮医生建议:“床垫别太软(腰会抗议),枕头别太高(脖子会罢工)。”行动指南:换上吸汗透气的纯棉床品,空调开到20℃,再喷点薰衣草喷雾——恭喜你,成功打造“五星级睡眠舱”!

2. 运动是“天然安眠药”:但别在睡前3小时练
运动能释放内啡肽,让你白天像打了鸡血,晚上像被“按了关机键”。但上海长征医院彭华医生警告:“睡前3小时剧烈运动=给自己灌了一杯浓缩咖啡!”行动指南:下午5点去慢跑30分钟,或者睡前做10分钟瑜伽拉伸,让身体“温和地累”。

3. 睡前仪式感:泡脚+阅读=大脑“下班铃”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刘红梅医生推荐:“睡前1小时泡个脚(38-40℃的水温),再读几页纸质书(别选悬疑小说!),大脑会默认‘该睡觉了’。”行动指南:把泡脚桶放在床边,读到眼皮打架时,直接躺下——完美衔接!

三、改变,从今晚开始

从深夜无眠到一夜好眠,专家:这些改善睡眠的方法你知道吗 - 天天要闻


失眠不是你的错,但放任不管就是你的不对了!长期缺觉会让你变丑(皮肤暗沉)、变笨(记忆力下降)、变暴躁(易怒指数+50%)。记住,睡眠不是奢侈品,而是身体的“基础保养”——就像手机要充电,你也要给自己“回血”。

重点总结:
环境:关灯、静音、调温;
饮食:戒咖啡、少辛辣、喝牛奶;
运动:白天练、晚上静、别太猛;
心态:深呼吸、写日记、别纠结。

今晚就试试这些方法吧!别忘了,睡个好觉不是为了“卷死”别人,而是为了明天能元气满满地对自己说:“老娘/老子还能再战五百年!”

行动起来,从今晚开始,和失眠说拜拜!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别让冰箱成“细菌培养皿”!这份使用指南请收好 - 天天要闻

别让冰箱成“细菌培养皿”!这份使用指南请收好

冰箱是给食物保鲜防腐用的不少人把它当“万能库房”有些食物一放就是一两周不合理存放易加速变质、危害健康如何科学使用冰箱?新鲜食品如何存放?鸡蛋建议将鸡蛋放在冰箱门内侧的鸡蛋格或抽屉中,这样既可以避免鸡蛋因碰撞而破损,又能确保鸡蛋处于相对稳定的
生命能量不足的人,总喜欢做这些傻事,越做越虚 - 天天要闻

生命能量不足的人,总喜欢做这些傻事,越做越虚

一个人最重要的,莫过于他体内的“精气神”。精元、气息、精神,决定了当事人的健康状况。精气神越充足,身体也就越健康。精气神,以及身体的健康程度,也反映了当事人的“生命能量”。人体就像是一台精密的机器,需要一定的能量,才能够运行。
被性侵未成年人的心理治疗费用应该得到支持 - 天天要闻

被性侵未成年人的心理治疗费用应该得到支持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坚决依法严惩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以法治利剑守护未成年人安全》的消息,对三名性侵未成年人的犯罪分子核准死刑。笔者从性别平等和心理学视角,关注和研究未成年人性侵案件审判实务中遇到的法律适用问题近10年,见此消息,很自然地想到了被性侵未成年人心理治疗的问题。2023年,“两高”联合出台...